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6卷第14期

临产产妇的心理分析与对策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产妇临产入院后,良好的心理因素和积极的心理状态对顺利分娩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反之,焦虑、恐惧、烦躁等不良的心理状态则可能引起宫缩乏力,影响产程进展、甚至导致难产。因此,加强临产产妇的心理护理,帮助和诱导产妇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对待分娩是助产人员不可忽视的一项工作。1临产妇女的心理特点1。...

点击显示 收起

  产妇临产入院后,良好的心理因素和积极的心理状态对顺利分娩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反之,焦虑、恐惧、烦躁等不良的心理状态则可能引起宫缩乏力,影响产程进展、甚至导致难产。因此,加强临产产妇的心理护理,帮助和诱导产妇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对待分娩是助产人员不可忽视的一项工作。

  1临产妇女的心理特点

  1.1心理压力大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因此,子女便显得异常贵重,加上几千年以来的封建意识影响,重男轻女,在产妇不知胎儿性别的情况下,害怕生女,因此产妇的心理压力很大,心态难以平衡。

  1.2易产生娇气由于子女贵重,一旦怀孕后,家庭非常重视,为保重点,各方面予以迁就,充分地营养补胎,无形中给孕妇增添了几分娇气,养尊处优之结果不利于分娩。

  1.3精神负担重有特殊经历的产妇,如第一胎难产或胎儿畸形而精神上受到刺激的产妇再次分娩或婚后多年不孕、子女夭折、家庭不和盼子心切者,精神负担重,心理压力更为突出。

  1.4自我控制差有些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情绪急躁,对分娩缺乏认识,宫缩一紧则焦躁不安,认为自己是世上最痛苦的人,自我克制力差,易对自己失去信心。每当宫缩时,就高喊呼叫。

  1.5年龄差异所致的压力年龄与各种心理特征有明显差异。小于20岁的产妇有突出怕痛的心理,依赖心理比较明显。大于30岁的高龄产妇则主要是怕难产,导致巨大的心理压力。

  1.6个别不合作态度有些产妇对年青医生和护士有不信任感,她们对产科知识一知半解,而当医护人员对其处理方式与其所了解的有所差异时,她们则会持怀疑态度,甚至拒绝处理治疗。

  2不同心理特点的护理

  2.1交流感情,解放焦虑与产妇交流感情,解除其焦虑情绪,争取信任,有利指导产妇配合接生。

  2.2开发自身,鼓励成功让产妇了解分娩过程中她们起着重要作用。而医护人员是在起帮助和协助的作用,设法鼓励她们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

  2.3交待病情,寻求配合遇到分娩异常的情况,除积极地采取医疗护理措施外,在主动交待病情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讲明如何采取有力措施,取得产妇的高度信任,从而主动配合。

  2.4细心关照,战胜困难鼓励产妇在增强做母亲的责任感、幸福感的同时,要战胜困难,坚持配合。在护理上要细心照顾、体贴、态度和蔼可亲,操作轻柔。

  2.5科学宣教,解除恐惧在感情交流的同时,针对产妇的心理情况,利用各种形式对临产妇进行妊娠、分娩生理过程科学知识的宣教,使她们消除内心疑虑及恐惧心理,增强分娩的信心。

  2.6端庄仪表,增强信任医护人员要加强自身修养,注意在外貌、衣饰、行动,表情上给产妇以沉着、稳重、聪明、能干和可靠的形象,同时用充分的医学根据解释对其处理方式的道理,消除产妇的疑虑,以取得她们的主动配合。

  3小结

  此外,我们还要给产妇创造一个良好的待产分娩环境,保持待产室内整洁,环境优美、光线柔和、物品整齐、空气新鲜。有条件可以在待产室设置鲜花、播放音乐、提供一些书报和杂志。使产妇们心情愉快、精神舒畅。另外,在分娩过程中,体力消耗大,应及时补充水分及热量,鼓励产妇少量多次进流食及半流食,对个别发生呕吐的产妇必要时给予静脉补液。医护人员应该始终保持亲切诚恳热情的精神面貌,使临产产妇在美好的环境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作者单位:362000福建泉州,解放军第180医院药械科

  (编辑:李弋)

作者: 甘惠贞刘雅丽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