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7卷第6期

院前创伤急救的护理心得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急救意识的增加,人们对院前急救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当人们遭受意外伤害或突发疾病的时候,医护人员以最短时间到达现场,给予患者病情的评估,实施紧急救护措施,挽救患者生命、防止伤势或病情恶化、减轻伤患的痛苦。院前救护的重点在于迅速评估患者的病情,建立静脉通道,保护重要生命器官,维持......

点击显示 收起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急救意识的增加,人们对院前急救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当人们遭受意外伤害或突发疾病的时候,医护人员以最短时间到达现场,给予患者病情的评估,实施紧急救护措施,挽救患者生命、防止伤势或病情恶化、减轻伤患的痛苦。院前救护的重点在于迅速评估患者的病情,建立静脉通道,保护重要生命器官,维持基本的生命活动,为进一步的救治赢得时间,而进行成功的院前急救是挽救生命的首要环节。院前急救最重要的是时间效率和抢救成功率,护士如何在短时间内配合医生给予患者病情评估、实施抢救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1  争取时间,提高出车效率

    院前急救最重要的是时间效率,当接到呼叫电话时必须认真做好记录:接电话的时间、详细地址、电话、主要表现及症状、意识是否清醒、出车时间、到达时间、抢救时间、回院时间等,必要时电话指导现场人员在救护车到达之前采取一些简单有效的救治措施,为抢救赢得时间,避免盲目、随意的处理使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丧失抢救时机。立即通知司机、医生、担架员,在5min内出车。

    2  现场病人的评估

    护士必须保持头脑清醒,对病人作出预见性和危险性的评估,分清主次,如遇到大批伤病员时,首先把无抢救价值的放在一边,并在额头贴上黑色标签,危重且有抢救价值的贴上红标签,并进行抢救,病情轻的给予患者关心体贴、安慰,让患者在一边等候。

    院前伤病患救治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能否迅速、准确地对病情作出判断,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首先确定伤病患者自身及其他人员安全无虑后,再开始评估处置病患,能正确评估致死的状况,且了解疾病或受伤的机制,病情的评估依循系统性及次序性,避免遗漏重要的伤害,造成延迟治疗。评估着重于呼吸道的维持、止血、休克的治疗及脊椎的有效固定,以减少到院前的伤害。

    2.1  初级评估  对生命征象的评估,包含有呼吸、血压、脉搏及体温。

    2.1.1  意识评估  清、声、痛、否。呼叫患者看是否有反应,例如:你叫什么名字?你听得到我说话吗?。清(Alert):清醒。声(Vocal):对声音刺激有反应。痛(Painful):只对疼痛刺激有反应。否(Unresponsive):无任何反应。对于意识丧失的病人,首先迅速判定有无心跳、呼吸,以便及早进行心肺复苏。此外,要常规检测患者血糖水平,以防糖尿病并发症引起的昏迷。

    2.1.2   呼吸道评估  检查呼吸道是否畅通,有无异物阻塞,呼吸道是否有分泌物、血液而影响呼吸,检查呼吸频率、深度及规则性,若病人没有呼吸或呼吸缓慢时(每分钟小于6次呼吸),护士应立即开放气道,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吸氧,准备气管插管用物、车载呼吸机以及除颤监护仪,监测血气氧饱和度,护士应熟练掌握气管插管术,紧急情况下能够独立进行操作。要提防频繁的呕吐或胃内容物返流引起气道阻塞。

    2.1.3  循环评估  紧急情况下患者的血压值可由周边血管脉动来推测,以食指及中指轻触桡动脉,摸不到表明血压不超过60mmHg,颈动脉若10s内摸不到任何搏动则立即给予心外按压。护士必须马上选用12~16#留置针头建立2~3条静脉通道快速输液,准备除颤电复律用物,必要时进行心脏除颤电复律,监测心率、血压、脉搏、氧饱和度。

    2.1.4  温度、瞳孔反应和皮肤评估  观察两侧瞳孔是否大小对称,对光反射是否灵敏。以双手触摸颈部后方,感觉是否湿冷及异物。注意皮肤颜色是否发绀。

    2.2  次级评估  为身体评估,由头至脚依序有头颅、颜面、颈、胸腹、骨盆、四肢、背部、脊椎、臀部评估。

    2.2.1  头颅评估  头围大小是否异常,有无局部畸形、局部凹陷,头部表面有无擦伤、血肿,耳孔有否出血(耳漏),眼眶有否瘀斑,颅前凹骨折瘀斑出现于眼帘与球结膜下;颅中凹骨折如为蝶骨骨折,瘀斑出现于咽后壁黏膜下,岩骨骨折则乳突表面有瘀斑;枕下部及项上部有瘀斑提示枕骨骨折。早发的瘀斑表示原发部位伤,迟发的表示邻近部位渗透过来。

    2.2.2  颈胸评估  触摸头部发际内有无血肿,颈部轻轻抬起,检查有无颈部抵抗和牵拉痛。压眶上神经没反应多是深昏迷;能皱眉,上下肢有反应是浅昏迷;一则肢体动而另一则肢体不动,可能颅内病变。头部外伤必须联想合并颈部(椎)受伤可能,应给予颈围固定。胸部检查一般先检查前胸及两侧,最后查背部。胸廓是否左右对称,有无外伤瘀肿,呼吸频率、节律是否正常,若有骨擦音,双肺呼吸音强弱不等,提示有气胸、血胸,要注意胸壁的伤口有无气泡冒出,阳性提示开放性气胸,护士应立即给予患者吸氧,准备胸腔穿刺用物协助医生进行胸腔穿刺。若见皮下气肿,呼吸道有血性泡沫痰,要注意有气管、支气管断裂的可能性。呼吸浅促、缓慢、节律不整,点头抽泣样呼吸提示呼吸衰竭,宜尽早进行气管插管。心脏病或气喘病发病时宜采半坐卧姿势。

    2.2.3  腹部评估  观察前腹壁,包括两腰部,左右腹股沟至剑突下整个区间。外伤患者注意腹部有无淤痕、伤口,吸气时上腹部反见凹陷,提示吸气性呼吸困难(气道阻塞);腹肌紧张、有压痛、反跳痛提示内脏穿孔、内出血或严重外伤后腹膜炎;腹膜炎患者,多安静躺位,双腿屈曲,不敢移动身体,移动性浊音提示有腹腔积液/积血,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做配血所需相关检查。

    2.2.4  骨骼评估  骨盆骨折是出血最多的部位,常致休克,容易被忽视。检查有无骨盆挤压痛,用骨盆带固定骨盆,搬运要小心,以免诱发更多出血。颈椎骨折最易出现心跳呼吸停止,须询问患者有无颈痛,再以手伸到颈背后轻触摸局部,再以手轻抬颈部有无触发疼痛,如有怀疑立刻戴颈围,保持颈躯轴线搬运。询问胸腰椎有无疼痛、压痛,若有骨折,应给予腰围固定骨折处,用脊椎板搬运。四肢有骨折须现场作固定、股骨骨折是出血最多的长骨骨折 ,要保持轴线小心搬运,如有开放性骨折,不能直接冲洗伤口、骨折复位,应用无菌纱块、棉圈包扎,用长夹板固定。

    3  医护沟通

      现场急救另一重要原因是医护间的默契配合与沟通,护士应及时向医生汇报患者的病情变化、生命体征,医生也要及时将体查情况反映给护士,与护士共同进行抢救,利用通信工具通知医院做好救助准备。维持秩序,劝散闲人,保持伤患四周环境的安静。

    作者单位: 510120 广东广州,广东省中医院骨一科

   (编辑:张  彦)

作者: 冯凯明, 洪灵 2006-7-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