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7卷第13期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1例重型颅脑损伤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8例中有21例发生DVT。手术、卧床时间、年龄及是否有静脉血栓史是DVT发生的相关因素。...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21例重型颅脑损伤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8例中有21例发生DVT。手术、卧床时间、年龄及是否有静脉血栓史是DVT 发生的相关因素。结论  对此类患者应加强重视,及早采取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颅脑损伤;下肢静脉血栓;护理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临床上并不少见,其中以下肢深静脉血栓最为常见,约占深静脉血栓的90%以上,而神经外科手术后DVT的发病率在24%左右[1]。由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可并发致命性肺栓塞,因此应注重对该病的综合防治。本文对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DVT情况做一调查分析,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DVT的原因及护理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04年1~12月收治患者364例,男210例,女154例,年龄4~73岁;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8例,GCS<10分。行手术治疗32例。

    1.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是否手术、卧床时间、有无静脉血栓史等,由专门护士进行调查,问卷回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DVT情况  68例患者中,有21例发生DVT,其中手术后患者14例。21例患者均有静脉血栓史,卧床时间均>15天,年龄均>55岁。

    2.2  手术与DVT 的关系  手术后发生DVT的几率增高(表1)。表1  手术与发生DVT的关系

    2.3  卧床时间与DVT的关系  发生DVT的几率随卧床时间延长而增高(表2)。表2  卧床时间与DVT的关系

    2.4  其他因素与DVT的关系  年龄及是否有静脉血栓史也是DVT发生的一个相关因素,高龄患者及有静脉血栓史患者易患DVT。

    3  病因分析

    1946年Vichyssoise[2]提出,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的高凝状态是造成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重型颅脑损伤或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长期应用脱水剂,使血容量减少,血液粘度增高;(2)患侧肌力降低,对血管的支撑力减弱,血管受压,血液回流不畅;(3)卧床时间长,肢体不能活动导致血流缓慢;(4)静脉血栓史导致血管内膜损伤,容易造成血栓形成。

    4  护理

    4.1  预防  卧床期间应定时更换体位(每1~2h翻身1次),并定时做下肢的被动运动。长期输液患者应避免在同一部位、同一静脉反复穿刺。神经外科常用药物甘露醇对静脉刺激性大,使用时尤应注意。注意观察患者双下肢有无肿胀、色泽改变、浅静脉曲张等。必要时测量两侧下肢相对应的不同平面的周径,若发现两侧下肢的周径相差0.5cm以上时[3],应及时通知医生。

    4.2  对症护理

    4.2.1  因受累静脉内血液淤滞,回流受阻,组织的肿胀导致动脉血管受压,容易导致肢体缺血坏死  措施:(1)病人卧床休息,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减轻静脉内压力。(2)局部湿热敷。(3)按医嘱准确执行溶栓、抗凝、祛聚疗法,并观察病情变化。(4)每4h观察1次患肢皮肤温度、色泽、弹性及肢端动脉搏动情况并进行记录。(5)每天测量双下肢同一部位的周径,观察肿胀消退情况,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参考资料。

    4.2.2  血管内的炎症反应引起的持续性胀痛导致患者烦躁不安  措施:(1)观察患者烦躁持续时间和程度。提供安静、舒适、无不良刺激的环境。(2)各项治疗、护理及检查尽量集中进行,减少频繁刺激。(3)卧床休息,患肢抬高略超过心脏水平,促进血液回流,减轻浅静脉内压力,使疼痛减轻。(4)按医嘱使用镇静、催眠药,并观察其疗效。

    4.2.3  因静脉壁损伤、炎症反应、毒素吸收,患者多有发热  措施:(1)为病人进行口腔护理每天2~3次,一般选用生理盐水、2%~3%硼酸水、朵贝液漱口,起到清洁口腔、预防感染的作用。(2)为病人提供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素饮食。(3)口唇干裂者,涂以少许石蜡油保护。(4)病人体温超过39℃时,给予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75%酒精擦浴、冰敷等;必要时给予药物降温,降温30min后复测体温,观察并记录降温效果。(5)按医嘱使用抗生素。

    4.2.4  患肢的肿胀以及长期的卧床造成肢体局部皮肤受压过久,血液循环不良,极易造成皮肤的坏死  措施:(1)睡气垫床或骶尾部垫气圈或海绵垫。(2)用樟脑酒精或红花酒精按摩受压部位,每天2~3次,促进血液循环。(3)做好晨、晚间护理,保持病人肌肤清爽、舒适。(4)保持床单位平整无皱、清洁干燥、无渣,减少刺激皮肤的不良因素。(5)协助病人轻微活动下肢,经常翻身,减少局部受压时间。

    4.3  潜在并发症护理  潜在并发症包括出血和肺动脉栓塞,其中因静脉血栓的脱落肺动脉的栓塞死亡率极高,具体措施:(1)绝对卧床,患肢高于心脏平面20~30cm。(2)卧床期间,应主动及被动地活动肢体。(3)溶栓治疗期间,避免肢体大幅度活动,严禁挤压、按摩患肢,以防血栓脱落,发生肺动脉栓塞。(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异常情况,应立即使患者平卧,吸入高浓度氧气,及时通知医生,并积极配合做好抢救工作。

    因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多处于昏迷及嗜睡状态,缺乏下肢自觉主诉,导致病情延误甚至肺动脉栓塞发生生命危险,所以对此类患者尤应加强重视,完善护理整体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玉琦,叶建荣.血管外科治疗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17.

    2  吴在德.外科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689-692.

    3  董国祥.实用血管外科学及护理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200-206.

    作者单位: 264002 山东烟台,解放军第107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编辑:宋  冰)

作者: 赵彦,崔耀双,姜兰芳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