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5卷第13期临床医学

下腔静脉滤器预防恶性肿瘤患者并发肺栓塞的临床观察

来源:INTERNET
摘要:【摘要】目的评价下腔静脉滤器在预防恶性肿瘤患者并发肺栓塞中的临床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3年中,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为恶性肿瘤,并于治疗前存在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患者31例,在安放下腔静脉滤器后肺栓塞的发生情况。结果下腔静脉滤器全部安全置入肾静脉下方的下腔静脉内,随访1~35个月,滤过器无移位,无......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评价下腔静脉滤器在预防恶性肿瘤患者并发肺栓塞中的临床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2003年中,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为恶性肿瘤,并于治疗前存在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患者31例,在安放下腔静脉滤器后肺栓塞的发生情况。结果 下腔静脉滤器全部安全置入肾静脉下方的下腔静脉内,随访1~35个月,滤过器无移位,无肺栓塞发生。结论 对恶性肿瘤合并血栓塞性疾病的患者放置下腔静脉滤器,能安全有效地预防肺栓塞的发生。

  自1998~2003年笔者共对31例恶性肿瘤合并血栓栓塞性疾病患者安放下腔静脉滤器,预防肺动脉栓塞,并
对这些病例进行追踪随访,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31例患者均为我科收治的住院病人,其中男14例,女17例;年龄41~78岁,平均60.2岁。

    1.2 肿瘤类型 31例患者均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为恶性肿瘤。其中,盆腔恶性肿瘤12例,结肠癌8例,胆管癌4例,胰腺癌5例,前列腺癌2例。

  1.3 并发症 31例患者治疗前均存在下肢静脉血栓。其中13例患者腔静脉或盆腔静脉内有大块易脱落血栓,11例行肺动脉栓塞抗凝治疗后复发,7例患者有出血等抗凝治疗禁忌证。

    1.4 治疗方法

    1.4.1 手术器械 使用法国B.Braun Celsa公司产LGM下腔静脉滤器。

    1.4.2 手术步骤 采用Seldinger技术,经右侧或左侧股静脉穿刺插管,行髂静脉、下腔静脉造影,了解髂静脉、下腔静脉的粗细、有无血栓及其他异常。确定双侧肾静脉开口及髂静脉分叉位置。经导丝换入12F导管鞘,经导管鞘插入装有BNF的导管,确定和调整BNF导管尖端位置,使之恰好位于双侧静脉开口以下1.0~1.5cm。固定输送导丝,轻缓退回导管至输送导丝标记处,使头端滤器支角呈V形张开,固定于肾静脉下方下腔静脉内。继续后拉鞘管1~3cm,向前推进导丝,直至下端滤器支脚连接点达导管头端。向前推进整个装置,使导管尖端
达头端滤器支脚结合部。固定导丝后退导管,使尾端“V”字形支脚张开,固定于下腔静腔内。打开输送导线末稍保险钮,揿压其末端,输送导丝与滤器脱离,撤除输送装置及套管压迫止血。最后行下腔静脉造影复查,见滤器全部释放到位,造影示下腔静脉通畅,未发生穿孔。

    2 结果

  31例患者经股静脉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全部成功,均安全置入肾静脉下方下腔静脉内。术后无局部血肿、血栓形成。滤器置入术后,随访1~35个月,复查腹部正、侧位片,做下腔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31例患者下腔静脉滤器均位于肾静脉下方下腔静脉内,无错误位置安放,无移位,无不全张开,未发生滤器支脚折断及支脚穿透血管壁,亦未发生肺栓塞。

    3 讨论

  恶性肿瘤患者肺栓塞的发生,可能与肿瘤患者血液中存在凝血激酶(thromoboplastin)以及其他能激活凝血系统的物质如组蛋白、组织蛋白酶和蛋白水解酶等,使肿瘤患者的 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有关,而抗癌化学药物治疗及化疗过程中不及时彻底水化成为肺栓塞的促发因素 [1]  。近期研究表明恶性肿瘤是导致肺栓塞产生的第二大原因,约占35% [2]  ,远较国外6%为高。它是直接导致肿瘤患者治疗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降低肿瘤患者的肺栓塞的发生率将有利于改善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

    经皮穿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预防由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导致肺栓塞,近几年已得到广泛的共识,特别是对于抗凝治疗失败和有抗凝禁忌证的患者,应放置下腔静脉滤器 [3,4]  。本研究采用的LGM下腔静脉滤器(法国B.Braun Celsa公司),经皮穿刺输送,操作简单、安全,能可靠地固定于下腔静脉壁,不发生移位。其滤过效率高,能有效截留血栓,并保持下腔静脉通畅,较好地预防合并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恶性肿瘤患者肺栓塞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Edwards RL,Rickles FR.Thrombosis and cancer.In:Hull R,Pineo GF.Disorders of thrombosis.Philadelphia:Saunders,1996,374-384.

    2 陆慰萱,李龙芸,高岩,等.血栓栓塞性疾病与肺癌.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0,23(7).

    3 Roehm JOF.Percutaneous transcathetheter for the inferior venacava.Raˉdiology,1984,150(1):255.

    4 Roehm JOF,Johnsrude IS,Barth MH,et al.The Bird’s Nest inferior veˉna cava filter:progress report.Radiology,1998,168:745-749.    

  作者单位:510080广州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介入科 

作者: 胡宝山 符力 罗鹏飞 李勇 2005-5-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