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5卷第21期中医中药

中医辨证治疗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病理及病例分析

来源:INTERNET
摘要: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粘膜局部性或广泛性固有腺体萎缩,数量减少,粘膜变薄,粘膜肌层变厚的疾病。本病反复发作不易治愈,因其与胃癌的发作关系密切,故萎缩性胃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西医对本病癌变趋势尚无有效疗法,尚未找到确切阻止癌变发展的药物,因此在中医药中找寻此类药物,显得更有意义。1病因病机萎......

点击显示 收起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粘膜局部性或广泛性固有腺体萎缩,数量减少,粘膜变薄,粘膜肌层变厚的疾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故中老年人多见此病,本病可由慢性浅表性胃炎发展而来,也可两者并存,有的呈隐匿性,发现时即为本病。西医学对本病病因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遗传有关,曾见家族中呈发病集中趋势。本病反复发作不易治愈,因其与胃癌的发作关系密切,故萎缩性胃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西医对本病癌变趋势尚无有效疗法,尚未找到确切阻止癌变发展的药物,因此在中医药中找寻此类药物,显得更有意义。

  1 病因病机
   
  萎缩性胃炎为慢性病,且与胃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尤其病理变化出现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被认为是胃癌增加性指标及发生信号,中医认为本病属“痞满”、“胃脘痛”、“嘈杂”等范畴,其发病与饮食不节,劳倦太过,情志不遂,先天禀赋,久病体虚等因素有关。我们认为本病与中医所“痞”证更为接近,慢性萎缩性胃炎多由浅表性胃炎发展而成,本病病起于土壅木郁,气滞血脉不畅而血瘀,郁久化热,耗阴伤气,从而导致脾胃阴阳俱虚,加之病情迁延,伤伐中气,气血俱累,煦濡不周,逐渐引起胃粘膜萎缩。

  2 临床症状
   
  上腹部胀满疼痛、烧心、泛酸、肢体倦怠,舌淡苔白、脉缓弱。
   
  3 治疗方法
   
  补气健脾,清热化湿,活血止痛。中药由党参、山药、石斛、麦冬、白术、陈皮、佛手、血竭、山慈姑、土茯苓、生苡米、半枝莲等组成。

  4 典型病例
   
  多年来我们应用中药辨证治疗萎缩性胃炎取得了满意疗效,尤其对阻止肠化及不典型增生有一定作用。
   
  例1,患者,男,60岁,干部,1990年1月10日就诊,诉胃脘部痞满隐痛1年余,1年前患者感胃脘部痞满隐痛伴烧心、泛酸、呃逆,大便不调、进食油腻大便即不成形,苔白、舌质暗红、脉沉弦数。于1990年1月18日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发现胃贲门处粘膜皱襞破坏,管腔狭窄,考虑贲门占位性病变,建议胃镜确诊,继做胃镜见贲门小弯侧粘膜粗糙糜烂,病理检查报告萎缩性胃炎结肠腺化生,西医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中医辨证脾胃俱虚、气血瘀滞、热毒内蕴,治以益气养胃行气活血,清利湿热,临床以下方加减:党参15g,茯苓12g,炒白术12g,石斛12g,生苡米18g,生山药15g,半枝莲18g,山慈菇12g,陈皮12g,佛手12g,麦冬15g,土茯苓15g,花粉15g,血竭1g分冲,生姜1大片。
   
  服上方加减40余剂,胃脘疼痛明显减轻,食纳明显增加,仍少有嗳气,胃镜复查见贲门小弯侧粘膜粗糙,取活检4块病理报告:粘膜组织呈浅表性胃炎表现,未见肠化。
   
  例2,患者,女,60岁,2001年5月10日就诊,诉胃脘部不适3年,3年来无明显诱因引起胃脘部不适、嘈杂、轻微疼痛、时烧心泛酸。曾在我市某医院胃镜检查为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诊得患者体胖,苔薄白体胖、脉细弦,辨证为脾胃俱虚、气滞血瘀,治以益气养胃、行气活血,临床以下方加减:党参15g,茯苓12g,炒白术12g,石斛12g,生苡米18g,生山药15g,半枝莲18g,山慈菇12g,陈皮12g,佛手12g,生姜1大片。
   
  服上方加减20余剂,于同年6月初来诊,自觉症状消失,胃部不嘈杂疼痛,复查胃镜为浅表性胃炎未见肠化,病人因患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经常头晕,来诊诉说:“我的胃病已好”,要求诊治头晕。
   
  例3,患者,女,61岁,山西省农机研究所退休职工。2001年2月22日初诊,诉去年10月开始胃脘疼痛,伴烧心、嗳气、反酸、喜温恶寒、大便秘结、苔白脉沉,同年1月9日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病理诊断:胃窦粘膜轻度慢性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试验阳性,中医辨证为胃虚气滞,治以健脾益胃、疏肝理气,临床以下方加减:党参15g,茯苓12g,炒白术12g,苏梗12g,炒苡米18g,蒌仁15g,山慈菇12g,陈皮12g,佛手12g,生姜3片,腹皮12g,木香12g,血竭1g分冲。
   
  服上方加减30余剂,胃脘疼痛明显减轻,烧心吞酸亦好,大便能日行,苔脉如上述。于同年4月4日胃镜复查诊断浅表性胃炎,病理报告:胃窦部浅表性胃炎(静止期)。

  5 讨论

  在临床治疗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诊治中,我们采用传统中药辨证治疗,以党参配山药,石斛、麦冬养阴健脾胃,而不燥热,养胃阴而不滋腻,鼓舞中阳,振奋中气,白术甘温既可培补脾胃,又能燥湿助运,参术相合,脾运得健,中气充足,气行则血流自如,陈皮、佛手、血竭行气祛瘀,广西血竭甘、咸、平,具活血生肌,消肿止痛之能,再配以山慈菇、土茯苓、生苡米、半枝莲,清热利湿解毒,可防止肠化及不典型增生及胃粘膜细胞癌变。他认为脾胃阴阳俱虚,血瘀气滞,热毒内蕴是萎缩性胃炎伴肠化及不典型增生辨证之主流,立益气养阴,行气活血,清热解毒为一炉,故对萎缩性胃炎伴肠化及不典型增生者能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单位:030006山西太原山西财经大学校医院
   
       030012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作者: 王树明 王宁 2005-6-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