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7卷第5期

自拟止痫汤治疗癫痫42例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癫痫俗称“羊痫风”,是一种常见的发作性神志失常性疾病,目前仍为难治病之一。笔者在临床十多年中,以熄风止惊,豁痰逐瘀为法,自拟止痫汤治疗癫痫4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发作分类:大发作28例,小发作4例,其他10例。本组病例在接受本方治疗前均系服用过苯妥因钠、乙琥胺、苯巴比妥等抗癫痫药物而未能控制发作者。...

点击显示 收起

    癫痫俗称“羊痫风”,是一种常见的发作性神志失常性疾病,目前仍为难治病之一。笔者在临床十多年中,以熄风止惊,豁痰逐瘀为法,自拟止痫汤治疗癫痫4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2例中,男26例,女16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56岁,平均22岁。20岁以前发病者35例;病程在1~5年17例,6~10年14例,10~20年8例,20年以上3例。所有病例都做过脑电图检查,发现阳性者11例。发作分类:大发作28例,小发作4例,其他10例。

      本组病例在接受本方治疗前均系服用过苯妥因钠、乙琥胺、苯巴比妥等抗癫痫药物而未能控制发作者。

    1.2  治疗方法  药物组成:煅礞石20g,明天麻、钩藤、陈胆星、炙全蝎、炙蜈蚣、水蛭、当归、川芎、僵蚕各10g,煎汤口服,每日1剂,分2次服完。随证加减:急躁易怒,口渴,便秘舌红者,加大黄、黄芩、枳实,以泻火通实。腰脊酸楚,手足心热,舌质红,脉细数者,加熟地、山药、山萸肉、熟女贞、旱莲草等滋养肝肾。头晕乏力,面色萎黄,舌淡脉细弱者,加黄芪、炒白术等益气健脾。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显效:癫痫发作完全控制或停止发作半年以上;有效:发作频率减少50%以上;无效:发作频率无明显改善者。

    2.2  治疗效果  42例病人中,显效15例,占35.7%;有效21例,占50%;无效6例,占14%,总有效率为85.7%。疗程最短2个月,最长为2年,其中服药4~6个月者为最多。

    3  病例介绍

    例1,患者,男,21岁,宁武东安乡农民,1995年4月16日初诊。1990年7月某日午间突然昏倒跌地,不省人事,口唇青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口吐白沫,持续时间约10min左右。起始每隔2~3个月发作1次,发作次数逐渐增多,至1998年每月发作2~3次,以往无脑炎及外伤病史。1997年在解放军301医院做脑电图检查有癫痫样放电,诊断为癫痫大发作。服苯妥因钠1年多,发作次数虽有所减少,但仍每月发作1~2次。刻诊:头昏不甚,时有失眠,口渴舌红脉弦滑,属痰热瘀血,蔽塞心胸,肝风内动。用止痫汤加炒黄芩、炒枳实、制大黄各10g,服上药1个月余后,未有发作。苯妥因钠逐渐减量,服1个月即停服。随访至今已7年未曾复发。

     例2,患者,男,4岁,大同白洞矿人。1996年7月12日初诊。患儿1995年5月首次发作,每日5~15次,发作时面色苍白,双目凝视,面部肌肉及上肢颤动。服乙琥胺5个月未见好转。就诊时30min内发作2次。脑电图示:散在棘慢波综合。刻诊:精神不振,面色萎黄,大便偏溏,舌质淡红,属痰瘀阻窍,脾失健运。以上述止痫汤各味药物之1/3量,加炙黄芪6g,炒白术5g,煎汤口服半月,发作次数减为每日2次左右,将乙琥胺减为半量口服,再服半月,发作控制,停用乙琥胺,以上中药加减又服用3个月余,随访至今,未见发作。

    4  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风”和“痰”为癫痫的主要病因,肝风内动则抽搐,痰蒙心窍则神昏。因此,熄风止惊,豁痰开窍是治疗癫痫的常法。“久病必瘀”,“治风先治血”,笔者认为,“瘀血”亦为癫痫的主要病因之一,在使用熄风豁痰法时配合应用逐瘀法治疗癫痫,效果良好。据现代药理报道,天麻、全蝎和蜈蚣均有抗惊厥作用,三药合用,熄风止惊作用更强。《纲目》谓礞石“治积痰惊痫”,配合胆星逐痰镇惊。水蛭破血逐瘀,其活血作用强于虻虫、桃仁等药物,配用当归、川芎活血逐瘀效力更强。癫痫反复发作,往往导致正气虚弱,祛邪而兼以扶正,亦为重要。气虚者加黄芪、白术之类,补气健脾,以杜绝生痰之源。肝肾阴虚者,加熟地、女贞、旱莲草等补益肝肾,滋水而涵木,进而增强熄风止惊之功。

   作者单位:036900 山西朔州,朔州市中医精神病院

  (编辑:海  涛)

作者: 万晓东 2006-7-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