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6卷第23期

2型糖尿病及高血压病患者超声下的颈动脉病变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采用无创性血管超声检查方法探讨2型糖尿病及高血压病患者超声下的颈动脉的改变。方法应用彩色超声检查方法对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患者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颈外动脉的血管内径、最大流速、平均流速、搏动指数及阻力指数进行测定,并分析与对照组之间的关系。结果2型糖尿病及高血压病组在动脉内径、阻力......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采用无创性血管超声检查方法探讨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患者超声下的颈动脉的改变。方法  应用彩色超声检查方法对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患者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颈外动脉的血管内径、最大流速、平均流速、搏动指数及阻力指数进行测定,并分析与对照组之间的关系。结果  2型糖尿病及高血压病组在动脉内径、阻力指数两项指标与对照组无明显相关(P>0.05);但在最大流速及平均流速两项指标方面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搏动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及高血压病除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外,还可引起流速方面的显著异常,从而导致血管内膜损伤。

  【关键词】  2型糖尿病;高血压;超声;颈动脉
   
  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病是引起血管重塑和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且病变主要累及大型弹力动脉(如主动脉)和中型弹力动脉(以冠状动脉和脑动脉罹患最多)。本观察通过对45例2型糖尿病,40例高血压患者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颈外动脉的超声检查,分别观察上述动脉的血管内径、最大流速、平均流速、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以分析糖尿病及高血压病患者在超声下颈动脉的病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型糖尿病患者45例,男33例,女12例,年龄70~83岁,平均74.53岁,病程3~18年,血糖控制尚可(空腹血糖<7.8mmol/L)。高血压病患者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62~88岁,平均75.15岁,病程5~35年,一直服用降压药,血压维持在140/80mmHg以内。对照组42例,男32例,女10例,年龄59~84岁,平均73.23岁。

  1.2  仪器选择及检查方法  选用美国产HP-5500型多功能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4~10MHz。专人操作,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头颈尽量仰伸,充分暴露颈部先从锁骨内侧端横向检查颈总动脉,然后沿胸锁乳突肌外缘纵切扫查,依次显示颈总动脉近端、中端和远端至分叉处分别扫查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测量指标: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颈外动脉之最大流速、平均流速、搏动指数及阻力指数。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均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多样本均数之间的比例采用单向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法,所有数据均由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P<0.05被认为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见表1、表2、表3,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颈外动脉的内径及阻力指数两项指标,在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最大流速及平均流速两项指标在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PI方面多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少数(右颈总动脉及右颈外动脉)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RI三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故在血液流速及动脉搏动方面病变血管与对照组血管有明显差异。
  
  表1  高血压组、糖尿病组与对照组各组参数比较  (略)

  表2  高血压组、糖尿病组与对照组各组参数比较  (略)

  表3  高血压组、糖尿病组与对照组各组参数比较  (略)

  3  讨论

  既往多项研究曾表明,2型糖尿病及高血压病均可引起动脉内、中膜增厚,但本项观察提示动脉内径无明显改变,估计当血管弹性、血管内皮功能尚未损伤到十分严重的程度;患者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压等理化指标控制尚理想时,尚不足引起动脉内径的改变。RI计算公式为(收缩期峰值速度-舒张期峰值速度)÷收缩期峰值速度,正常值0.5~0.85,从本观察结果看也在此范围内,故三组(内)间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40%~60%伴有高血压,这是2型糖尿病患者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尤其是收缩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具有相关性。高血压湍流增多和剪切能力增高易导致动脉内膜损伤,动脉壁损伤和修复。2型糖尿病的高血糖导致内皮细胞功能失调,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因此,高血糖是引起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1]。

  本项观察还提示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与对照组相比,在最大流速及平均流速方面显著于对照物,提示动脉内膜改变发生早、病变重,由于动脉内膜改变及斑块形成的病理改变主要是脂质和糖类的沉积使血管纤维变性,导致此处血浆低密度脂蛋白堆积进而氧化修饰,产生氧化修饰型低密度脂蛋白这一动脉内膜改变的主要来源[2]。而长期高血压可引起动脉管壁增厚,有利于脂质在动脉内膜沉积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检测可提示,血压升高能导致动脉管壁增厚,管腔内血流速度增快,且随病情加重而增加,高血压对高压力、高流量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是高血压靶器官损伤的直接原因。在靶器官损伤中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发生较早,也较明显[3]。

  颈动脉因位置表浅,超声检测干扰因素少,结果较可靠,加之操作简单,重复性高,属无创性、直观、经济。因此,作为糖尿病及高血压病大血管病变早期初筛指标而日益受到关注。

  【参考文献】

  1  刘青萍,王刚.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与2型糖尿病关系探讨.中华新医学,2004,5(18):1703-1704.

  2  彤丹,李岩,王立军,等.96例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大血管检测分析.武警医学,2003,7(7):417-418.

  3  潘瑞吉,孙明,周宏研,等.高血压颈动脉内-中膜增厚与血浆内皮素的关系.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3,1P(12):708-709.

  (编辑:悦  铭)
  
  作者单位: 650051 云南昆明,昆明市延安医院

 

 

作者: 郑永咏,税开森,丁云川 2006-7-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