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5卷第16期中医中药

中药敷脐治疗臌胀的临床观察

来源:INTERNET
摘要:【摘要】目的探索中药敷脐治疗臌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基础治疗及护理中药敷脐,对照组用基础治疗及护理。结果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结论中药敷脐配合常规治疗在同期内能迅速减少腹水。...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索中药敷脐治疗臌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基础治疗及护理中药敷脐,对照组用基础治疗及护理。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中药敷脐配合常规治疗在同期内能迅速减少腹水。      

     臌胀病属中医“风,痨,臌,膈”,四大顽症之一。臌胀系由肝脾受伤,疏泄运化失常,气血交阻致水气内停所致,以腹胀大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暴露为主要临床表现 [1]  。臌胀为临床较为常见多发的病证,多由黄疸、胁痛、肝癌等失治所致。我科是肝专科,以诊治慢性病毒性肝炎致肝硬化腹水为主。慢性病毒性肝炎致肝硬化腹水的自然过程在HBeAg(+)及或血清HBV DNA(+)的病人中发病率25%。许多活动性肝硬化并腹水是从慢性肝炎病变持续活动发展而来的 [2]  。从2002年1月开始,我们在采用常规治疗的同时配合中药敷脐,治疗肝炎肝硬化腹水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02年1月~2004年2月在我科住院并自愿作为观察对象的胀炎肝硬化腹水病例100例,男83例,女17例,年龄58岁,平均49~68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诊断标准参考国际腹水协会定义 [3]  和梁广寰等《门脉高压症》提供的诊断标准 [4]  。排除合并恶性肿瘤引起的腹水。

    1.2 方法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基础疗法(静脉支持、利尿、抗病毒),口服活血化瘀、通络祛湿中药。观察组加中药敷脐。中药以田螺(取肉烘干)13g,麝香1g,牛黄1g,甘遂10g为主方,按比例制成粉末,每次取中药粉末25g,葱白2根捣烂,蜜糖与红花酒精2:1的比例溶解药调制成膏状,用5cm×5cmHypafix(舒适妥)胶布制成膏药敷脐,同时现用现配和放40℃温箱内加温,外敷神阙穴,每日一贴,每次12h,夜敷昼停,30天为一疗程。

    1.3 观察指标

    1.3.1 护理观察 每晨测腹围、体重、记录24h尿量。密切观察并记录脐部皮肤有无红肿、瘙痒、灼热、皮疹、水泡等皮肤变化。每周做B超一次,详细观察腹水量。

    1.3.2 疗效观察 腹水消退Ⅰ级:腹水完全消退,B超检查腹水阴性,稳定3个月以上。腹水消退Ⅱ级:腹水大部分消退,B超检查腹水少量。腹水消退Ⅲ级:腹水有所消退,平脐腹围缩小30cm以上。腹水疗效制定标准,参见1993年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肝病专业委员会大连会议制定的肝硬化腹水中医疗效判定标准(试行)草案 [5]  。

    2 结果

    见表1、表2。由表1可见经过1个疗程治疗,观察组平脐腹围平均缩小(24.86±5.35)cm,体重减少(8.35±2.54)kg。对照组平脐腹围平均缩小(18.64±3.39)cm,体重减少(5.37±4.21)kg。两组治疗前后腹围变化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1,差异有显著性。明中药敷脐能改善肝炎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症状。 表1 治疗前后腹围变化 (略) 由表2可见两组治疗前后腹水痛减比较经统计学处理,χ 2 =4.728,P<0.01差异有显著。表2 腹水消减判定(略)
  
    3 讨论

    肝硬化腹水是慢性病毒性肝炎主要并发症之一,属臌胀病的范畴,若不及时治疗易发生肝肾综合征,甚至肝昏迷死亡。敷脐疗法是外治用药的精髓所在 [6] ,其理论基础是经络学说,神阙穴位于脐中,为诸脉汇聚之所,内连十二经脉,为人体经络总枢,经气汇海通过奇经八脉及全身经络,联系五脏六腑。现代医学认为;脐部是人体胚胎发育过程中腹壁最后闭合处,表皮角质层最薄,屏障功能最弱,而且皮下没有脂肪组织,脐下腹膜有丰富的静脉网,血液丰富,药物易通过薄层皮肤渗入皮下吸收进入血液而发挥药物作用。另外由于脐部神经较敏感,通过药物刺激调节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改善脏器功能而达到治疗目的。臌胀列为四大顽症之一,说明本病为临床重症,治疗较为困难,由此可见肝炎胀硬化腹水也是临床治疗的一大难题。患者对常规治疗多失去信心,而内服中药长期治疗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我们采用中药敷脐能通络散瘀,芳香开窍,利水退黄,保护肝细胞。为防止患者脐部皮肤过敏,选用蜜糖加红花酒精为药粉调剂,蜜糖具有良好的亲和性,能保持中药的粘和和湿润,作用持久 [7]  ;红花酒精具有较强的渗透性,活血化瘀,保护皮肤的完整性。贴布选择进口舒适妥,渗气性好且方便安全。中药外敷是中医护理基本操作之一,如何使药物发挥最大效应,与我们的操作方法,敷药时间,药物的利用度密 切相关。目前这方面研究资料尚缺,如果选择不佳会影响我们课题的进行。在本组病例中我们发现1例患者敷脐第10天开始出现局部皮肤发红、瘙痒,经过分析研究可能与贴布有关。为了不影响科研进展,将氦用油纸加绷带固定后,皮肤症状消失。经我们课题组成员经过多方面研究、讨论,决定在本组病例中应用上述方法。经统计学处理证实:此方法合理、有效,达到了最佳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永炎,李明富.中医内科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7,6.2 骆抗先.乙型肝炎基础和临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10.

    3 王吉耀.现代肝病治疗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244.
    4 梁广寰,李绍白.门脉高压症.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192.

    5 肝硬化腹水中医疗效判定标准(试行)草案.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肝病专业委员会大连会议.1993治疗腹腔术后肠麻痹.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6:302.

    6 治疗腹腔术后肠麻痹.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6:302.

    7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编者.中医技术操作规程.长沙:湖南科学出版社,1993,180. 

作者: 潘柳文 罗小华 王 丹 赖姿娜 2005-5-3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