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5卷第19期预防医学

贵阳市花溪区高坡苗族乡流动人口等人群有关艾滋病KABP调查及健康教育行为干预研究

来源:INTERNET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流动人口等人群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情况、高危行为倾向及流动人口的HIV、HBV、HCV和梅毒的感染率。针对存在问题,探索边远苗族山区进行健康教育行为干预的有效措施。方法对贵阳市花溪区高坡苗族乡外出流动人口等进行艾滋病KABP调查,并对流动人口进行HIV、HBV、HCV和梅毒抗体检测,采用健康教育......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了解流动人口等人群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情况、高危行为倾向及流动人口的HIV、HBV、HCV和梅毒的感染率。针对存在问题,探索边远苗族山区进行健康教育行为干预的有效措施。方法 对贵阳市花溪区高坡苗族乡外出流动人口等进行艾滋病KABP调查,并对流动人口进行HIV、HBV、HCV和梅毒抗体检测,采用健康教育、HIV感染者现身说法、学生中同伴教育等方法干预并进行评估。结果 流动人口、中小学生及一般人群对艾滋病三种传播途径的正确认识率分别从干预前的59.3%、48.1%、47.1%上升到干预后的81.2%、71.8
%、58.1%,对非传播途径的正确认识率分别从干预前的32.9%、44.9%、47.6%上升到干预后的69.7%、70.2%、65.4%,并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流动人口中HBV、HCV感染率分别为3.8%、4.9%,未检出HIV和梅毒抗体阳性。结论 边远苗族山区村民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低,流动人口普遍存在危险行为,农村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重点应放在流动人口,中学生的健康教育不可忽视。

  近年来对贵阳市各类人群进行艾滋病KABP调查及监测时发现,在高危人群中少数民族均占有一定比例:199
6年调查的部分人群中,少数民族占14.95%;1998年调查的“服务小姐”中,少数民族占10.72%;2001年调查的吸毒人群中,少数民族占6.46%;2002年调查的建筑工地流动人口中 [1]  ,少数民族占17.45%。为了进一步了解边远苗族山区外出流动人口、中小学生及其一般人群对艾滋病的知晓率及高危行为倾向,流动人口中HIV、HBV、HCV及梅毒感染状况,针对存在问题,采用什么干预措施,才能有效提高艾滋病的知晓率作了探索研究,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调查对象为花溪高坡乡外出打工流动人口、高坡民族中学全体中学生及高坡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高坡乡各村民组一般人群。

    1.2 方法 流动人口采用等概率二阶段抽样,学生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一般人群为有上学子女的家庭成员。调查员以区、乡医务人员、乡村医师和学校教师为主,由省、市专家对有关艾滋病知识、问卷调查技巧、填表要求等进行培训。培训后并进行预调查实习。省、市、区疾控中心建立督导小组,加强质量控制。

  2 结果

    2.1 流动人口调查

    2.1.1 流动人口基数调查 经逐户调查,高坡乡外出打工人员共1073人,占全乡总人口的4.95%。其中男641人(59.7%),女432人(40.3%)。民族分布为:汉族534人(49.8%)、苗族525(48.9%)、布依族10人(0.9%)、回族和土家族各1人(0.1%)、其它2人(0.2%)。年龄分布为:15~岁组282人(26.3%)、20~岁组313人(29.2%)、25~岁 组212人(19.8%)、30~岁组146人(13.6%)、35~岁组69人(6.4%)、40~岁组24人(2.2%)、45~岁组17人(1.6%)、50~60岁组10人(0.9%)。文化程度:以初中最多657人(61.2%),其次分别为小学365人(34.0%)、高中36人(3.4%)、文盲14人(1.3%)、和大专1人(0.1%)。外出打工地点:省外387人(36.1%)、市内206人(19.2%)、省内37人(3.5%)、有443人(41.3%)流动性较大,打工地点不固定。到省外以到广东为最多70人(18.1%)、其次为浙江25人(6.5%)、福建14人(3.6%)。

    2.1.2 流动人口基线调查 共调查252人,男157人(62.4%),女95人(37.6%);年龄分布15~岁、20~岁、25~岁、30~岁、35~岁、40~岁、45~岁、50岁及以上分别为59人(23.5%)、60人(24.0%)、40人(15.7%)、29人(11.6%)、25人(9.9%)、16人(6.2%)、18人(7.0%)、5人(2.1%);民族分布:汉族、苗族、回族、布依族、侗族分别为72人(28.5%)、168人(66.6%)、1人(0.4%)、10人(4.1%)、1人(0.4%);文化程度:文盲、小学、初中、高中或中专、大专及以上分别为51人(20.2%)、99人(39.3%)、93人(36.8%)、8人(3.3%)、1人(0.4%)。

    2.1.3 流动人口健康教育干预前后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比较 见表1。

    表1 高坡乡流动人口艾滋病知晓率干预前后比较略

    正确的预防方法包括了解艾滋病的预防知识、打针时要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保持彼此单一的性关系、高危行为时都使用避孕套、不吸毒、患性病后及时治疗、不要有婚前性行为。

  2.1.4 流动人口中HIV、HBV、HCV及梅毒感染率调查 在基线调查时,采集流动人口265人血液标本和尿液作了HIV、HBV、HCV及梅毒的检测,其中HBV抗体阳性10例,阳性率为3.8%;HCV抗体阳性13例,阳性率为4.9%。

    HIV与梅毒抗体检测均为阴性。

  2.2 中小学生预防艾滋病知晓率调查及行为干预

    2.2.1 基线调查 对中小学生进行基线调查情况如下:对高坡民族中学和高坡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进行调查,共599人,男345人(57.6%),女254人(42.4%);年龄分布10岁、11岁、12岁、13岁、14岁、15岁、16岁、17岁、18岁组分别为18人(3.0%)、35人(5.8%)、68人(11.4%)、135人(22.5%)、158人(26.4%)、133人(22.2%)、43人(7.2%)、7人(1.2%)、2人(0.3%);民族分布汉族、苗族、回族、布依族、土家族及其它分别为291人(48.6%)、269人(44.9%)、 7人(1.2%)、30人(5.0%)、1人(0.2%)、1人(0.2%);文化程度小学六年级115人(19.3%)、初中484人(80.8%)。

  2.2.2 有关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干预前后的比较 见表2。

  表2 高坡乡中小学生艾滋病知晓率干预前后比较略

    正确的预防方法包括了解艾滋病的预防知识、打针时要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保持彼此单一的性关系、高危行为时都使用避孕套、不吸毒、患性病后及时治疗、不要有婚前性行为。

  2.2.3 同伴教育

    2.2.3.1 举办同伴教育培训班 对全体学生举办同伴教育培训班,主要介绍整个疫情概况、艾滋病知识、艾滋病的三条主要传播途径、预防要点;“同伴教育”的概念、内容;同伴教育者的特征及应具备的技能。

    2.2.3.2 开展同伴教育活动 在学生中开展同伴教育,采用“看谁的雪球滚得大”的方式,鼓励学生以亲属、朋友为主,广结为伴,宣传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并绘制了“看谁的雪球滚得大”示意图,在同伴传播最多的达41人,有效扩大了预防艾滋病知识的宣传面。

    2.2.3.3 HIV感染者现身说法,宣传预防艾滋病知识 邀请了贵阳市健康关爱苑HIV感染者陶××给全体学生进行现身说法,通过自己无辜地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亲身经历,给社会、家庭和个人造成的危害,教育同学们要加强艾滋病知识的学习,加强自我防护能力,并呼吁全体同学要给予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支持与关怀,因为我们的敌人是艾滋病病毒,而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是我们的朋友。

  2.2.3.4 充分调动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开展创作活动 为了使学生中预防艾滋病活动深入持久,采用评比先进的方法,调动广大学生动手、动脑创作,并开展自编自演自导编排文艺节目,取得良好的效果。各班利用教室后面的黑板,共出宣传艾滋病专题板报30余期,手抄报11份, 绘画22幅,心得体会40余篇,开展同伴宣传活动中,其中宣传得最多的36人绘制了“看谁的雪球滚得大”示意图,创作的文艺节目有诗朗诵“拥抱”、“生命的本钱”、三句半“老艾与小康”、小品“AIDS Byebye!”等有声有色的节目,加深了同学们知识的掌握。中华预防医学会、德国医学硕士等专家考察该校后,给予了高度评价。

  2.3 普通人群艾滋病知晓率调查

    2.3.1 宣传与干预 利用中小学生“同伴教育”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等方法,在高坡苗族乡普通人群中开展了预防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与行为干预。

    2.3.2 普通人群基本情况 共调查531人,男270人(50.8%),女261人(49.2%);年龄分布18~岁、20~岁、25~岁、30~岁、35~岁、40~岁、45~岁、50及以上分别为17人(2.4%)、11人(1.6%)、15人(21%)、110人(15.6%)、307人(43.5%)、122人(17.3%)、77人(10.9%)、47人(6.7%);民族分布汉族、苗族、回族、布依族分别为370人(52.4%)、295人(41.8%)、3人(0.4%)、38人(5.4%);文化程度文盲、小学、初中、高中或中专、大专及以上分别为155人(22.0%)、267人(37.8%)、202人(28.6%)、56人(7.9%)、
26人(3.7%)。

    2.3.3 宣传与干预 普通人群艾滋病知晓率干预前后的比较 见表3。

    表3 高坡乡普通人群艾滋病知晓率干预前后比较略
   
  正确的预防方法包括了解艾滋病的预防知识、打针时要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保持彼此单一的性关系、高危行为时都使用避孕套、不吸毒、患性病后及时治疗、不要有婚前性行为。

  3 讨论

    3.1 加强边远地区人群的健康教育 边远民族山区,整体文化素质低,接受艾滋病健康教育少,普遍存在对艾滋病、性病知识缺乏,是艾滋病的主要易感人群,加之每年有大量的流动人口返回,是艾滋病、性病从高危人群到一般人群、从城市到农村传播的高危地带,因此,预防艾滋病工作,必须加强农村特别是边远少数民族山区的健康教育工作,才能有效遏制艾滋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

    3.2 流动人口是宣传教育干预的主要对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中国现有流动人口1.2亿,其中大部分是青壮年。贵州省和贵阳市分别有220万和50万流动人口,这一人群法制观念差,对艾滋病与性病的知识缺乏,是艾滋病主要易感人群,要加强这一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根据其流动性大,应紧紧抓住“流出地”、“流入地”和流动过程的特点,广泛开展预防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流出地”应抓住流动人口春节返乡期间上门宣传、外出体检时集中培训的机会。“流入地”用工单位应切实加强所辖工地的宣传教育,并将该项工作纳入
议事日程,另还要加强车站码头因地制宜宣传,如大型的宣传板画、公益广告等,加大宣传广度和频率,增强他们对于艾滋病的自我防护意识。

    3.3 狠抓中小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教育 根据此次调查,流动人口的文化程度小学占34.0%,初中占61.2%,普通人群中,小学占37.8%,初中占28.6%,因此从小学开始对学生进行广泛、深入、持久的健康教育,提高人群的艾滋病预防和自我保健能力,一定会对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预防和控制工作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从这次在高坡民族中学开展工作来看,同学们积极参与每一项活动,因为他们思维敏 捷、积极向上的精神,促使他们能主动地投入,通过板报、绘画、手抄报和写心得体会,就容易使他们牢固地掌握预防艾滋病知识。当HIV感染者讲完课后,全场的同学们纷纷起立,争先恐后与他握手,说明同学们已深深地掌握了一般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

    3.4 加快和加强对乡、村级医务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培训 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在广袤的农村地区,仅仅依靠省、市、区级医务人员,要作好健康教育是办不到的,因此必须加大对乡、村级医生宣传教育培训力度,让每个乡村医生都成为一名合格的艾滋病防治咨询员、宣传员,在他们走乡串寨送医送药时,就有条件将艾滋病防治知识送到每家每户,做到人人皆知。

    据有关报道 [2,3]  ,各年龄段HIV感染率均呈现男性高于女性的特点,而且目前艾滋病的传播已呈现外地向本地、城市向农村、男性向女性、汉族向少数民族蔓延的流行特征,因此在开展健康教育时,一定要以当地政府为主导,多部门合作,全民参与才能打好预防艾滋病这个“全民战争”,才能控制上述蔓延趋势,有效遏制艾滋病的传播与流行。致谢:本次研究工作得到了高坡乡政府、高坡乡中小学有关领导及老师的大力支持与协作,于此致谢!

  参考文献

    1 胡绍源,石作宏,袁飞,等.贵阳市流动人口HIV感染状况调查及危险行为干预研究.贵州医药,2003,27(2):120-122.

    2 陆焯平,朱作金.流动人口AIDS知识与态度现状调查.中国艾滋病性病,2004,10(2):99.

    3 洪福昌,周华,曾序春.深圳市1983~1999年性病流行趋势分析.医学文选,2001,20(1):9-12.   

  作者单位:1 550003贵州省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 贵州省贵州市花溪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 贵州省贵州市花溪区高坡乡卫生院 

作者: 石作宏 胡绍源 袁飞 杨金芝 李小英 高岚 李学 干亚萍 宋 2005-5-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