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6卷第13期临床医学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在分娩镇痛中的对比研究

来源:INTERNET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布比卡因硬膜外腔阻滞在分娩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以及对产程和胎儿影响。结果硬膜外腔给予罗哌卡因或布比卡因加芬太尼者,均能获得满意镇痛效果。125%罗哌卡因加用芬太尼2μg/ml,能使产妇获得满意镇痛效果,是一种母婴安全、副作用小的镇痛方法。分娩痛。...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罗哌卡因、布比卡因硬膜外腔阻滞在分娩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以及对产程和胎儿影响。 方法  随机选择ASA I~Ⅱ级单胎足月、初产妇70例,随机分为A、B两组。硬膜外穿刺成功后A、B两组分别注入均含有芬太尼2μg/ml的0.125%罗哌卡因及0.125%布比卡因各4ml,并每隔30min推注相同药量一次,直至胎儿娩出。观察VAS评分,产妇宫缩、产程,新生儿评分,改良Bromange评分及副反应等。 结果  硬膜外腔给予罗哌卡因或布比卡因加芬太尼者,均能获得满意镇痛效果。但B组运动神经阻滞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硬膜外腔给予0.125%罗哌卡因加用芬太尼2μg/ml,能使产妇获得满意镇痛效果,是一种母婴安全、副作用小的镇痛方法。
    
  【关键词】  罗哌卡因;布比卡因;芬太尼;分娩痛;镇痛
     
  分娩镇痛的方法很多,我院近年来以低浓度罗哌卡因及布比卡因与芬太尼的混合液行硬膜外腔阻滞,从多项指标进行对比观察,发现罗哌卡因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70例足月、单胎符合自然分娩条件的初产妇,腰椎无畸形,无硬膜外阻滞禁忌证。
   
  1.2 研究方法 全部病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5例。A组选用罗哌卡因,B组选用布比卡因。当产妇进入第一产程时,行硬膜外穿刺(L 2~3 间隙),尾向置管3cm;A组注入0.125%罗哌卡因4ml,B组注入0.125%布比卡因4ml,显效后A、B两组分别注入均含芬太尼2μg/ml的0.125%罗哌卡因及0.125%布比卡因各4ml,并每隔30min推注相同药量一次,直至胎儿娩出。胎儿娩出后,分别取脐静脉血和脐动脉血3~4ml作血气分析,并行Apgar评分。整个分娩过程每30min行VAS疼痛评分一次。VAS疼痛评分0~1分为可靠(1级),2~3分为镇痛良好(2级),>3分为镇痛不佳(3级)。运动神经阻滞效果按改良Bromange法评定。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镇痛时间的比较用t检验,运动神经阻滞和镇痛效果的比较用Kruskal-Wallis法行秩合检验。其他计数资料用χ 2 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A、B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脐动、静脉血气分析差异无显著性。A组运动阻滞效果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而A、B两组镇痛效果、镇痛时间、生产方式和催产素应用无显著差异(表1、表2)。
    
  表1 生产方式、催产素应用(略)
    
  表2 运动阻滞和镇痛情况(略)
    
  注: * P<0.05
    
  3 讨论
  

  无痛分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它要求镇痛起效快且运动神经阻滞轻,同时不影响产程并对胎儿影响小。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中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具有感觉与运动神经阻滞分离明显的特点,并且对子宫、胎盘、血流无明显影响,因而适用于分娩镇痛。Morrson等研究发现,采用低浓度罗哌卡因可明显减少心脏毒性、呼吸抑制等 [1] 。芬太尼作用于脊髓阿片受体,对呼吸无抑制作用,硬膜外腔注入低浓度芬太尼,可加强局麻药的镇痛效果,同时可减少局麻药的用量,使运动神经阻滞程度减轻,达到良好分娩镇痛效果。硬膜外麻醉时病人意识清楚,不会影响分娩产程,若分娩过程中需转为剖宫产时,则只需追加相应局麻药物用量,不需重新硬膜外穿刺置管。硬膜外腔注入麻醉药可使产妇保持下肢自主活动,疼痛不明显,心情愉快,紧张、恐惧心理明显减轻,可配合医生顺利完成分娩,使分娩产程缩短。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麻醉药如罗哌卡因或布比卡因等都可帮助产妇完成无痛分娩,但布比卡因对运动神经阻滞较重,心脏毒性大,而罗哌卡因对运动神经阻滞轻微,使运动与感觉神经阻滞分离,且心脏毒性小,明显优于布比卡因 [2,3] 。我们的研究结果也印证了这一观点。由于布比卡因对运动神经阻滞相对较重,可引起盆底和腹壁肌肉松弛,盆底肌张力减退,使产妇主动屏气用力能力减退,胎头俯屈和内旋转受到影响,从而增加了产钳助产或胎头吸引的机会。通过本研究,笔者认为,经硬膜外腔注入含芬太尼2μg/ml的0.125%罗哌卡因,可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同时对宫缩产程和产妇屏气用力及母婴的安全影响不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Morrson CPJ,Bloomfied S,Magnusson A,et al.Ropivacaine0.75%for epidural anesthesia in electice Caesarean section:an open clinical and pharmacokinetic study in mother and neonate.Brith J Anesth,1997,79:3-8.
   
  2 Morrison SG,Dominguez JJ,Frascarolo P,et al.A comparision of the electrocardiographic cardiotoxic effects of recemic bupivacaine and ropi-vacaine the anaesthetized swine.Anesth Analg,2000,90:1308-1314.

  3 Woff AP,Hasselstrom L,Kerkamp He,et al.Extratdural ropivacaine and bupivacaine in hip surgery.Br J Anesth,1995,74:458-460.
    
  作者单位:261031山东潍坊,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 通讯作者)
   
          山东潍坊,潍坊市中医院麻醉科

作者: 马琴 刘亨田 柳欲晓等 2005-7-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