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7卷第6期

无锡市1950~2004年疟疾流行病学分析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早在1933年,据《江苏省卫生月刊》记载,无锡就发生过疟疾大流行,并有恶性疟存在。1953年自成立防疫站以来,经过51年的控制传染源和传播媒介的综合防治措施,疟疾发病得到有效的控制,2005年达到基本消灭疟疾标准[1]。为掌握全市疟疾流行特征,制定今后相应的防治措施,现将1950~2004年的疟疾流行病学资料分析如下。......

点击显示 收起

      早在1933年,据《江苏省卫生月刊》记载,无锡就发生过疟疾大流行,并有恶性疟存在。1953年自成立防疫站以来,经过51年的控制传染源和传播媒介的综合防治措施,疟疾发病得到有效的控制,2005年达到基本消灭疟疾标准[1]。为掌握全市疟疾流行特征,制定今后相应的防治措施,现将1950~2004年的疟疾流行病学资料分析如下。

    1  流行概况

    1.1  发病情况

    1.1.1  发病率  综合54年的疟疾资料,无锡市属于非稳定性中低度疟区[1],1953年,无锡市成立了卫生防疫站,此后全面开展疟防工作。综观疫情,疟疾发病率呈非稳定状态,分别于60年代、70年代出现过2次大的疟疾发病高峰期。1961年最高,达621.22/万,1972年次之,为34~82/万,80年代后,发病率得到很好的控制,逐步达到1/万及1/万以下。1985年后连续20年在1/万以下,取得了稳固的防治成果。

    1.1.2  居民原虫检测  1958~1964年对原无锡县疟区居民血检疟原虫阳性率为0.55%~16.86%。经过普查普治及重点防治阶段后,1978、1979年在老疫区和新疫点分别血检居民1019人和1346人,原虫阳性率为0.27%和0.23%。1985年后结合流行季节疟防检查对重点区域居民血检疟原虫均为阴性。

    1.1.3  发热病人血检  1984~2004年共血检本地发热病人1554041人次,找到疟原虫2156人次,阳性率为0.14%,1988~2004年共血检流动人口发热病人69570人次,找见疟原虫593人次,阳性率为0.85%。流动人口病例绝大多数来自安徽、河南和四川等地从事建筑、种蔬菜的民工和探亲者。

    1.1.4  间接荧光抗体检测(IFAT)  1987~2004年分别对流动人口(含外地献血员)、本地居民和小学生进行血清IFAT检查。共监测18565份,阳性371份,阳性率1.20%,抗体滴度最高为1:80,几何平均滴度倒数(GMRT)23.92。本地居民监测1700份,阳性22份,阳性率1.29%,抗体滴度较低,均为1:20,学生检测9424份,阳性111份,阳性率1.18%,抗体滴度1:20,96份,1:40,15份。流动人员(含外地献血员)共检测7441份,阳性238份,阳性率3.20%,抗体滴度1:20,209份,1:40,25份,1:80,40份。

    1.2  疟原虫种类  无锡市疟原虫种类有间日疟、恶性疟和三日疟。1954年,江苏省血防所在马山调查居民带虫者154例,其中有20例感染三日疟,占13.0%。1964年,无锡县在26个公社开展发热病人血检,发现1例三日疟,这是全市最后一次有记载的三日疟病例。本地感染的恶性疟60年代初在宜兴暴发流行,1966年宜兴带虫调查时查到数人,至1972年在郊区黄巷乡发现1例后,再没有本地恶性疟感染发生。六、七十年代的2次疟疾流行都是以间日疟为主的暴发疫情,宜兴县间日疟发病率高峰是恶性疟最高发病率的111.7倍。几十年来,本地感染的疟疾以间日疟为主,间日疟始终是引起我市疟疾发病流行的优势虫种。

    1.3  媒介种类  中华按蚊是无锡市传播疟疾的主要媒介。无锡市地处苏南水网地区,中华按蚊遍布全市各地区,种群数量大。近年由于苏南地区经济发达,水稻种植面积大幅度下降等因素,按蚊密度逐年下降,直至近几年在近郊区较难发现按蚊。1979~1982年曾在原无锡县调查蚊密度,结果显示密度指数平均为1:22.55,按蚊的经产蚊比例不高。生理周期在3期以上的按蚊占总数的0.26%。1983年在宜兴做过雷氏按蚊(嗜人按蚊)调查,捕获吸血按蚊942只,结果未发现此蚊。

    1.4  流行季节分布  根据1973~2004年疟疾分月发病统计。32年间共发生疟疾病人7944例,各月病例数有较大的差别。11月~4月各月病例所占的比例较低,5月后病例逐渐增多,7月病例达高峰,占全部病例的22.96%。5~9月发病数占全部病例的80.8%,其他各月均在10%以下(0.63%~8.08%)。

    1.5  自然因素  无锡地处亚洲大陆东岸中纬度近海的地理位置[2],是季风盛行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6℃,1月平均气温在2.5℃左右,7月平均气温在28℃左右,冬冷夏热特点明显;4月平均气温在14℃左右,10月平均气温在17℃左右,春暖秋凉,气候宜人。年平均降水1100mm左右,68.7%集中在春夏季(4~9月),湖泊河流纵横,素有鱼米之乡美称,农作物以水稻为主,有按蚊孳生和传疟的良好自然环境。

    2  讨论

     无锡市55年疟疾疫情综合分析表明,以发病率为1/万为流行与非流行临界线,疟疾流行可粗略分为前32年(1950~1981年)为流行年,后23年(1982~2004年)作为非流行年两个阶段。在流行年,无锡市疟疾发病率出现2个高峰,分别1961年621.22/万和1972年的34.82/万。此期间传染源以内源性感染为主,无症状人群带虫相对较高,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高峰为5~9月份。在非流行年,疟疾疫情相对稳定,流行强度为0.06/万~1.66/万,特点是内源性病例逐年下降,外源性病例成为主要传染源,而且内源性病例是因由高疟区包括从非洲等国返回人员而发病的,这些人返回后发病时而且往往出现在本地非流行月份,甚至出现在1月份。血检原虫阳性率很低,并很难发现无症状的人群带虫。

    依据卫生部基本消灭疟疾标准, 无锡所辖县(市)、区从1982年开始相继达到标准,并依次通过了省级考核。随着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加,外源性病例成为主要传染源。应用IFAT对流动人口(含献血员)。本地居民和学生进行血清学调查,流动人口阳性率高出其他两组人群分别为2.48和2.77倍,并且抗体滴度显著高于其他两组人群,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是本地居民的6.07倍。发热病人血检是疟疾监测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也是灭疟后期及时发现残存传染源的主要手段[1]。根据无锡市现阶段疟疾流行特点和监测经验,认为在基本消灭或消灭疟疾地区,实施疟疾监测时,应以流动人口中的“四热”病人血检为主,本地居民可以“两热”病人为血检对象。年血检率宜维持在0.3%左右,在社区保健网络比较健全的地区,能检出绝大部分疟疾病例[3]。流动人口的大量增加是造成疟疾扩散和点状暴发的重要原因[4]。重视和加强流动人口尤其是来自高疟区的流动人口,包括本地居民往返于高疟区甚至国外流行区的疟疾监测与管理是防治疟疾疫情反复的一项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地方病防治局.《疟疾防治手册》. 第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8, 270,103,155.

    2  宗菊如,周解清.无锡通史.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6,7.

    3  施金龙,陈耀祥,蔡凤珠,等. 上海市基本消灭疟疾后监测与管理. 实用寄生虫病杂志,1995,3(2):52.

    4  卫生部专家咨询委员会. 1987年全国疟疾情况.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88,4(4):242.

    作者单位: 214002 江苏无锡,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编辑:悦  铭)

作者: 吴镜楚 2006-7-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