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7卷第11期

酮替芬、盐酸西替利嗪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2005年我们应用酮替芬、盐酸西替利嗪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34例,现报告如下。1病例选择选择门诊确诊为慢性荨麻疹的患者共34例,年龄18~63岁,平均年龄38。无严重系统疾患,治疗前1个月未使用长效皮质类固醇,1周内未使用过抗组胺药及皮质类固醇。按4级评分法记录治疗前后受试者瘙痒、风团数量和风团大小,计算疗效指数。...

点击显示 收起

  2005年我们应用酮替芬、盐酸西替利嗪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34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择门诊确诊为慢性荨麻疹的患者共34例,年龄18~63岁,平均年龄38.56岁;男13例,女21例;病程3个月~9年,可见风团;无严重系统疾患,治疗前1个月未使用长效皮质类固醇,1周内未使用过抗组胺药及皮质类固醇。

    1.2  用药方法  酮替芬片(又名富马酸酮替芬)1mg,每晚1次,连服4周;盐酸西替利嗪片10mg,每早1次,连服4周。按4级评分法记录治疗前后受试者瘙痒、风团数量和风团大小,计算疗效指数。荨麻疹症状和体征的4级评分标准为:(1)风团数目:0分为无风团;1分为1~10个;2分为11~20个;3分为>20个。(2)风团大小:0分为无风团;1分为风团直径<1cm;2分为1.0~2.5cm;3分为>2.5cm。(3)瘙痒程度:0分为无瘙痒;1分为轻度瘙痒,不影响睡眠;2分为中度,每晚因瘙痒觉醒次数≤2次,影响睡眠,但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3分为重度,每晚因瘙痒觉醒次数≥3次或无法入睡,影响睡眠、正常生活和工作。治疗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1.3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为治疗指数为100%;显效为60%≤治疗指数<100%;有效为20%≤治疗指数<60%;无效为治疗指数<20%,总有效率为痊愈加显效。

    2  结果

    34例中痊愈16例(47.06%),显效14例(41.18%),有效3例(8.82%),无效1例(2.94%),总有效率(88.24%)。用药期间9例有轻度倦意,6例有轻度头晕、乏力,7例有口干,4例嗜睡。均能耐受。

    3  讨论

    慢性荨麻疹病因复杂,多数患者不能找到确切原因[1]。慢性荨麻疹的发生除与组胺有关外,还与其他介质如白三烯、前列腺素等有关。临床上抗组胺药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主要药物。酮替芬为强效过敏介质释放抑制药,不仅能抑制抗原诱发的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白三烯等炎症介质,而且可抑制抗原、血清或钙离子介导的人嗜酸性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释放组胺、白三烯等。同时本药有组胺H1受体拮抗作用,还可拮抗5-羟色胺和白三烯的作用。盐酸西替利嗪是第一代抗组胺药羟嗪的衍生物,能特异性地拮抗H1受体,能稳定肥大细胞膜,既抑制组胺介导的早期过敏反应,又抑制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引起的晚期过敏反应[2]。体内代谢慢,疗效稳定。本药不易透过血脑屏障,故对中枢H1受体的亲和力低,服用后不产生或仅有轻微困倦作用。两者联合应用治愈率较高,且酮替芬只夜间服用1次,其嗜睡、疲倦的副作用对患者日常生活、工作影响小,因此该法治疗荨麻疹有效且安全。

    【参考文献】

    1  张学军.皮肤性病学.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7.

    2  芮耀诚.现代药物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910-911,349-359.

  
    作者单位: 330006    江西南昌,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

   (编辑:宋  冰)

作者: 梁斌慧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