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5卷第18期经验交流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附22例报告)

来源:INTERNET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的临床特点。结果本组病例多有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以意识障碍、神经眼征、瘫痪、感觉障碍等为常见表现,CT/MRI可发现基底动脉尖端5条血管供血区的多发梗死灶,治愈率低,病死率、致残率高。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ofthebasilararterysyndromeTOˉBS)是一种特殊类型的......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2例TOBS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及总结。结果 本组病例多有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以意识障碍、神经眼征、瘫痪、感觉障碍等为常见表现,CT/MRI可发现基底动脉尖端5条血管供血区的多发梗死灶,治愈率低,病死率、致残率高。结论 TOBS是一种特殊类型脑血管病,头CT、MRI,尤其头MRI对诊断有重要意义,早诊断早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artery syndrome TOˉBS)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病。由Caplan [1]  于1980年首次提出报道,国内外报道逐渐增多,现将我们收治的22例加以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TOBS患者22例,男14例,女8例;年龄37~79岁,平均62.1岁。病程5~58天,平均25.3天。18例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史,其中4例伴糖尿病史,12例有冠心病史。大量吸烟、饮酒6例,2例急性醉酒后起病。

     1.2 临床表现

  22例中眩晕、呕吐19例(86%);意识改变16例(72.7%),其中昏迷4例,嗜睡6例,淡漠、缄默6例;视觉障碍9例(40.9%)。其中偏盲6例,皮质盲3例;眼动异常有垂直注视麻痹6例,分离斜视2例,核间性眼肌麻痹3例,水平或垂直眼震19例,两瞳孔不等大、小瞳孔2例;幻觉2例,1例连续4天于晚饭时看见有小男孩在屋顶上向他招手。1例每于傍晚即看见墙壁有1条花蛇在爬。共济失调4例,均为与小脑性共济失调;偏身感觉障碍8例;不全瘫或四肢轻瘫14例。

     1.3 影像学检查

  22例均行头CT扫描,其中19例行头MRI检查。均有基底动脉尖端5条血管供血区内的多发梗死病灶。双侧9例,单侧13例,其中15例同时有幕上、幕下的多发梗死。CT/MRI显示:丘脑18例,枕叶11例,小脑12例,中脑9例,脑桥上部4例,颞叶内侧2例。22例头CT扫描5例未见异常,10例发现部分梗死灶,7例结果与MRI一致。

     1.4 治疗与预后 全部病例均按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给予甘露醇、血塞通、通脉酯、胞二磷胆碱等治疗。好转16例,治愈2例,死亡4例(死于脑疝2例,合并症2例)。

  2 讨论

  TOBS是基底动脉顶端血液循环障碍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病变累及2cm范围内以基底动脉顶端为中心的5条血管分叉部位,供血区域包括丘脑、中脑、小脑、枕叶、颞叶、脑桥上部和丘脑下部。因基底动脉远端供应丘脑、中脑的深穿支远较供应大脑枕叶、颞叶内侧面和小脑的动脉及其分支为细,侧支循环较难建立,故TOBS以丘脑及中脑缺血症状最为常见 [2]  。临床诊断主要以该区域5条血管的供血部位的解剖定位而确定。主要病因为栓塞(61.5%)和血栓形成,其次为解剖变异血液动力学改变、动脉瘤、动脉炎等 [3,4]  。

     本组22例,多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21/22),均卒中样起病。据临床表现,结合影像学检查,基底动脉顶端5条血管供血区2个或以上的病灶而确诊。多数有意识障碍(16/22)。因中脑动脉闭塞或缺血致脑干网状结构受累,患者可表现突发昏迷,以后逐渐清醒。本组有2例发病即昏迷,分别于12h、48h清醒后表现淡漠、缄默。神经眼征是TOBS的主要症状之一。中脑顶盖病灶(常为双侧)可出现垂直注视麻痹,中脑导水管灰质区缺血,使动眼神经核、动眼神经根、E-W核等受累,可出现眼球运动障碍、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内侧纵束受累可出现核间性眼肌麻痹和眼震。由于上述结构均为深穿支供血,侧支循环不易建立,恢复较慢。本组有2例出现幻视,形象具体鲜明,傍晚时重复出现,且均伴有睡眠倒错,称为大脑脚幻觉,有剖检材料证实 [1]  。此幻觉在中脑梗死,主要影响大脑脚黑质、红核和中脑导水管旁灰质及小脑上脚。本组病例瘫痪占多数(14/22),偏身感觉障碍(8/22)、偏盲或皮质盲(9/22)亦占一定比例。大脑后动脉近端深穿支的闭塞或缺血致大脑脚梗死可产生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双侧病变可致四脚瘫。丘脑梗死可有持续长时间的偏身感觉障碍,水肿期可影响内囊致对侧轻偏瘫,恢复较快。

  本病累及脑内多结构,尤其是脑干、丘脑,一般预后较差 [1]  ,治愈率低,致残率高,早期及时诊断,采取恰当有效的治疗,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本组治愈2例(9%),死亡4例(18.2%)。诊断上有重要意义的是头CT、MRI,尤其是MRI检查对脑干、小脑等后颅窝结构显示更清晰。本组5例头CT扫描未见异常,10例发现部分梗死灶。因此,有条件者均行头MRI检查。

  参考文献

  1 Caplan LR.Top of basilar syndrome.Neurology,1980,30(1):72-79.

  2 粟秀初.基底动脉尖综合征4例报告.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5,21(1):35-36.

     3 Mehler MF.The rostal basilar artery syndrome,diagnosis,etiology,progˉnosis.Neurology,1989,39(1):9-16.

     4 孟家眉.神经内科临床新进展.北京:北京出版社,1994,218-226. 

  作者单位:1028000内蒙古通疗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2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阿都江中心卫生院

作者: 姜彩霞 吉日木吐 张秀芳 2005-6-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