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5卷第17期中医中药

红斑狼疮中医病名初探

来源:INTERNET
摘要:红斑狼疮是1851年首次提出的西医病名,包括盘状红斑狼疮(DLE)、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ScLE)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三大类。在我国古代医籍中并无与此病雷同的病名,但根据其病因、病机及症状仍有与其类似的记载。由于受当时诊疗技术的客观条件限制,古人未能将其确切命名,明确其归属,以致今人在论及红斑狼疮的理、......

点击显示 收起

    红斑狼疮是1851年首次提出的西医病名,包括盘状红斑狼疮(DLE)、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ScLE)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三大类。在我国古代医籍中并无与此病雷同的病名,但根据其病因、病机及症状仍有与其类似的记载。由于受当时诊疗技术的客观条件限制,古人未能将其确切命名,明确其归属,以致今人在论及红斑狼疮的理、法、方、药时各持己见,莫衷一是。现代中医一般将前两者归于“皮肤病”范畴,而将后者归于“风湿病”范畴中,或笼统地称为“痹病”、“痹证”。多种疾病,一种命名,难免概念模糊,于临证带来诸多不便。今不揣浅陋,对红斑狼疮古名略作追溯,以飨同道。

    1 根据致病原因命名

    “日晒疮”明代申斗垣在《外科启玄》 [1]  中最早提到,其病因乃由“三伏炎天,勤苦之人,劳于工作,不惜身命,受酷日晒曝”而成。红斑狼疮患者有不少是因受酷日曝晒而起,约60%的患者有光过敏现象,避免紫外线直接照射是防止光过敏的有效方法。然而,据此就将“日晒疮”与“红斑狼疮”对应起来难免有些牵强。光过敏无特征性,并非所有光过敏患者均患有红斑狼疮,而且也并非所有的红斑狼疮患者均有光过敏。“日晒疮”病机“非血气所生也”,另从申氏所列的方药“内宜服香菇饮加芩连之类,外搽金黄散制柏散青黛等药”看,“日晒疮”似乎与现代医学的日光性皮炎更为吻合。“肾脏风毒”肾脏风毒及风邪客于肾经,久而不去,遂酿成风毒之邪,风毒上攻下注,继而引起寒热、疼痛、浮肿、疮疡等症。SLE表现主要有不规则发热、游走性关节疼痛、肿胀、多形性皮损、斑疹散发、时隐时现。而中医所言风毒特点是易袭阳位,伤人体上部及体表,病位游走,游走性关节痛,肌肉痹痛,风疹、瘙痒,时隐时现。另外,风毒之邪也常可致眩晕、振颤、抽搐、颈项强直等症。风毒之邪又常兼夹其它病邪伤及它脏。《普济方·肾脏门》 [2]  曰:“夫肾脏风毒流注腰脚者,其状腰脚沉重,筋脉拘急,或作寒热、或为疼痛、或发疮疡是也。”并引用《和剂方》“磁石丸”治“肾脏风毒上攻头面浮肿……瘾疹生疮,百节疼痛,皮肤麻痹”。虽然“肾脏风毒”之称更加侧重于病机一面,但其临床表现与SLE损及肾的症状相近 [3]  。

  2 根据病机起名

    2.1 阴阳毒 早在元代《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篇中,就描述过“阴阳毒”,曰“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后世毒寓斑症的认识即始于此。隋代《诸病源候论·时气阴阳毒侯》 [4]  :“此谓阴阳二气偏虚,则受于毒。若病身重腰脊痛,烦闷,面赤斑出,咽喉痛,或下利狂走,此为阳毒。若身重背强,短气呕逆,唇青面黑,四肢逆冷,为阴毒。或得病数日,变成毒者;或初得病,便有毒者,皆宜依证急治。失侯则杀人。”从张仲景和巢元方所论“阴阳毒”的症状及其预后来看,颇似系统性红斑狼疮之活动期。唐代孙思邈进一步详述了四时五脏阴阳毒证治,皆以发热为主,伴发斑、舌破、关节疼痛等症。其后,宋代名医庞安时《伤寒总病论》 [5]  卷三中专列“阴毒证”、“阳毒证”两篇,并分别以升麻汤、甘草汤主之。后世医家对该病仍有不少阐述,阴阳毒是SLE中医病名中史料最为详实的名称之一。

    2.2 发斑 从引起红斑狼疮出现各种皮疹的病因出发,SLE又有“温(瘟)毒发斑”、“热毒发斑”、“血热发斑”等名称。近代朱仁康 [6]  认为“温毒发斑”类似SLE,其病因为心经有火,脾经积热或肾阴不足,水亏火旺,热盛成毒,毒热走于营血而致。《诸病源候论·温病发斑侯》 [4]  指出:“夫人冬月触冒寒毒者,至春始发病。病初在表,或已发汗、吐、下而表证未罢,毒气不散,故发斑疹”。“又冬月天时温暖,人感乖戾之气,……至夏遇热,温毒始发于肌肤,斑烂隐疹,如锦文也”,并由此创了“发斑”论之先河。

    在治疗上,恶代葛洪《肘后方》载“温毒发斑”的黑膏方,有凉血(营)解毒,透斑外出的作用。明清时期的温病学派对斑疹倍加重视,其认识也渐趋深化。叶天士认为“斑疹皆是邪气外露之象”。吴又可在《温疫论·发斑》 [7]  中则说:“邪留血分,里气壅闭,则伏邪不得外透而为斑,若下之,内壅一通,则卫气亦从而疏畅,或出表为斑,则毒邪亦从而外解矣”。叶霖认为:“伏气温毒发斑,热毒甚而内结,……若仅以犀、地、膏、连,扬汤止沸,不能去其病,设欲釜底抽薪,非加大黄不可。盖里气一通,表气亦顺,化炎 火高 为清凉矣。”叶氏所述对后世临床治疗具有很大的启发性。

  2.3 伏气温病 SLE患者约有92%以上出现发热,其中约70%的患者以发热为初症状而就诊,并可出现斑疹、关节痛、疲乏等症,与中医伏气温病起病时见里热炽盛、发热、斑疹显露等症相吻合。清代吴鞠通认为:“温病最善伤阴”,在温病的发展过程中,几乎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伤阴现象,而阴精乃是有人体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故又有云:“若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理”。并将顾护阴精贯穿于治疗温病的始终。在论述斑疹的用药禁忌时指出:“斑疹用升提则衄,或阙,或呛咳,或昏痉;用壅补则瞀乱。”《温病条辨》 [8]  卷三所列青蒿鳖甲汤乃治疗温热余邪深伏阴分的著名效方,至今为临床所常用。

  3 根据临床症状命名

    3.1 皮疹特征 皮疹是红斑狼疮最常见的临床表现,约80%左右的患者会出现各种不同类型的皮肤损害。因此,以皮疹特征来命名红斑狼疮是造成其病名繁多的主要原因之一。“鸦疮”在明代《疮疡经验全书·鸦疮》 [9]  中有记载:“鸦者,久中邪热,脏腑虚寒,血气衰少,腠理不密,发于皮肤之上,相生如钱窍,后烂似鸦,日久损伤难治”。朱仁康 [6]  认为盘状红斑狼疮类似“鸦疮”,乃由于肝郁气滞、血瘀凝聚成斑。    “红蝴蝶(疮)”为近代医家根据SLE面部特有的蝴蝶形红斑而提出的新病名,另外也有称为“红蝴蝶丹”、“蝴蝶斑”或“红蝴蝶斑”者,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命名 [10,11]  。其确切出处尚无从考证。

    “赤丹”《诸病源候论·赤丹侯》:“赤丹者,初发疹起,大者如连钱,小者如麻豆,肉上粟如鸡冠肌理。由风毒之重,故使赤也。”据此侯之描述,与狼疮的红色丘疹、斑丘疹和红斑而不痒很相似。《外台秘要》 [12]  卷三十:“肘后疗面目身体卒得赤斑或黑斑。如疮状;或痒瘙之,随手肿起,不急疗之,日甚杀人,方用羚羊角煎。”“马缨丹”、“流皮漏”两者均为近代所创之新病名,前者类似SLE,而后者类似DLE,现已很少应用于临床。

    3.2 皮损部位 慢性盘状红斑狼疮通常毁坏面容,根据这一特征,北京赵炳南氏提出“鬼脸疮”之病名。另外,由于红斑狼疮皮疹好发于面部,有人认为“颧疡”、“颧疽”亦属于红斑狼疮。参考《疡医准绳》和《疡科选粹》中的文献记载,两证均由风热而生,发于颧骨类处,不论左右,由小而渐大如榴,初起红,浮肿疼痛,七日即溃,仙方活命饮。显然此二证为发于颧部的痈疽,与红斑狼疮的面部皮疹并不完全相符。“血风疮”、“面游风”则系某些瘙痒皮肤病。

    3.3 其它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表现复杂,不仅损伤皮肤出现各种皮疹,还可累及多个脏腑。故在其对应的中医病名上千差万别,以致难以以某一种或某一类病名来概括。如多关节疼痛属“痹证”、“周痹”,有肾炎、肾功能损害属“水肿”,有肝脏损害属“黄疸”、“胁痛”,有急性心内膜炎、心肌损伤者属“心悸”,有胸水者属“悬饮”,表现神志异常者,可称为“癫狂”、“痫证”等。总之,由于病情的发展阶段不同,累及的脏腑各异,可有不同的名称。但对于SLE的中医命名,倘缺乏能反映本病内涵的统一的认识,因此沈丕安氏 [13]  结合临床经验体会,提出了“斑痹”的新病名,值得参考借鉴。

  4 小结

  红斑狼疮是一种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可出现多种自身抗体,从而造成机体的免疫功能紊乱,这是红斑狼疮的“本质”所在。反映在“标”上则为结缔组织病变,包括皮肤、粘膜、肌肉、血管、浆膜的炎症;有各系统和器官的表现,也可出现全身症状。一般DLE、ScLE以皮损表现为主,而SLE则常伴随全身各系统器官的表现。纵观以往的中医命名可以发现,历代医家尤其重视红斑狼疮的皮肤表现,如“温毒发斑”、“红蝴蝶”、“鸦疮”、“赤丹”等病名,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红斑狼疮的特征性表现,但由于当时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所反映的病情往往很局限,有时一种命名包含现代医学中的多种疾病,而且在不分型的情况下很难把握病情和预后。因此,将中医病名进行规范化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1)便于学术交流,在彼此借鉴的基础上促进中医治疗红斑狼疮的发展;(2)规范临床,以利于临床医生准确把握患者的病情和预后;(3)使中医能及时跟上西医发展的脚步。虽然祖国医学并未确切论述红斑狼疮的理、法、方、药,但临证时我们不妨借鉴古人治疗上述各病的宝贵经验,取各家之长,并结合现代科技,开辟一条治疗红斑狼疮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 明·申斗垣著.外科启玄(公元1604年).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年据明万历三十二年留耕堂刊本排印.页码:卷三九.

  2 明朱.普济方,第一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

    3 夏庆.肾脏风毒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北京中医,1997,16(5):13.4 丁光迪.诸病源候论较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

    5 张仲景.《伤寒总病论》释评.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131-136.

    6 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编.《朱仁康临床经验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

    7 浙江省中医研究所评注.《温疫论》评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8.

    8 清·吴瑭著.温病条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9 宋·窦汉卿著.疮疡经验全书.十三卷.天文堂刊本.

    10 郑敏宇.辨证治疗红蝴蝶疮中微量元素的探讨.江苏中医,1997,18(1):36.

    11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23.12 唐·王焘撰.外治秘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13 沈丕安著.红斑狼疮中医临床研究.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55.

  作者单位:200436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永和分院

作者: 洪 强 2005-5-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