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7卷第11期

浅谈活血化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中风又名卒中。由于起病急骤,病情变化迅速,具有“风”的特征,故以中风命名。缺血性中风包括短暂脑缺血发作(小中风)、动脉硬化性脑梗塞、脑栓塞等。缺血性中风的发病与出血性中风相比约为3:1。...

点击显示 收起

  中风又名卒中。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或口眼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为主证。由于起病急骤,病情变化迅速,具有“风”的特征,故以中风命名。本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性,自古以来被视为中医内科四大症(风、痨、臌、膈)之首。缺血性中风包括短暂脑缺血发作(小中风)、动脉硬化性脑梗塞、脑栓塞等。缺血性中风的发病与出血性中风相比约为3:1。关于缺血性中风的治疗,用活血化瘀法取得一定的疗效,现分析如下。

    缺血性中风病位在脑,脑有瘀血。脑藏头颅之内,和脊髓相连接。对于脑功能的记载,《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头者精明之府。”说明头脑是精髓和神明高度聚集的地方,人的一切精神活动,刺激活动,都由脑来支配主宰,对体内外作出明确的反应。脑不但统率精神活动,并且主四肢活动等,如《灵枢·海论》说:“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中风之巅疾,脑功能失常,精神意志及肢体知觉运动也失去常态。正如《灵枢·五乱篇》说:“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素问·脉要精微论》说:“病变而成,厥成为巅疾。”《金匮要略》说:“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僻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此说明中风后,不仅有半身不遂,还伴有口眼歪斜,是与其他疾病卒倒的鉴别特征。仲景在分类描述病情,亦是突出重点。一般来说,中络、中经,是轻证;中腑、中脏,是重证。肌肤不仁,肢不胜重的半身不遂,属于瘀血闭阻经络而然。中腑不识人,乃瘀血内阻,神窍蒙蔽所致。因肺主声,心开窍于舌,脾连舌本而系于舌下;肝脉循喉咙,因邪入脏,则心肺失主,脾、肾、肝脉受阻,舌强廉泉开,阴液失摄,故谓中脏舌难言,口吐涎。以上所述,其实是脑有瘀血,而脑功能失常所产生的一系列证候。缺血性中风如梗塞面积大,病灶呈双侧或多发性,且梗塞部位在基底节区者,亦常会出现神志障碍表现,如不识人、舌难言、口吐涎等症状。

    祖国医学对活血化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多有相关的论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审其阴阳,以别柔刚,定其气血,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朱丹溪始悟得“治风之法……日久当活血,……”《景岳全书》说:“凡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医风先医血,血行风自灭,……”《血证论》亦说:“……去瘀为治血要法,用花蕊石散,今瘀血化水而下,且不动五脏真气,为去瘀妙药;如无花蕊石,用三七、郁金、桃仁、牛膝、醋炒大黄,亦有速扫之功,故旧血不去,则新血断然不生,而新血不生,则旧血亦不能自去也。”此活血化瘀经验之谈,亦完全适用于缺血性中风。《医学衷中参西录》更明确指出:“气血虚者,其经络多瘀滞……加以通血之品,以化其瘀滞,则偏枯、痿废者自愈。”“化其脑中瘀血,方能奏效。”可见,自古以来,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在祖国医学中多有相关记载。

    现代医学认为血瘀是病理原因引起血脉瘀滞,以及由此而产生一系列证候。从病理学讲,可归纳如下:第一,是血循环障碍,包括郁血、血栓、局部缺血水肿。第二,是局部组织增生或变性。上海第一医学院在血瘀本质及活血化瘀原理中,分别报道了91例和163例缺血性中风患者,在血液流变学实验中,血液粘滞性、凝固性明显增加,血细胞表面电荷量减少、聚集性增大,这与血瘀证理论相一致。治血瘀的原则是瘀血必须彻底消除,即所谓的“活血化瘀”。

    缺血性中风是由于脑部血循环障碍,引起脑缺血、郁血、水肿,以及组织变性、增生,或形成瘢痕囊肿等一系列病理变化,致使脑功能障碍。解除脑功能障碍的关键,在于善用活血化瘀。活血化瘀的作用,能消除血瘀、血栓、局部缺血,削弱瘢痕斑块的形成;改善血循环障碍和心脏功能,使血管舒张,血量增加,增加组织器官血氧供应;增强白细胞系吞噬作用,使血栓等吸收;改善微循环,使血管痉挛缓解,恢复正常血流量;使增生性病变软化;还能调节某些内分泌功能失调,或通过酶系统的变化来调节神经血管的营养,有利脑功能障碍的恢复。由此可见,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是有现代医学科学依据的。

    近代医学研究认为活血化瘀药物有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反应,增强纤维蛋白自溶酶的活性、能抑制血小板的形成等作用。前列腺素I2/血栓素A2(PGI2/TXA2)的平衡是影响血小板功能的主要因素。阿魏酸为活血化瘀药川芎、当归的主要活性成分,它可明显抑制大鼠血小板的聚集和释放[1]。70年代初,从川芎分离出结构为四甲基吡嗪的有效成分——川芎嗪,《中华医学杂志》1977年8月报道,川芎嗪治疗缺血性中风218例,其中急性期156例,有效率为 89.7%,显效率为57.1%;恢复期或后遗症期62例,有效率为95.2%,显效率为37.1%,表明对急、慢性缺血性中风有肯定的疗效。湖北医学院二院使用25%的当归注射液静滴治疗缺血性中风40例,总有效率为90%。丹皮酚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5-羟色胺(5-HT)的释放,提高血小板内cAMP的含量[2]。丹参可抑制ADP和肾上腺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丹参在影响血小板功能的同时还可增加血小板cAMP含量,其机制不是兴奋环化酶,而是抑制血小板内的环磷酸腺苷磷酸二酯酶[1]。静注丹参水提物可抑制血小板粘附[1]。所以我国已公认丹参是一种较好的防治缺血性中风的有效、安全的药物。水蛭能升高PGI2,降低TXB2,维持二者的平衡[3]。水蛭治疗缺血性中风在临床上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赤芍801能对抗花生四烯酸引起的家兔血小板聚集,抑制TXA2的合成,促进动脉内皮PGI2的生成。赤芍801及其衍生物能调整血小板能量代谢[4]。此外,活血化瘀中药刘寄奴、益母草、红花、郁金、苏木、莪术、元胡、鸡血藤、三七等皆具有较好的抗血小板凝聚的作用[1,5]。山西省人民医院使用红花提取液治疗缺血性中风106例,有效率达95.8%,菸酸对照组为81.1%,P<0.05。差异有显著性,证实红花对缺血性中风有效。广西梧州市第三制药厂等使用三七制成血栓通注射液,用治缺血性中风病人,取得较好的疗效。由此可见,活血化瘀法中的活血化瘀药物,在治疗缺血性中风疾病中,是有科学研究基础与临床依据的。

    综上所述,活血化瘀治疗缺血性中风,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不管是文献研究,还是药理研究,疗效是肯定的。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不容忽视,应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  吴余升.血栓素A2-前列腺环素的平衡调节与活血化瘀.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6(2):121.

    2  石琳.丹皮酚对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及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中国药理学报,1988,9(6):555.

    3  王达平.水蛭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家兔6-酮-PGFI2、TXB2、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影响.中华内科杂志,1988,27(8):472.

    4  陈学忠.活血化瘀法则在心脑血管及周围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与展望.中医杂志,1984,(12):68.

    5  孙小宣.中医中药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与临床研究.内部资料,1994.

      作者单位: 202150 上海,上海仁济医院崇明分院

   (编辑:海  涛)

作者: 张飚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