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6卷第22期

综合疗法治疗大型痔核和环状混合痔86例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我科自1999年以来,采取了先注射后手术等综合疗法治疗大型痔核和环状混合痔,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小结如下。2治疗方法2。每枚痔核注射剂量2~7ml,少数大型痔核可达10ml。阻断:在大型痔核顶端贯穿缝扎一针,结要扎牢。...

点击显示 收起

  我科自1999年以来,采取了先注射后手术等综合疗法治疗大型痔核和环状混合痔,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小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总数86例,男70例,女16例,其中以40~59岁病人最多,共56例,约占65%,其他约占35%,年龄最小者25岁,最大者76岁。内痔嵌顿者12例。病程均在10年以上,最长达40余年。

  2  治疗方法

  2.1  内痔注射  在肛镜或局麻下充分暴露内痔核,常规消毒,用6号牙科针于内痔中央斜刺入达黏膜固有层,边注射边退至黏膜下,再向两侧呈扇形注射,使痔体呈苍白色为度。每枚痔核注射剂量2~7ml,少数大型痔核可达10ml。注射药物使用“非普液”(由非那根25mg,普鲁卡因2% 2ml,注射用水5ml的比例配成),总剂量不超过16ml;或用2∶1“消痔灵”,不得超过30ml。注意事项:(1)注射截石位3、7、11点母痔区或多个内痔核,按由小至大的痔核逐个注射,避免药液渗溢于齿线下方外痔组织而引起肛缘水肿。(2)嵌顿性内痔注射后,应缓缓地将内痔体回复至肛内,再用塔形纱布复盖肛门,“丁”字带固定。

  2.2  手术  此法在内痔注射7天后进行。手术过程归纳为:阻断、分离、结扎、扩肛4步。阻断:在大型痔核顶端贯穿缝扎一针,结要扎牢。目的是阻断上源动脉血供,减少出血。分离:组织钳牵引痔核,沿外痔部基底两侧作梭形切开,尽可能地保留痔核间的皮肤黏膜桥,保存齿状线组织,然后分离至齿状线上方0.2~0.3cm。外痔部的剥离应使肛缘切口呈放射状,线状对合。结扎:以弯血管钳钳夹分离痔核基底部,行“8”字贯扎,结要扎牢。若痔核在4枚以上者,结扎点避免在同一水平面上,保持丁氏[1]提出的锯齿状。扩肛:若术后肛门口径明显缩小,不能通过二指,可行指法扩肛三至四指,或行肛后位正中切开术,以扩大肛门口径。如遇外痔部呈环状皮赘增生或呈鸡冠状突起,可在两切口间高突的或弯曲肥厚的皮桥中间部作弧形剪除,接着清除两端的毛细血管团。然后对接吻合,一般在两角各缝一针,使之匀称平滑。

  2.3  术后处理  术后24h给予流质或半流质,次日普食。抗感染及止血治疗3~5天。保持大便通畅。每日便后先以中药:鱼腥草30g,虎杖30g,苦参30g,五倍子30g等煎汁熏洗坐浴,再予0.03%碘伏棉球擦洗创口及引流换药。如大便不畅者予清宁丸;大便带血者予一清胶囊;肛门坠痛不适者予新癀片。

  3  治疗结果

  本组病例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痔体不复存在,肛管光滑,全部治愈。随访2~5年,未见复发,也未发生肛门狭窄,其中治疗时间最长20天,最短14天,平均为16.5天。

  4  体会

  环状混合痔系环绕肛门一周齿线上下静脉丛同时曲张而成,部分单个痔核体积特别大,超过了肛管半周者,称之为大型痔核,是肛肠科临床上比较严重的一种病症。其发病特点是:(1)病程长,一般在5年以上,有的达数十年;(2)反复发作,一年中发作数次,且发作时病情比较严重;(3)保守治疗效果欠佳。究其病因不外乎:饮食不节,嗜好饮酒,喜食辛辣之品;大便失调,或有习惯性便秘,或有慢性腹泻;职业因素,从事久坐、久站工作;还有妊娠、门脉高压症、肛肠炎症、老年体弱等诸多因素。这些因素的不良作用,短时间内引起齿状线上下窦状血管扩张,产生了以便血为主症的一期内痔;若这些因素持久地刺激齿状线上黏膜下类似于海绵体组织增生,此时大便出血的同时,伴见痔核脱出肛外,可自行回纳为主证的二期内痔;若长期作用于齿线上黏膜下的肛垫组织,破坏了肛垫内的结缔组织和黏膜下肌,使肛垫失去支持而下移,可见大便时痔核脱出,需用手回托方能复位,笔者把此期的痔疮称为三期内痔或混合痔。

  关于环状混合痔和大型痔核的治疗,一直是肛肠科的疑难问题,也是许多肛肠病专家研究的课题,并取得了丰硕的成就,比如丁氏提出的“分段齿形结扎术”[1]就是著名的范例。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在学习前辈经验的基础上,摸索出了先注射后手术疗法治疗环状混合痔和大型痔核,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注射内痔其作用是阻断痔体血流,使痔组织产生类似于化学性炎症和机化栓塞的作用而硬化萎缩,使痔体积缩小,环状痔核间境界变得清晰,为手术保留肛管皮肤黏膜桥提供了条件。同时,外痔部分也可随内痔的萎缩或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手术创面也会因此而变小,并且大大减少了术中术后出血的可能性。

  手术时,4枚以上痔核行分段齿形结扎,尽最大可能地保留肛管皮肤黏膜组织,术中注意保护齿状线组织,维持了肛门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功能。结扎内痔时结扎点互成锯齿状,同时结合指法扩肛及后位正中切开术,都有效地扩大了肛管的口径,避免了因手术不当而带来的医源性肛门狭窄。手术中如遇肛缘环形或鸡冠状突起皮桥,可行皮桥突起处作弧形切除,对合平整后作间断缝合2针,这样保证了环状混合痔术后肛门的平整性,解决了环状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仍残留皮桥弯曲肥厚的问题。

  术后合理地给予抗菌消炎药、止血药,适当地给予通便剂,结合中药清热祛湿活血收敛剂坐浴、生肌散换药,以及预防尿潴留、便秘、疼痛等并发症,都是治疗本病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  丁泽民,丁义江,王业皇.丁氏痔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201-202.
 
  (编辑:李  令)

  作者单位:224200 江苏东台,东台市中医院肛肠科

 

作者: 鲁桂明,雷保余,杭忠许 2006-7-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