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6卷第24期

调经止血汤加针灸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观察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属于中医学“崩漏”范畴,是妇科常见病,也是中医妇科疑难病症之一。在治疗上西医多采用激素治疗。自2002年1月~2005年5月,我们应用自拟“调经止血汤”加针灸治疗并同西药对照组进行观察比较,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治疗组共110例,其中青春期功血15例,育龄期功血34例,围绝经......

点击显示 收起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属于中医学“崩漏”范畴,是妇科常见病,也是中医妇科疑难病症之一。在治疗上西医多采用激素治疗。自2002年1月~2005年5月,我们应用自拟“调经止血汤”加针灸治疗并同西药对照组进行观察比较,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全部资料共180例,均来自我院门诊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共110例,其中青春期功血15例,育龄期功血34例,围绝经期功血61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52岁,平均39岁;病程最短2周,最长3年,平均6个月。对照组70例,青春期功血14例,育龄期功血17例,围绝经期功血39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53岁,平均40岁;病程最短2周,最长3年,平均6个月。两组病例中大部分均有腰酸、腰痛、乏力、气短、夜寐欠安或多梦、劳累后出血增多及腹胀、腹痛、头晕,部分病例有肢体或眼睑浮肿、眼胀、四肢憋胀、心慌等症。两组病例,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全部病例均符合《妇产科学》第6版“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之诊断标准[1]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4年)“崩漏”之诊断标准[2]。全部病例均经妇科B超检查,除外器质性病变,所有病例均除外感染、内科、血液系统及肝肾重要脏器疾病,以及外源性、激素及异物刺激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及阴道出血。

  2  治疗及观察方法

  2.1  治疗方法  治疗组应用调经止血汤为基本方加减治疗。基本组方:枸杞子20g,女贞子20g,菟丝子20g,枳壳10g,蒲黄10g,地榆10g。肾阴虚者加旱莲草、生地、知母;肾阳虚者加沙苑子、熟地、仙茅、仙灵脾;肝郁气滞加柴胡、薄荷;郁而化火者加丹皮、栀子、黄柏;肝阳偏亢者加菊花、白芍;气不摄血者加黄芪、人参、白术。每日1剂,加水600ml,煎取150ml,二煎加水300ml,煎取100ml,两煎混合分2次服用。血止后继续服药至下次月经来潮停药。以后每于月经来潮前一周开始服药,至月经来潮。针刺治疗取断红穴、三阴交、血海、隐白、大敦、均取双侧,留针30min,其中断红穴、隐白,针刺后用艾卷行雀琢灸法,每穴15min,每于经期针灸7天。连用3个月为1个疗程。

  对照组根据患者经量的多少,予口服安宫黄体酮10~30mg/d,血止或出血明显减少后3天开始递减,每3天减量1/3,至维持量6~8mg/d。月经周期规律者,继服至月经周期第25天;无明显月经周期者用药至血止或出血明显减少后的第22天。停药后即有撤退性出血,从出血的第5天开始行周期疗法,青春期功血患者服乙烯雌酚0.5~1mg/d,连服20天,从第11天开始加服安宫黄体酮6mg/d;育龄期及围绝经期患者予乙烯雌酚0.5~1mg/d,安宫黄体酮4mg/d,共用20天后停药。3个月为1个疗程。

  2.2  观察方法  两组患者均经1个疗程治疗,停药3个月后统计疗效。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文献标准[3]定为3级,痊愈:1周内血止,经量、经期、周期恢复正常,能维持3个月经周期以上,或更年期妇女逐渐绝经。好转:1周或10天血止,经量、经期、周期虽恢复正常,但不能维持3个月经周期,或月经量减少,或经期缩短。无效:10天内仍未止血,或1个疗程结束,停药后病情仍如以往发作者。

  3.2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110例,痊愈75例,占68.2%;好转30例,占27.3%;无效5例,占4.5%;总有效率95.5%。对照组患者70例,痊愈35例,占50 %;好转27例,占38.6%;无效8例,占11.4%;总有效率88.5%。两组资料经SPSS 10.0软件秩和检验,痊愈率及有效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

  治疗组服药期间无明显副作用,对照组患者服药期间,少数有恶心症状,减量后能坚持,部分患者有轻度下肢水肿,停药后消失。

  4  讨论

  中医认为,崩漏病机为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故经血从胞宫非时而行。治疗则当标本兼治,以塞流、澄源、复旧为目的。现代药理实验亦证明,补肾中药具有内分泌激素样作用,它不仅对卵巢直接起作用,还可能通过调整下丘脑、垂体而对卵巢发挥作用,即调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4]。调经止血汤以女贞子、菟丝子、枸杞子调补肝肾之阴阳平衡,枸杞子养阴补血,蒲黄、地榆止血化瘀,配枳壳行气使血止而不致瘀,枳壳配三子,使补而不滞,诸药共奏塞流、澄源、复旧之功。断红穴是治疗崩漏的经验穴,具有显著的止血效果;三阴交为足三阴之交会穴,有补脾统血之功,为治妇科要穴;血海泻热化瘀理血,善治各种血症,又能行血归脾,共奏活血止血之效,使血止而不留瘀。隐白为足太阴脉气所发,刺灸此穴亦有健脾、统血之效,为治崩漏经验要穴;大敦为肝经井穴,以泻肝木为主,二穴参合,木井协力,收敛止血之功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30-336.

  2  戴慎,薛建国,岳佩平.中医病症诊疗标准与方剂选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74-379.

  3  党小红.功能性子宫出血118例临床分析.现代妇产科进展,2004,13(1):70-71.

  4  蔡立荣,李大金,孙晓溪,等.补肾活血方对小鼠实验性卵巢早衰防治作用的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21(2):126-129.
 
  作者单位:052360 河北辛集,辛集市中医院

  (编辑:海  涛)

作者: 秦肖穆静杨忠义 2006-7-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