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7卷第3期

中药外用治疗褥疮的操作与辨证调护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我们用中药外治法治疗褥疮,收到确切的临床效果,深受患者欢迎,现将中药配伍及外治操作方法、注意事项、辨证调护介绍如下。中医学理论认为,性味酸涩的中药具有收敛之功,本方所用乌梅、石榴皮、诃子具有酸涩收敛之性,黄柏、苦参、黄连味苦性寒,能清热泻火、解毒祛湿,西医药理论认为它们均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冰片消肿......

点击显示 收起

  我们用中药外治法治疗褥疮,收到确切的临床效果,深受患者欢迎,现将中药配伍及外治操作方法、注意事项、辨证调护介绍如下。

  1  处方组成

  黄柏、苦参、黄连、乌梅、石榴皮、诃子等饮片煎煮1h后去渣,浓缩至稀糊状,以每100ml加0.5g冰片,装瓶密封消毒备用。

  中医学理论认为,性味酸涩的中药具有收敛之功,本方所用乌梅、石榴皮、诃子具有酸涩收敛之性,黄柏、苦参、黄连味苦性寒,能清热泻火、解毒祛湿,西医药理论认为它们均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冰片消肿敛疮。全方立意新异,出奇制胜,对褥疮的愈合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2  操作方法

   如果褥疮形成,表面泛有水泡,可先用一次性注射器,按无菌操作程序抽出水泡中的液体,再在局部涂抹药液,每日3次。

   若表皮脱落,出现湿润创面时,涂抹药液后,用远红外线灯照射15~20min,然后用无菌纱布覆盖创面包好,每日换药1次。

   如有创面组织坏死出现,以致局部感染者,先应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碘伏消毒后再将药液涂匀,用远红外线灯照射15~20min,然后用无菌纱布敷盖创面包好,每日换药1次。

  3  注意事项 

  外擦上药时严格按无菌操作要求进行,严防交叉感染,涂擦药液动作要轻,定时换药,并注意勤换体位,避免创面着床挤压,对其他着床部位经常按摩及热烫疗法,促进血液循环,以免再次发生新的褥疮。加强营养,置有导尿管者,要多喝水,保持尿液清澈,用0.9%盐水250ml加庆大霉素8万U, 每5天冲洗膀胱1次。室内保持一定的温度及良好的通风设施,床单平整清洁松软,多与病人沟通,鼓励病人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4  辨证施护

  根据临床观察,褥疮的共性为气血虚和血瘀贯穿整个发展过程,故必须突出辨证施护,才有利于褥疮尽早痊愈。气血虚型:创面色淡脓多质稀,不易愈合,面色白,自汗乏力,少气懒言,皮肤粗糙,弹性差,舌淡苔薄。护理应予补气养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每日换药1次。如勤翻身、热熨,按摩创面周围正常皮肤、创面周围擦红花酒精、局部垫以气圈、棉圈或泡沫塑料垫等。另外还可以采用艾条灸其局部,每日1次,每次10min。血瘀热腐型:创面色黯滞,久不收口,渐趋溃烂侵及肌肉,脓多质稠有臭味,心烦易怒,尿黄便结,舌红或黯滞有瘀点。护理应予清热活血化瘀。先用双氧水去除腐烂组织及脓汁,再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后将药液涂匀,用远红外线灯照射15~20min,然后用无菌纱布覆盖创面包好,每日换药1次。勤翻身,多饮水(金银花30g,红花30g,甘草10g),局部周围擦红花酒精浴。

   作者单位:067000 河北承德,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编辑:秋  实)

  

作者: 王丽冬,史丽民,丁艳玲 2006-7-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