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6卷第17期

浅谈社会因素对孕妇及新生儿的影响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本文回顾了2000~2004年我院妇产科分娩的产妇及其新生儿临床资料,从产妇年龄、胎次、分娩方式及其新生儿的身高、体重、性别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对近5年来的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及人们观念的变化,对妇女生育年龄、方式及新生儿体格发育等方面的影响有所见解如下。1一般资料选择2000~2004年在我院住院分娩的5000例......

点击显示 收起

    本文回顾了2000~2004年我院妇产科分娩的产妇及其新生儿临床资料,从产妇年龄、胎次、分娩方式及其新生儿的身高、体重、性别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对近5年来的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及人们观念的变化,对妇女生育年龄、方式及新生儿体格发育等方面的影响有所见解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0~2004年在我院住院分娩的5000例产妇及其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所有纳入的病例均为活产分娩(即不包括死胎分娩)。

  1.2  方法  对产妇的年龄、胎次、分娩方式和新生儿的身高、体重及性别分别按年进行分析。

  2  结果

  结果显示:(1)初产妇的年龄呈上升趋势,从年龄分布上看,这5年生育年龄的高峰期较稳定处在25~30岁,低龄产妇明显减少,35岁以上的高龄产妇有增加趋势。(2)经产妇在产妇总数中所占比重有明显的逐年下降趋势。(3)双胎发生率越来越高130~150人/万范围内,由于分析范围小,局限在小城市,不能代表一个地区双胎妊娠发生率。(4)近5年顺产的比例逐渐下降而剖宫产的比例明显上升,阴道助产明显减少。(5)每年新生儿的身高平均值均有所增长,体重在5年内逐年增加,低体重的比例有明显下降,巨大儿的比例则逐年明显上升。(6)近5年来性别比例失调,仅2000年新生儿例数达1416例,女婴与男婴的比例为100:115,说明确实存在着人口比例失调事实。

  3  讨论

    通过分析总结5年的活产分娩情况,对产妇年龄、胎次、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的身高、体重、性别等方面的分析结果表明,近5年来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以及生活观念的变化使新生人口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同时人们对生育的态度也由此发生着变化。

  根据分析结果,近5年生育年龄分布均以25~30岁为高峰期,但其平均年龄有上升趋势,经产妇的比例明显下降,这与国家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有密切关系。在产科方面,无论是医生还是产妇家属,更加重视产妇保健、胎教和规范的产科检查,对分娩方式的选择也更加慎重。由于人们担心充分试产和阴道助产对产妇和新生儿带来的危害,不愿承担阴道分娩的风险,更多的选择剖宫产,从而使剖宫产率明显增高,剖宫产技术的广泛应用,虽然使新生儿的死亡率和疾病的发生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其为一种有损伤的手段,仅仅是作为抢救胎儿而牺牲母亲健康的补救措施,而经阴道分娩才更符合人类生理,剖宫产不能取代人类自然分娩的方式。近5年来新生儿的平均体重有了明显的增加,平均身高也有着增长趋势,低体重儿发生率逐年降低,这说明新生儿的体格发育和营养状况已有了明显改善。巨大儿的发生率逐年上升,也应引起人们足够重视。巨大儿不仅使难产率和剖宫产率相应增加,也成为儿童营养过剩的重要基础,这都将引起一系列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人类社会已进入21世纪,广大妇产科及遗传学的医务工作者应从控制出生人口质量着手,对影响出生人口质量的因素进行研究和干预,为提高国民素质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 273500 山东邹城,邹城市人民医院

  (编辑:秋  实)

作者: 牛晶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