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5卷第15期病历报告

小网膜囊巨大内疝术后致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大出血1例报告

来源:INTERNET
摘要:3×109/L,尿常规正常,尿淀粉酶正常,OB试验(++),经内科禁食、胃肠减压、补液,抗感染等对症处理10天后,疼痛有所缓解,即行胃肠钡透见空胃胃液滞留,胃窦部较狭小,十二指肠球部变形,激惹征阳性,胃位置较低,拟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要求转入外科手术。术中见上腹腔内被小肠占满,见不到横结肠及胃,距回盲部约......

点击显示 收起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57岁,因出现无明显诱因的上腹部阵发性疼痛3天伴恶心、呕吐、不能进食、不能平卧为主诉入院;有20年的间歇性上腹部隐痛伴嗳气、反酸史,2年前曾排柏油样便一次,经西药治疗痊愈。体检:上腹部膨隆,腹肌轻度紧张,脐以上腹部均有轻度的压痛、反跳痛。X线检查无异常,WBC10.3×10 9 /L,尿常规正常,尿淀粉酶正常,OB试验(++),经内科禁食、胃肠减压、补液,抗感染等对症处理10天后,疼痛有所缓解,即行胃肠钡透见空胃胃液滞留,胃窦部较狭小,十二指肠球部变形,激惹征阳性,胃位置较低,拟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要求转入外科手术。术中见上腹腔内被小肠占满,见不到横结肠及胃,距回盲部约30cm回肠与肝粘连,松解后探查见小弯侧有较多的扭曲团小肠,肠系膜逆时针扭转360°,大部分小肠从肝胃韧带裂孔穿入小网膜囊内,部分肠管从横结肠系膜及胃横结肠韧带裂孔处穿出,仔细检查复位后见小肠系膜过长极为游离,肠管轻度扩张充血,大网膜破损不全,胃扩张变狭长,逐一修补三处裂孔,手术顺利。手术后第3天出现呕血、便血200ml,立即给予静卧、稳定情绪、保暖;加强抗生素,输新鲜血,持续胃肠减压,反复用冰盐水,抗酸药灌洗胃同时注入止血药去甲肾上腺素;静脉滴注H 2 受体抗拮剂甲氰咪胍,中药筛选:白芨、仙鹤草、三七、白芍、丹皮、生地、甘草、太子参为基本方,浓煎成90ml,从胃管注入,夹管1h左右;3天后OB试验转为阴性,未再出血。

     2  讨论

  小网膜囊巨大内疝临床上较为少见;由于它无疝囊,故属为机能性内疝(Functional internal hernia) [1]  ,其肠袢进入小网膜囊的途径有所不同,可分为:(1)胃结肠韧带裂孔疝;(2)胃肝韧带裂孔疝;(3)小网膜孔疝;(4)横结肠系膜裂孔疝。本例归属(2)类型。本病临床症状均表现为急性发作腹痛,伴有肠梗阻征象,但在体检上无特殊体征。虽有人报道X线征象有出现:(1)上腹部可见膨胀的肠袢,受累肠段活动消失;(2)小网膜囊内可见液平;(3)除胃内积气外,在上腹部可见一圆形积气区域;(4)胃被推向左侧;(5)胃受压变形;(6)有机械性肠梗阻的征象 [2]  ,但本例却未能体现。本例于术后第3天出现应激性溃疡大出血,其来势凶猛反复出血,难以控制,治疗棘手,因而有关报道其临床死亡率可高达30%~50% [3]  ;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满意。根据我们临床体会及相关报道:白芨有良好的局部止血作用,可显著缩短凝血时间及凝血酶时间,并加速红细胞沉降率;三七有止血、止痛、收缩血管,缩短凝血时间,增加血小板,促进血液凝固及抗菌消炎作用;也有人报道三七、仙鹤草有强心抗休克之功效,二味互配应用,可以在出血灶表面形成胶状药膜,使病灶周围血管收缩,红细胞凝集,形成人工血栓,起到直接止血,保护溃疡面,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白芍有明显抗酸作用,与甘草配用,能抑制胃酸分泌,对溃疡面愈合有很好的疗效;生地有促进组织复新,血小板回升,止血及利尿、强心之功,而丹皮有抑制补体活性和升高血小板之能,并有一定抑菌效果;太子参有补气益气、健脾生津之功效,配合应用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  邱少桥,王仁云.外伤性腹内疝诊治分析.中华创伤杂志,1997,13(1):6.

     2  赵乾元,郑裕隆.小网膜囊疝3例.实用外科杂志,1988,8(6):295.

     3  邱少桥,杨土生.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大出血.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1996,3(2):76.

作者: 邱少桥 林晓东 许少群 2005-5-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