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7卷第12期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临床疗效评价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4年6月~2005年10月我院儿科门诊138例小儿肺炎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辨证论治内服中药。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肺部体征、咳嗽、喘促和咯痰等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与对照组......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4年6月~2005年10月我院儿科门诊138例小儿肺炎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辨证论治内服中药。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肺部体征、咳嗽、喘促和咯痰等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愈显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治疗组肺部体征、咳嗽、喘促和咯痰等症状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可明显提高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小儿肺炎;中医辨证论治;中西医结合疗法

      小儿肺炎是儿科的常见病,是发展中国家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1],严重危害小儿的身体健康。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药在改善小儿肺炎临床症状和体征等方面具有特色和优势。我们于2004年6月~2005年10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肺炎78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病例为2004年6月~2005年10月我院儿科门诊的小儿肺炎的患儿,按配合接受口服中药与否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8例,男45例,女33例,年龄6个月~13岁,平均(4.32±2.56)岁,病程1~10天,其中白细胞升高45例,白细胞正常33例,支原体肺炎15例;对照组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5个月~14岁,平均(4.25±2.72)岁;病程1~10天,其中白细胞升高43例,白细胞正常35例,支原体肺炎13例。两组患儿在年龄、治疗前病程、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86年《小儿四病防治方案》中的小儿肺炎诊断依据[2],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非支原体肺炎给予青霉素5~20万U/(kg·d),分1~2次静脉滴注,或用头孢拉啶50~100mg/(kg·d),分1~2次静脉滴注,加病毒唑10~15mg /(kg·d),每日1次静脉滴注;支原体肺炎给予红霉素25mg/(kg·d),每日1次静脉滴注,或口服阿奇霉素10mg/(kg·d),每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辨证论治内服中药,临床分为3型:(1)风热闭肺型治以宣肺泄热,化痰定喘,方用麻杏石甘汤或银翘散加减(炙麻黄、杏仁、石膏、银花、连翘、黄芩、桑叶、菊花、桔梗、前胡、甘草)。(2)痰热闭肺型治以清热宣肺,涤痰定喘,方用麻杏石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炙麻黄、黄芩、石膏、杏仁、鱼腥草、地龙、贝母、桑白皮、葶苈子、甘草)。(3)正虚邪恋型若阴虚肺热者治以养阴清肺,方用沙参麦冬汤加减(方中玄参、麦冬、玉竹、生地、百合、百部、枇杷叶、甘草);肺脾气虚者治以健脾益气,方用玉屏风散加味(防风、黄芪、白术、太子参、茯苓、陈皮、半夏、甘草)。疗程:支原体肺炎治疗14天,其他肺炎治疗7~10天。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 治疗1个疗程后,咳嗽、咯痰及肺部体征消失,体温恢复正常,X线检查肺部阴影消失;显效:咳嗽、咯痰及肺部体征明显好转,体温恢复正常,X线检查肺部阴影明显减少;有效:咳嗽、咯痰及肺部体征好转,体温恢复正常,X线检查肺部阴影部分消失;无效:咳嗽、咯痰及肺部体征无明显变化或加重,X线检查肺部阴影无明显改善。

    2.2  疗效  两组临床疗效见表1,治疗组愈显率(痊愈加显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1  两组肺炎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小儿肺炎属中医学肺炎喘嗽范畴,肺炎者,肺热炎上之义;喘嗽者,气促咳嗽之状。多因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易为外邪侵袭,而小儿为纯阳之体,感邪后易从阳化热。因此在小儿肺炎初期以风热犯肺较多,治以疏风清热化痰,止咳平喘,方用银翘散或麻杏石甘汤加减,方中麻黄、杏仁一宣一降,开肺气之郁闭,石膏、银花、连翘、黄芩清泻肺经实热以祛邪,桑叶、菊花、前胡、桔梗疏风解表,宣肺止咳,诸药合用共奏清肺化痰,止咳平喘之功。中期以痰热壅肺证型为主,治以清热宣肺、涤痰平喘,方用麻杏石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方中麻杏石甘汤宣肺平喘,贝母、葶苈子涤痰泻肺平喘,鱼腥草、地龙、桑白皮、黄芩清化肺中痰热,共奏清热化痰止咳之功。后期或恢复期出现阴虚肺热,治以滋阴润肺,止咳平喘,方用沙参麦冬汤加减,方中麦冬、玉竹、生地滋阴润肺,玄参清肺中伏热余邪,百合、百部、枇杷叶润肺止咳,诸药合用共奏养阴清肺,润肺止咳之功。若出现肺脾气虚证,治以健脾益气,补肺固表,方用玉屏风散加味,方中防风、黄芪益气固表,白术、太子参、茯苓健脾益气、陈皮、半夏和胃化痰,诸药合用具有健脾益气、补肺固表作用。临床实践中发现,治疗小儿肺炎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辨证论治内服中药,可明显改善肺炎患儿肺部体征和咳嗽、喘促、咯痰等症状,同时也可明显缩短病程。

    本组观察结果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较单纯西药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明显提高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同时可明显减轻肺炎患儿肺部体征和咳嗽、喘促、咯痰等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慕逖.儿科学,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47.

    2  李兴华,王荣国.儿科疾病诊疗标准.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120-128.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8.

   作者单位:523000 广东东莞,东莞市人民医院儿科

  (编辑:海  涛)

作者: 刘南琼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