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6卷第14期

三年来产后出血临床回顾性分析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的措施,总结产后出血的原因。方法对2002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109例产后出血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57%,出血原因主要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目的 探讨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的措施,总结产后出血的原因。方法 对2002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109例产后出血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57%,出血原因主要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其中剖宫产分娩比阴道分娩发生产后出血要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做好产前、产时、产后监测,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可以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率。

  【关键词】产后出血;子宫收缩乏力

  产后出血是最常见和最危险的产科并发症,它严重地威胁孕产妇的生命,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将我院3年间发生的109例产后出血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2002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十堰妇幼医院分娩总数4240例,其中阴道分娩2218例,剖宫产2022例(其中社会因素而行剖宫产973例,占48.1%)。3年间产后出血109例,产科子宫切除5例,死亡1例。

  1.2一般资料109例产后出血的临床资料中,年龄最小的21岁,最大的38岁,平均年龄26岁。其中阴道分娩42例,剖宫产分娩67例。孕产次最高达8次,最低为1次,平均为2.8次。单胎妊娠95例,双胎妊娠14例,初产妇84例,经产妇25例。

  1.3诊断标准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称产后出血,出血量的收集采用容积法(弯盘测量法)。

  1.4统计学方法χ2检验

  2结果

  2.1产后出血发生率3年间我院分娩总数为4240例,产后出血109例,占同期住院分娩总数的2.57%。

  2.2产后出血与分娩方式经阴道分娩2218例,产后出血42例,发生率1.89%。剖宫产2022例,产后出血67例,发生率3.31%。两种分娩方式的产后出血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χ2=7.96,P<0.01)

  2.3产后出血的原因产后出血的原因中子宫收缩乏力79例,占72.48%,胎盘因素23例,占21.1%,软产道裂伤7例,占6.42%。

  2.4产后出血量最少出血量500ml,最多出血量4200ml,平均出血量700ml。

  2.5转归本资料79例子宫收缩乏力,其中76例,经缩宫素、米索前列醇全身及局部用药、按摩子宫、子宫出血部位局部8字缝扎、结扎盆腔血管等保守治疗后好转,其中3例经上述处理及结扎盆腔血管止血无效后行子宫次全切除术。21例胎盘因素所致的产后出血中,中央性前置胎盘3例,部分性前置胎盘8例,胎盘粘连7例,胎盘植入1例,胎盘早剥2例,其中中央性前置胎盘伴胎盘部分植入及子宫胎盘卒中1例,经保守治疗无效行子宫全切术。软产道裂伤7例,其中2例为第二产程停滞行剖宫产,术中子宫下段切口撕裂,经修补、缝合裂伤后止血,1例顺产后阴道持续出血,排除子宫收缩乏力、凝血功能障碍、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阴道、宫颈)因素后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术后剖开子宫见子宫下段右后壁有一4cm×1cm×0.8cm的裂伤,此例产妇于产后6天突然出现恶心、呕吐、昏迷经过多方面抢救无效于产后31天死亡。尸解报告为脑组织液化、脑垂体坏死。孕足月腹腔妊娠误诊因胎儿窘迫行剖宫产1例,经积极抢救新生儿存活(新生儿体重1950g),胎盘附着于大网膜及子宫上,行大网膜部分切除及子宫修补术。术后随访母子平安。

  3讨论

  3.1产后出血发生率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六版)中产后出血率为2%~3%,其主要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1]。本资料分析表明,我院近3年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2.57%,以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占首位,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2.48%,与文献报道的70%~80%相符[2]。

  3.2分娩方式与产后出血本资料中阴道分娩2218例,产后出血42例,产后出血率1.8%,剖宫产分娩2022例,产后出血67例,产后出血率3.31%,经统计学分析差别有显著意义。剖宫产产科子宫切除4例,而阴道分娩产科子宫切除1例,前者是后者的4倍。也就是说,剖宫产比阴道分娩造成的产后出血及子宫切除几率要高。因此,掌握好剖宫产指征非常重要。本资料剖宫产率47.69%,其中社会因素所行剖宫产973例,几乎占剖宫产的一半,这与我市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及诸多的因素有关,我院已着手这方面的调查分析,开展健康教育,使孕产妇及家属对分娩知识和方式有所了解,在知情的基础上选择分娩方式。

  3.3出血的预防及处理从本组资料可以看出,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而任何影响产后子宫平滑肌收缩的因素均可能导致子宫收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其诱发因素有全身因素和局部因素,全身因素包括精神因素、产程异常、使用镇静剂和解痉剂(如硫酸镁、沙丁胺醇)过多或麻醉过深、孕妇合并心、肝肾疾病特别是重度妊高征、前次分娩曾有产后子宫收缩乏力史等。局部因素包括子宫过度膨胀(如多胎妊娠、巨大儿、羊水过多、巨大胎盘等)、子宫肌纤维发育不良(如双角子宫、残角子宫、双子宫、子宫肌瘤、子宫体手术疤痕等都会影响子宫正常收缩)、前置胎盘附着在子宫下段血窦不易关闭、胎盘早剥(蜕膜坏死出血、子宫肌层渗血、子宫胎盘卒中、胎盘后血肿)、宫腔感染(胎粪污染羊水可导致绒毛膜羊膜炎、子宫内膜炎,发生产后出血)[3]。应针对不同的疾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防止产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认真观察产程,合理处理第二产程,胎儿娩出时遵循1-1-1原则,即胎头娩出1min,胎肩娩出1min,胎体娩出1min,使子宫有收缩、缩复过程。适时使用宫缩药物,正确处理第三产程,及时判断出血原因,正确判断产后出血量,保守治疗应适可而止,严格掌握子宫切除指征,及早作出决断,适时实施手术。109例产后出血中4例子宫切除病例均是在出血量达2800ml以上,经保守治疗无效,病人已处于休克状态时果断切除子宫,而挽回了产妇的生命,而1例顺产后发生的产后出血,由于产妇及家属犹豫不决,延误了手术时机,后虽作子宫切除,但因出血量多而家属拒绝输血,使术后重度贫血未能及时纠正,产后出血所致的脑垂体缺血坏死无法挽回而昏迷不醒最终死亡,应引以为戒。

  3.4预防保健要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就必须重视孕产妇产前、产时、产后的保健工作,实行计划生育,加强避孕措施,减少非意愿妊娠,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积极推广无痛分娩、导乐分娩及医疗保健知识的更新,如剖宫产儿综合征和儿童感觉失调已逐渐被产科医师及全社会认识,这都将有效地降低剖宫产率,减少社会因素为指征的剖宫产,防治产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使分娩成为安全幸福的过程,做到儿童健康,母亲安全,这有待于全体妇产科同仁的共同努力及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24.

  2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7,9.

  3高云荷.产后出血原因及高危因素分析.实用妇产科杂志,2003,19(5):258.

  作者单位:442000湖北十堰,十堰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

  (编辑:悦铭)

作者: 金琳黎秀娥黄琴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