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6卷第22期

开展药物流行病学研究 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药物流行病学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学科,它运用流行病学的知识、方法和推理研究药物在人群中的运用及效应。药物流行病学的目的是为了在一定的地区、时间和人群中解释和预告药物治疗的效应[1]。医院是药物治疗的集中地,如何安全、有效、经济、简便的使用药物治疗,是医药人员的一种严肃的责任,如何促进和监测人......

点击显示 收起

  药物流行病学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学科,它运用流行病学的知识、方法和推理研究药物在人群中的运用及效应。药物流行病学的目的是为了在一定的地区、时间和人群中解释和预告药物治疗的效应[1]。医院是药物治疗的集中地,如何安全、有效、经济、简便的使用药物治疗,是医药人员的一种严肃的责任,如何促进和监测人们努力达到这一目标,这就是开展药物流行病学研究的主题。

  1  药物流行病学研究使医院用药成为受益者

  西方的或我国传统的一些研究使药物在预防和治疗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意义,一部分药品或者药物制品被用来治疗、预防人群中疾病的发生,如接种疫苗在世界范围内消灭了天花,脊髓灰质炎疫苗使婴儿麻痹的发病率大大降低,并有希望在不久世界范围内消灭该病症,其他一些药物被临床用以治疗有明显症状的疾病,如感染性疾病。

  相反,许多的药害事件也给医院用药留下了深刻惨痛的教训。相信现在绝不会再有临床使用反应停以防止孕妇妊娠引起的呕吐,其他诸如70年代初期日本发生的氯磺喹啉引起的亚急性脊髓视神经病,随后的孕妇使用己烯雌酚导致后代雌性子宫颈癌和阴道细胞腺癌变和畸形等等。

  2  开展药物流行病学研究,使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由个体转向人群,使我们发现更多的、潜在的不良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可分为药理效应过强所致的A型反应和高敏反应、变态反应或特异质反应等机理引起的B型反应,后者与病人用药剂量无关,极难预见,因而成为不良反应监测的重点和难点,研究不良反应的早期做法就是收集可能与之有关的个案报告,但是由于多种因素混杂,比如联合用药、症状相互掩盖等,使得因果关系判断有一定难度,引入药物流行病学研究后,研究的方向由单个的、独立的药物药理作用转向对整个不良反应事件的研究,而对药物与不良反应的因果判断,可以运用病例对照的方法来鉴别所研究的不良反应是否在用药的人群中比不用药的人群中存在的更广泛。

  药物进入临床后开展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医院内对病患者施行药物治疗,既要考虑到不良反应所致个体化给药,同时也应注意到相关人群中存在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即不良反应发生率,药物在临床试验阶段,会受到时间、样本数、样本种类等因素的约束,其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的结论也必定有局限性,因此在药物进入临床治疗的同时,开展药物流行病研究,积累大的多的临床数据,可以更确切的估测不良反应发生率,例如美国在派唑嗪上市后,厂方对药物在美国的使用进行监察,对该药的和剂量相关的首剂效应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作出了准确的结论。同时药物流行病学的研究帮助临床发现许多潜在的不良反应,如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剂被发现可致严重心脏传导阻滞和哮喘,青年女子在胎儿期曾暴露于己烯雌酚更易患子宫颈癌等。

  3  开展药物利用研究,掌握药物在临床的实际应用,确定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   

  药物利用研究是对药物处方,调制及摄入的研究[2]。在医院内使用药物时,由于疾病和环境分布的影响,医师在给患者实施药物治疗时会有一些封闭性,尤其是在进行跨专业疾病的治疗时表现更为突出。那么,如何恰当的评价药物治疗时与治疗指征、患者特征(年龄、性别、民族、生活习惯等)、用药剂量及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的联系呢,开展药物利用研究可以提供给临床一个可对照的,规范的技术。医院通常使用的处方用药剂量衡量方法,如限定日剂量(DDD)是指某一特定药物在治疗主要适应证时而设定的用于成人的平均日剂量,利用DDD数,可以估算出接受某一药物治疗的样本人数,使用药人次的计算标准化,此外较常用的还有处方日剂量(PDD)、药物利用指数等等。

  如今在药物治疗中,经济因素已成为合理用药的一个重要因素,俗语说“少花钱,多看病”在药物治疗的积极作用被肯定的同时,药物的经济性也被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药物利用研究通过分析医院内购药金额,消耗金额,了解一段时间内医院的用药趋势,用药特点,掌握医生和患者的用药心理,此外通过处方数量分析,可以了解药品的消费变化,例如对美国药房10年零售处方中领先的200种药物按大小顺序排列,再进行20种认定抗生素的合并排列,得出了β-内酰胺类占主导地位,头孢氨苄受到冲击,头孢克罗处于领先位置,喹诺酮类迅猛发展的结论[3]。

  药物利用研究,可以提示药物消费的基本状况,了解药物临床的实际应用,通过对药物给药方式、药物剂量、使用频率、药物成本、治疗进展的研究,监测药物的使用,防止药物滥用,确定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

  4  开展药物流行病学研究,可以帮助我们预防和发现药源性疾病   

  药物进入临床之前,由于试验时会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因此无法预见药物在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应用于老人、儿童、孕妇后出现的偶发的反应,有调查表明,一项有3000人参加的试验,可有95%的把握发现千分之一以上发生率的不良反应,而有500人参加的试验,有95%的把握发现发生率为千分之六的反应,药物的许多适应证及药源性损害只有在进入临床后的研究中才有可能被发现,例如阿司匹林会诱发哮喘,抗生素会导致肝肾损害等。

  药物具有治病防病的积极意义,但使用不当也会造成损害和疾病,如何安全、有效、经济的使用药物,这是药物流行病学研究的宗旨,由于药物的最终临床结果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因此,药物流行病学的研究需要更多的知识和手段,不断开拓新的、系统的研究方法,以解决不断出现的药物治疗中的矛盾,最终达到提高用药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MS porta.The contribution of epidemiology to the study of grugs in AG Hartzema,et al(ed).“Pharmacoepidemiolody an introduction”Cincinati ohio Harrer Whithey Books Company,1988,1-6.

  2  查仲玲.药物利用研究.药物流行病学杂志,1996,5(2):112.

  3  王大猷.药物流行病学杂志,1996,5(2):122-128.

  (编辑:李  令)

  作者单位: 443000 湖北宜昌,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

作者: 习贵权 2006-7-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