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7卷第3期

脑出血中医治疗进展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脑出血(ICH)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属中医中风病范畴。近年来随着影像学的发展,有关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对脑出血的认识不断有新的观念提出。1活血化瘀法的应用既往祖国医学将脑出血急性期仅定位于中风的“闭证”、“脱证”,随着中西医学的互相渗透,明确了脑出血是颅内脑实质的出血,结合传统中医理论,众多学......

点击显示 收起

  脑出血(ICH)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属中医中风病范畴。其患病人数约占所有脑卒中病人的10%~20%,住院病死率往往高达43%~51%,且大部分幸存者都遗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近年来随着影像学的发展,有关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对脑出血的认识不断有新的观念提出。现就该方面情况结合近5年来祖国医学研究文献概述如下。

  1  活血化瘀法的应用

  既往祖国医学将脑出血急性期仅定位于中风的“闭证”、“脱证”,随着中西医学的互相渗透,明确了脑出血是颅内脑实质的出血,结合传统中医理论,众多学者从血瘀证角度对脑出血进行了临床探讨。传统中医学认为,“离经之血便是瘀”,那么脑出血便是离经之血蓄于脑。研究发现无论是低血细胞比容型还是常血细胞比容型,其血浆粘度、红细胞电泳时间等多项指标均与脑血栓类似,而成为脑出血具有血瘀的有力佐证。研究证实水蛭对实验性脑血肿有吸收作用,可减轻周围脑组织炎性反应及水肿,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从而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研究提示超早期使用活血化瘀药在恢复意识和促进脑内血肿吸收方面均有显著作用。目前脑出血早期大剂量使用活血化瘀药是否安全,是讨论的热点。不少学者认为:脑出血的发病机制主要是血管壁压力改变所致,与凝血机制无关,出血发生在很短时间内,其后可自行停止。瘀血是急性脑出血的基本病理改变,活血化瘀不会导致出血加重,并论述了活血化瘀是脑出血急性期的基本治疗原则。但也有学者认为,脑出血超早期用活血化瘀药治疗应持慎重态度。

  2  通腑泄热法的应用

  脑出血虽瘀在脑,但可影响肺、胃、肠等脏腑,致热瘀交结,表现为瘀热内闭之证。研究表明急性脑出血患者90%以上有热结便秘,当急则治其标,即:实者泻之,热者清之,符合六腑以通为顺之理,故以通腑泻热为最宜。通腑活血药治疗脑出血有上病取下,去菀陈,引血下行,泻郁热,开上窍,急下存阴的作用。运用通腑治疗急性脑出血能够促进脑组织的新陈代谢,降低颅内压,从而使气血逆乱得以改善,风火痰瘀诸症得以缓解。

  3  痰瘀同治法的应用

  《景岳全书》指出,“津凝血败,皆化为痰”。唐容川说:“治痰勿忘治瘀,治瘀常须顾痰”。痰瘀同病同源,互为因果,相互转化,相辅相成,故痰瘀可同病同治,逐瘀化痰有促进脑内血肿吸收的作用。此外,中医药对脑出血后、脑内神经递质和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也是目前的研究热点。

  作者单位: 1 163111 黑龙江大庆,大庆市中医医院

  2 150076 黑龙江哈尔滨,武警黑龙江总队医院

    (编辑:悦  铭)

作者: 朱瑞增 朱春光,庄秋红 2006-7-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