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5卷第13期中西医结合

龙胆泻肝汤的临床应用

来源:INTERNET
摘要:龙胆泻肝汤为治疗肝胆热盛的良方,在多年临床工作中对不同疾病如辨证准确,本方予以加减每用必验,现介绍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例1,患者,女,56岁,于2002年6月23日初诊。病人头痛1周,经西医诊断为血管神经性头痛,服用中成药及汤剂,不见好转,头痛反而加剧,故前来就诊。症见头痛剧烈,尤以左侧眉棱骨痛连及右眼痛......

点击显示 收起

  龙胆泻肝汤为治疗肝胆热盛的良方,在多年临床工作中对不同疾病如辨证准确,本方予以加减每用必验,现介绍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例1,患者,女,56岁,于2002年6月23日初诊。病人头痛1周,经西医诊断为血管神经性头痛,服用中成药及汤剂,不见好转,头痛反而加剧,故前来就诊。症见头痛剧烈,尤以左侧眉棱骨痛连及右眼痛及右侧牙痛,呈胀痛,痛处皮肤灼热,但无红肿,得凉则痛减,得热则痛剧,伴有两胁胀痛,心烦易怒。查:病人呈痛苦呻吟状,面色淡白无泽,疲乏无力,舌尖红,苔薄白,脉弦细数。分析病人疼痛部位属阳明经少阳经循行之处,故病在少阳、阳明。本次发病又因暴怒而发,平素情志所伤,肝郁日久化火伤阴,肝失濡养,虚火上炎,上扰清
窍而发头痛,治以疏肝解郁,滋阴清热止痛之法,拟方如下:柴胡15g,黄芩15g,生地15g,荆芥15g,白芷10g,川芎10g,金银花20g,连翘20g,菊花15g,薄荷15g,麦冬15g,每日1剂,此方口服1剂后病人头痛大减,2剂后头痛痊愈。

  例2,患者,女,38岁,2003年10月20日初诊,左耳疼痛3天,经耳鼻喉科检查诊断为左耳中耳炎。症见左耳疼痛以耳根为甚,轻触即痛,心烦口苦,失眠。查:T36.5℃,左耳轻触即痛,皮色正常略热,有少许液体流出,色淡黄,无耳鸣及耳聋。分析病人平素易生闷气,气郁日久化火,生热,致肝火盛,病变在耳,而耳部又为胆经循行之处,肝胆经脉相表里,故治以清泄肝胆之热。拟方如下:柴胡15g,栀子15g,川楝子15g,郁金10g,莲子芯10g,黄芩10g,生地10g,白芍15g,麦冬15g,败酱草15g,双花15g,连翘15g,口服4剂痊愈。

  例3,患者,女,76岁,于2003年8月16日初诊,头晕2周,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口服多种降压药后血压仍保持在150~160/100~110mmHg,病人很苦恼,故前来就诊。症见头晕无头痛及恶心呕吐,无视物旋转,心烦口苦,两目干涩,大便干,小便黄。查:血压160/100mmHg,面色红,舌尖红,苔薄黄,脉弦细,证属肝经郁热,日久伤阴,阴虚阳亢,上扰头部而发眩晕。治以疏肝清热,滋阴潜阳。拟方如下:柴胡15g,栀子15g,生地20g,黄芩15g,胆草15g,麦冬15g,牛膝15g,赭石15g,石决明15g,元参15g。3剂后血压平稳。

  2 讨论

  人体内外是统一的整体,通过外在一些表现可以推断某一脏腑病变。本方主要讲肝胆病变,肝位于腹部横膈之下右肋之内,胆附于肝,肝胆经脉络属互为表里,二者密不可分,肝的主要功能为疏泄,若疏泄太过则见心烦口苦,急躁易怒,头晕头痛,舌红苔黄脉弦,此为肝胆湿热之证,方中龙胆草泻肝经之热,柴胡清少阳胆经之热,黄芩、栀子清肺与三焦之热,佐以生地养阴清热。对于肝胆经及其循行部位出现肝胆湿热证,此方随证加减均有很好疗效。    

  作者单位:132011吉林省吉林市医院 

作者: 王占红 王继伟 2005-5-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