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5卷第14期中医中药

糖尿病从痰论治探讨

来源:INTERNET
摘要:历代医家治疗“消渴”多从“阴虚燥热”立论。制定润肺、清胃、滋肾三大治疗原则。笔者根据前贤的这些指导方法,运用于临床,治疗糖尿病(消渴),疗效不尽理想。1从痰论治糖尿病病机探讨《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点击显示 收起

    历代医家治疗“消渴”多从“阴虚燥热”立论。病机的重点均放在肺、胃(脾)、肾。并以三焦为依据,划分为“上消、中消、下消”三消。制定润肺、清胃、滋肾三大治疗原则。笔者根据前贤的这些指导方法,运用于临床,治疗糖尿病(消渴),疗效不尽理想。后得“百病多由痰作崇”,“痰饮为患,十人居其八九”这一理论指导,结合辨证,运用治“痰”法,多收良效。

    1 从痰论治糖尿病病机探讨
   
  《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上述经文闻述了人体的津液生成及运行传送要赖肺脾胃及三焦等脏腑的共同协调、气化的作用下,才能够顺利地完成其生理功能。如这一协调、气化功能受到各种致病因素破坏,就会使津液“失其正化”而变化为“痰浊”。成为新的致病因素。如李中梓在《证治汇补》说:“人之气道贵乎清顺,则津液流通,何痰之有,若外为风寒燥之侵,内为惊恐忧思之扰,饮食劳倦,酒色无节,营卫不清,气血浊败,薰蒸津液,痰乃生焉。”又如张介宾在《景岳全书·痰饮》:“痰即人之津液,无非水谷之所化,此痰即所化之物,而非不化之属也。但化得其正,则体形强,营卫充,而痰涎皆本血气。若化失其正,则脏腑病,津液败,而血气即成痰涎。”以上叙述明确地指出外感六淫,或饮食及七情内伤,房室不节等,使肺、脾、肾及三焦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以致“津液败,而血气即成痰涎。”笔者临床之所见,中老年糖尿病病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体形肥胖,或久病而形体不衰,倦怠乏力,时有晕眩,胃纳如常或欠佳。反而多饮、多食、多尿之三多症状不明显。究其因,中老年人之体内阳气渐衰,情志易变,运化水谷精微之功能亦渐衰。肾气不固,脾气虚弱,致使中焦脾胃之枢不利,升降功能失常,运化水谷精微之功能减弱,水谷精微未能正常运化,则聚而为“痰浊”。痰浊阻塞,充斥肌体,因痰致病,从而导致气机壅滞,故形体肥胖,肌肉松软。由于痰气壅滞,邪实而正不虚,气血精气尚未受损,故久病而形不衰。痰气中阻脾胃,时聚时散,故聚时胃纳减,散时胃纳如常,痰浊壅于肺,肺失宣发,不能输布津液于口,故见口干作渴。脾运失司,不能助肾以制水,而致痰、溺从小便而出,而痰涎皆本血气,血气亦由水谷精微所化生,因此,小便多而混浊,有甜味。《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可知,痰之为患,亦可致形体消瘦。痰浊上扰清空,则见眩晕。倦怠乏力乃为脾虚痰浊内困使然。正如《诸病源候论》:“气短好眠,为诸痰之候。”以上所分析之见症,多见于早期的糖尿病患者。

    自古以来,前人治疗“痰饮”多遵《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但纵观“消渴”一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其最终的转归仍多是以“阴虚燥热”为主,况且患者多以中老年人为主,因此,在治疗时慎用湿燥化痰、理气之药,亦不可过用苦寒之药。以免损伤气阴,使病情加重、变化。应注意辨证,酌情用药,方可收效。

  2 体会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的疾病。该病最终的转归仍是以“阴虚燥热”为主。而“痰”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种致病因素,况且痰形成的主要病机是中阳素虚,复加各种致病因素,导致三焦气化失宣,肺脾肾对津液的通调、转输、蒸化失职,以致水饮内停而成。痰为阴、热为阳,香燥食物有燥湿化痰作用,故痰浊内蕴的患者多喜食香燥之食物。或由于过用温燥化痰药物治疗,使痰从热化,耗伤阴津,而逐渐形成“阴虚燥热”,使病情加重,“三多一少”之症状愈来愈典型。根据辨证,又当从润肺、清胃、滋肾之法则治疗,但仍需酌加化痰之药,方不致误。
   
  综上所述,笔者主要是指出在治疗糖尿病(消渴)时不可忽略了“痰”这一致病因素。在临床上应根据辨证而施治,不可拘泥于一方一法。这样在治疗糖尿病时方能取得良好的预期效果。

  作者单位:526040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人民医院 

作者: 赵可成 2005-5-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