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7卷第1期

治疗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体会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是妇科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其表现以经前及经期出现头痛、头晕、烦躁失眠,乳房胀痛,浮肿、泄泻等症为特征,有周期性。素体壮实,曾在他处治疗无效。应抓住月经与肝、脾、胃和冲任的关系进行治疗,情志不畅肝郁气滞,滞久化火,气火上扰,心神不宁,则全身不适,烦躁不安,易怒,悲伤欲哭。治疗选用逍......

点击显示 收起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是妇科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其表现以经前及经期出现头痛、头晕、烦躁失眠,乳房胀痛,浮肿、泄泻等症为特征,有周期性。随经行和经净而各症状消失或减轻。本病的发生与情志因素及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其中尤以肝功能失调多见。其病机及证型大致分为肝郁气滞,血虚肝旺,脾肾阳虚。临床抓住致病因素和五脏与冲任的关系,通过辨证施治,能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

  例1,患者,29岁,患者自诉经前1周即感全身不适,烦躁不安,易怒,悲伤欲哭,乳房胀痛,不能触衣,恶心,呕吐,面色黯滞,结婚6年,夫妻同居未孕。月经初潮14岁,4/30天,量中,色暗红,轻度痛经。月经周期虽准,但经前一周每发上症,经行时各症更剧,经净症已。素体壮实,曾在他处治疗无效。现值经前,症复作,脉弦、舌暗、苔薄黄腻。妇科检查无异常。证属肝胃不和,冲任失调,当以舒肝和胃,调理冲任,佐以化湿清热为治。处方:当归、赤芍、白芍、白术、陈皮、香附、枳壳、黄芩、葛根等各10g,茯苓15g,柴胡6g,甘草6g,嘱上方每于经前10天开始服,至经净止。初诊服药后,症状逐渐减轻,服用3个周期,症状完全消失,继以逍遥丸作善后巩固。

  按:本患者得病9年,症状随经净而缓解,说明与月经相关。应抓住月经与肝、脾、胃和冲任的关系进行治疗,情志不畅肝郁气滞,滞久化火,气火上扰,心神不宁,则全身不适,烦躁不安,易怒,悲伤欲哭;肝郁克伐脾胃,脾胃失和,则恶心,呕吐,肝郁气滞,乳络不畅,则乳房胀痛。治疗选用逍遥散加味。方中柴胡、香附、枳壳疏肝解郁,当归、白芍、赤芍养血补肝,白术、茯苓、陈皮健脾祛湿,葛根、黄芩清热化湿,甘草健脾,调和诸药。诸药合用,病本得治,病因得除。疾病告愈。

  例2,患者,32岁,患者平素体质虚浮,经前期出现便溏,四肢面目浮肿,脘腹胀满,纳呆,腰膝酸软,舌淡胖有齿痕,苔白腻,脉细,经行诸症消失;月经后期4/35~40天,量中,色淡红,无血块。平时无不适;辅助检查及妇科检查未发现异常,证属:脾肾阳虚,肝郁气滞,治宜温肾健脾,舒肝调经。处方:党参、白术、当归、柴胡各10g,茯苓、巴戟天、白芍各15g,黄芪18g,干姜6g,经前1周开始至经净停止,每日1剂,水煎分服。

  按:患者平素浮肿,便溏,腰膝酸软等症,内脾肾阳虚所致,脘腹胀满,纳呆及肝郁气滞之象,妇女以阴血为本,肝为女子先天。今病本阴血不足,月经将行,血海不能满盈,肝失条达,脾肾阳虚,所以出现上述诸症。方中,党参、黄芪健脾益气;白术、茯苓健脾祛湿,巴戟天、干姜温肾助阳,当归、白术养血柔肝;柴胡舒肝理气。诸药合用,使肾气温固,脾气健运,肝气条达,冲任得济,治中病情,故取效乃捷。

  例3,患者,34岁,结婚11年不孕,月经2天/22~28天,经量多色红有小血块。经前1周出现头晕头痛,烦躁失眠,乳头作痛,腰愈酸楚,舌红,脉细弦。口鼻黏膜溃烂,随着月经来潮,症状消失。病史历经16年,久治不愈。妇科检查未见异常。证属:血虚肝旺,治宜,养血柔肝,调理冲任。方用:菊花、熟地、山萸肉、茯苓、丹皮、钩藤、白芍各10g,枸杞、女贞子、旱莲草各15g,黄连3g。经前、经后水煎分服每日1剂,治疗3个月经周期,症状消失。

  按:此患者属肾阴虚于下,干扰清窍,头晕头痛,烦躁失眠;阴虚内热,滑热上浮,则口鼻黏膜溃烂,血虚精损及肾,故腰酸腿软。治用,熟地滋肾填精;山萸肉养肝肾,茯苓淡渗脾湿,丹皮清肝火,枸杞、菊花养肝明目,女贞子、旱莲草益肝肾,补阴血。白芍加强平肝宽中之功,兼佐药力运行,诸药合用,共济滋阴降火养血,柔肝,调理冲任的作用。
   
  本病除药物治疗外,精神心理调治和起居饮食调摄也很重要,因此,要针对各种思想进行疏导,要求患者情绪稳定,心理宽泰,避免精神诱因,才能巩固治疗效果。

  (编辑:海  涛)

  作者单位:030012 山西太原,太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作者: 周玉梅 2006-7-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