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6卷第11期临床医学

带筋膜蒂桡骨茎突骨瓣移植治疗腕舟骨骨不连

来源:INTERNET
摘要:腕舟状骨骨折并发骨不连,属难治性骨折。我院于1989年5月~2003年12月对腕舟骨骨不连患者,采用带筋膜蒂桡骨茎突骨瓣移植治疗21例,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早期就诊诊断为腕舟骨骨折12例,5例虽行X线检查,但未发现腕舟骨骨折,另4例按腕部挫伤治疗,未行X线检查。9例患者早期就诊时均未行石膏固定治疗。...

点击显示 收起

  腕舟状骨骨折并发骨不连,属难治性骨折。我院于1989年5月~2003年12月对腕舟骨骨不连患者,采用带筋膜蒂桡骨茎突骨瓣移植治疗21例,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1例,男17例,女4例;年龄18~47岁,平均26岁;左侧8例,右侧13例。就诊时间为伤后3个月~2年,平均8个月。损伤原因:摔伤后伤手着地16例,直接撞击伤5例。早期就诊诊断为腕舟骨骨折12例,5例虽行X线检查,但未发现腕舟骨骨折,另4例按腕部挫伤治疗,未行X线检查。9例患者早期就诊时均未行石膏固定治疗。入院时检查见腕鼻烟窝处压痛,腕关节屈伸及桡偏功能受限。X线片诊断腕舟骨腰部骨折,骨折端有骨吸收、骨硬化及囊性变。
   
  1.2 手术方法 在臂丛麻醉及充气止血带下,取腕桡背侧S形切口约4.5cm,皮下分离,保留完整筋膜组织,设计以腕舟关节偏掌侧为蒂并切取0.5cm×2.5cm筋膜组织至桡骨茎突处,在距桡骨茎突尖约0.8cm处凿下桡骨茎突骨瓣约0.6cm×0.6cm×0.4cm,保护筋膜蒂和骨瓣备用。找到舟状骨骨折处,在骨折处以骨折线为中心向近远端凿成0.5cm×0.5cm×0.3cm骨槽,将制备好的桡骨茎突骨瓣修剪适配后植入骨槽内,用2枚克氏针固定,冲洗缝合。切口内置胶皮片引流。术后石膏托固定腕关节于功能位。
   
  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5~7天防止切口感染,48h拔出引流皮片,2周后复查X线片,观察骨折及移植骨块情况。8~12周酌情拔出克氏针,开始腕关节功能锻炼及康复治疗。
    
  2 治疗结果
      
  本组21例腕舟骨全部愈合,其中8周拔针5例,10周拔针8例,12周拔针8例。经8个月~2年随访,21例腕关节疼痛全部消失,腕关节功能活动恢复正常,能从事正常工作。X线片示腕舟骨形态正常,骨折线消失。

  3 讨论
    
  3.1 舟骨骨不连的原因 当人体跌倒,手臂前伸,腕背伸桡偏以大鱼际最先着地时,舟骨在大、小多角骨推挤下过度背伸,桡背侧为桡骨茎突及背侧关节缘阻挡,近端掌侧有紧张的桡腕韧带压迫下不能移动,在体重及地面反作用力共同作用下易致成骨折 [1] 。引起腕舟骨骨不连因素有血循环因素、生物力学因素及医源性因素。血循环因素:手舟骨血管组织丰富,桡动脉的腕背侧支分出2~4支细小动脉由背侧部进入手舟骨,鱼际部肌支的细小动脉支由手舟骨结节部进入骨内,但如骨折发生于手舟骨腰部或近侧三分之一部,因骨内营养血管断裂,易造成骨延迟愈合或骨不连 [2] 。因此该处发生骨折,虽经早期正确诊断治疗,仍应高度警惕骨不连的发生。生物力学因素:舟状骨在腕关节两排腕骨中起杠杆作用,发生骨折后,腕舟关节活动时,力线将通过骨折线,产生剪性应力,同时桡骨茎突撞击骨折部,也产生剪性应力,是造成骨不连的重要因素。医源性因素:腕部外伤后早期未能做出及时正确诊断及有效治疗,也是造成腕舟骨骨不连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3.2 腕舟骨骨不连的治疗 腕舟骨骨不连治疗方法较多,但效果均不甚理想,自从显微外科技术在临床应用以来有较大改进,如应用带血管蒂第一掌骨瓣植骨 [3] ,带旋前方肌骨瓣移植等 [4] ,疗效有很大提高,但手术操作较复杂,局部损伤重。我们采用带筋膜蒂桡骨茎突骨瓣移植修复,移植骨块有血运,利于骨折愈合,且显露容易,操作方便,经21例临床应用疗效满意,损伤小,是治疗腕舟骨骨不连的有效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 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79.
   
  2 顾玉东,王澍寰,侍德.手外科手术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255.
   
  3 邹国普,宋殿尊,姜亚君,等.带血管蒂第一掌骨片翻转移植治疗腕舟骨骨不连.医师进修杂志,1990,11:49.
   
  4 钟桂午,医勇,张庆林,等.带血管蒂旋前方肌骨膜骨折移植术.中国临床解剖杂志,1988,6:335. 

  作者单位:116001辽宁大连,解放军第403医院

作者: 高光明 牛永民 王昶 2005-7-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