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7卷第15期

中药治疗过敏性鼻炎60例临床观察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摘要】过敏性鼻炎是I型变态反应性炎症疾病,临床上不易治疗,与机体免疫功能不健全有密切关系。黄芪建中汤加味(黄芪、党参、白术、山药、桂枝、白芍、菟丝子、巴戟天、杏仁、大枣、生姜)以益气固表,调和营卫,扶正祛邪为治则,在治疗中发挥较好疗效。过敏性鼻炎。临床观察应用中医扶正祛邪的治疗原则,来调整机体......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过敏鼻炎是I型变态反应性炎症疾病,临床上不易治疗,与机体免疫功能不健全有密切关系。黄芪建中汤加味(黄芪、党参、白术、山药、桂枝、白芍、菟丝子、巴戟天、杏仁、大枣、生姜)以益气固表,调和营卫,扶正祛邪为治则,在治疗中发挥较好疗效。

    【关键词】  黄芪建中汤;过敏性鼻炎;临床观察

      应用中医扶正祛邪的治疗原则,来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选用中药对于一些难治的疾病,肾病、肝炎、过敏性鼻炎、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收到较好的效果。笔者近几年用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过敏性鼻炎60例,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中,男22例,女38例,年龄30岁以下4例,30~40岁36例,41~60岁20例,病程:最短1年,最长20年;过敏原:药物16例,冷空气12例,烟尘12例,无明显诱因的20例。

    1.2  诊断标准  均有鼻塞、打喷嚏、流清水涕反复发作病史,用抗组织胺药如扑尔敏、强的松有效,其症有鼻痒、打喷嚏、流清涕、暂时性嗅觉障碍,鼻腔黏膜苍白或暗灰色。鼻涕常规化验:嗜酸细胞增多。具备上述症状的可诊断此病。

    1.3  治疗方法  用黄芪建中汤加味。黄芪50g,党参、山药各30g,白术、白芍、桂枝各15g,甘草10g,杏仁、菟丝子、巴戟天各15g,大枣5枚,生姜3片,有热加黄芩15g,白芍改为20g,去巴戟天。水煎服,1日1剂。连续用药:最短1周,最长20天,用中药期间停用抗组织胺药,观察疗效。

    1.4  治疗结果  显效:服药后临床症状消失,鼻腔黏膜恢复正常颜色,停药后3个月之内不复发者50例,占83.3%。有效:临床症状消失,鼻黏膜恢复正常颜色,停药后1~3个月内复发,但症状减轻或发作时间延长者10例,占16.6%。

    2  典型病例

    患者,女,35岁。2003年11月5日来诊,诉患过敏性鼻炎10年,近3~4年症状加重,反复发作而来就诊。症状:打喷嚏,流清涕、鼻痒并伴气促、自汗、面色苍白、舌淡苔薄白、脉缓,实验室检查:鼻涕中嗜酸细胞2~3个/高倍视野,血清免疫球蛋白:IgA 0.70g/L,IgG0.87g/L,IgM0.35g/L,治疗:温补脾肺,用上方治疗10余天,临床症状消失,鼻黏膜颜色恢复正常,随访半年未发。

    3  体会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中医为“鼻鼽”,症属肺脾气虚,营卫不和,因肺主皮毛,开窍于鼻,职司卫外,邪气乘虚而入,而脾为肺之母,土能生金。脾对肺有滋长强壮功能,脾气虚弱导致肺气虚,卫外不固,故稍遇外邪即发病,以补脾肺为治,用黄芪建中汤加味,使脾阳振奋,输布精液,气血自充而诸病愈。

    黄芪建中汤重用黄芪,利用黄芪补气固表,扶正祛邪。据现代研究黄芪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确有促进作用。能增强吞噬系统功能,促进淋巴细胞转化,诱导干扰素生长,能增强鼻腔分泌物中IgA含量;党参、白术、山药为扶正固本药,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机体达到“扶正”作用;菟丝子、巴戟天具有调节机体细胞的功能,拮抗过敏介质及提高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功能等多个环节以调整人体免疫。桂枝、白芍可提高小鼠巨噬细胞吞噬率及吞噬指数,增加抗体及提前产生抗体,具有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1]。本方全面调节人体的免疫系统,改善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因此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有效方剂。

    【参考文献】

    1  滕晶.桂枝汤双向调节作用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概况.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8(5):394-397.

   作者单位:124010 辽宁盘锦,辽河油田中心医院

   (编辑:宋  冰)

作者: 张艳萍,李 佳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