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6卷第17期

肝胃合剂治疗消化性溃疡92例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2002年10月~2005年5月,我院应用自拟方肝胃合剂治疗消化性溃疡92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其中十二脂肠球部溃疡53例,胃溃疡32例,复合性溃疡7例。2治疗方法肝胃合剂方:柴胡15g,白芍15g,香附15g,枳壳15g,半夏15g,黄连9g,干姜9g,乌贼骨30g,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3疗效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

点击显示 收起

    2002年10月~2005年5月,我院应用自拟方肝胃合剂治疗消化性溃疡92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92例患者中,男56例,女36例;年龄18~75岁,平均41岁。其中十二脂肠球部溃疡53例,胃溃疡32例,复合性溃疡7例。发病时间3个月~18年,平均发病时间为6.9年。均经纤维胃镜确诊。

  1.2  治疗方法  肝胃合剂方:柴胡15g,白芍15g,香附15g,枳壳15g,半夏15g,黄连9g,干姜9g,乌贼骨30g,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偏寒者加良姜、吴茱萸;偏热者加黄芩、公英;疼甚者加川楝子、元胡;恶心呕吐者加陈皮、竹茹;脾虚者加茯苓、白术、砂仁,1个月为1个疗程,2个月复查胃镜。

  1.3  疗效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指导原则》拟定。临床治愈:溃疡完全消失,局部轻度发红,无明显水肿,自觉症状全部消失或基本消失;显效:溃疡基本消失,仍有明显炎症,主要症状消失;有效:溃疡病灶缩小50%以上,主要症状明显减轻;无效:溃疡病灶缩小不及50%,自觉症状无改善。

  1.4  治疗结果  痊愈65例,占70.7%;显效14例,占15.2%;有效9例,占9.7%;无效4例,占4.4%,总有效88例,占95.6%。

  2  典型病例

    患者,女,43岁,2003年5月20日初诊。胃脘部灼热疼痛,嘈杂不适,恶心纳呆,心烦口苦,舌红苔黄,脉弦,胃镜示:胃溃疡,胆汁反流,诊断为胃溃疡,辨证属肝胃不和,寒热互结,方药:柴胡15g,白芍15g,枳壳15g,香附15g,半夏15g,干姜9g,黄连9g,公英30g,代赭石30g,陈皮15g,乌贼骨30g,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5剂后胃脘部灼热疼痛明显减轻,无恶心呕吐,饮食正常,舌红,苔白,脉弦,继用本方加减服用1个月,改用舒肝和胃丸口服,2个月复查胃镜临床治愈,患者至今未复发。

  3  讨论

  消化性溃疡患中医“胃痛”、“吐酸”、“嘈杂”、“心下痛”范畴。致病原因有内外两方面,内因为肝失疏泄,气机失调,而肝脏疏泄功能是脾胃气机通畅的重要因素,正如《血证论·脏腑病机论》所言:“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外因为饮食不节,寒热客胃,如《医学正传·胃脘痛》所说:“初致病之由,多由纵恣口腹,喜好辛酸,恣饮热酒煎,复餐寒凉生冷……故胃脘疼痛”。其病机为胃气郁滞不通以致溃疡形成。治疗应舒肝和胃,祛除寒热,理气止痛。本方中柴胡、香附、枳壳、白芍等疏肝理气、缓急止痛,黄连、干姜寒热共投,半夏和胃降逆,乌贼骨制酸敛疮,诸药合用内外兼治,脏腑共调,随症加减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单位: 251600 山东商河,商河县中医医院

  (编辑:海  涛)

作者: 赵海年高成森苏燕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