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6卷第22期

健康人酒后发生快速心房纤颤5例报告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心房纤颤(简称为房颤)是一种频率比阵发性心动过速更为快速自动性房性异位节律,此时心房肌失去整体收缩能力,发生极为频速的局部收缩,丧失了整体排血功能称为房颤。房颤多见三种严重的心脏病(风心病、冠心病、甲亢性心脏病,亦可见于肺心病、心肌病等),极少数人可发生特发性或孤立性房颤。现将笔者近30年工作实践中遇到......

点击显示 收起

  心房纤颤(简称为房颤)是一种频率比阵发性心动过速更为快速自动性房性异位节律,此时心房肌失去整体收缩能力,发生极为频速的局部收缩,丧失了整体排血功能称为房颤。房颤多见三种严重的心脏病(风心病、冠心病、甲亢性心脏病,亦可见于肺心病、心肌病等),极少数人可发生特发性或孤立性房颤。

  现将笔者近30年工作实践中遇到平素身体健康、无任何心脏病史,只因偶尔一次饮酒后发生快速心房纤颤5例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例1,男,本院后勤工人,平素身体健康,无任何不适感,不饮酒,于1980年(26岁时)在朋友劝说下饮白酒(52°)约100ml后,面红耳赤,心率加快,约1h后呼吸急促,心慌气短,急送医院检查,心电图诊断快速心房纤颤,室率168次/min,立即给予西地兰0.2mg静推,10%葡萄糖500ml维生素C 5.0g静点,速尿20mg静推,约40min后恢复窦性心律,后经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脏三维片,运动平板试验、心脏酶学检查等均为阴性。当时诊断为酒精中毒,忌酒3年未发生房颤,3年后再次饮酒约80ml后上述症状出现,心电图诊断快速房颤,室率160次/min,用上述药物对症治疗后1h恢复窦性心律,劝其终生忌酒,至今未发生房颤。

  例2,男,外科医生,于1985年(35岁)同学聚会,盛情难却,饮酒约100ml,30min后自感心慌、气短、自汗,心电图诊断快速房颤,室率158次/min。当即应用上述药物对症治疗后约1h 20min恢复窦性心律,住院后全面检查均为阴性。忌酒10年未发生房颤。

  例3,男,干部,无烟酒嗜好,身体健康于2000年(41岁)被动饮酒约100ml后,自觉心悸、气短、头晕,心电图诊断快速房颤,室率148次/min,对症治疗后1h恢复窦性心律,住院各种检查均为阴性,后去哈尔滨医科大学做冠脉造影,结果阴性,忌酒至今未发生房颤。

  另2例均为男性,年龄均<40岁,发生情况基本与上述相似。

  2  讨论

  5例酒后房颤者均为青壮年,发生房颤前后均未检出心脏疾病,引起房颤直接原因为白酒,白酒中主要成分为乙醇,甲醇含量约0.2%,杂醇油含量<0.2%,长期饮酒者,可引起心、脑、肝、胃、胰腺等脏器慢性损害或中毒。尤其是原有心脑血管疾病者,大量饮酒可突发脑卒中或使心血管病加重而死亡[1]。

  心房纤颤通常分为三种:(1)病理性房颤,即原有各种心脏病而后发房颤。(2)特发性房颤,无病因可查,突然发生,突然终止。(3)孤立性房颤,即一瞬间产生房颤,本文5例报告,与上述三种房颤均不符合,因为原因明确,酒后房颤,例1间隔3年,3次饮酒,2次发生快速房颤,忌酒后至今未发生房颤。

  白酒中的乙醇进入体内可分布于全身各组织和器官,绝大部分在体内分解代谢,约2%由尿及呼吸道排出[2],肝脏是酒精代谢的主要器官,乙醇先在肝内由醇脱氢酶氧化为乙醛,乙醛经醛脱氢酶氧化为乙酸,乙酸转化为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最后代谢为CO2和H2O2[3]。乙醇是酒精的有害代谢产物,而乙醛脱氢酶是酒精代谢过程中的重要酶,缺乏者乙醛大量贮留体内。引起毒性反应,笔者认为健康人酒后房颤可能与这类人体内缺乏乙醛脱氢酶,使酒精及其代谢产物抑制窦房结功能,同时又兴奋了心房肌[4],使心房自律性增高,而发生心房纤颤。

  【参考文献】

  1  曾繁忠.急性中毒的现代治疗.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1996,7:199.

  2  崔淑云.酒精关联性疾病54例分析.中华中西医杂志,2001,2(10):939.

  3  叶任高.内科学,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83.

  4  张吉安.临床心电图解难.哈尔滨:黑龙江科技出版社,1990,65.
 
  (编辑:李  令)

  作者单位: 163712 黑龙江大庆,大庆市第四医院

作者: 张吉安,张亚玲,刘宣 2006-7-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