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7卷第16期

完善绿色通道在群体伤救治中的重要作用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摘要】为了适应现代急救医学的发展,我院完善了急诊绿色通道的建设,将急诊护士应用于其管理中,成功的应对多起恶性群体伤的救治,使病人真正得到最及时、有效、安全的救治,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增加了满意率,并提升了医院的整体形象。群体伤救治。重要作用作为天津市创伤急救中心,我科一直将以提高病人在急诊室的抢......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为了适应现代急救医学的发展,我院完善了急诊绿色通道的建设,将急诊护士应用于其管理中,成功的应对多起恶性群体伤的救治,使病人真正得到最及时、有效、安全的救治,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增加了满意率,并提升了医院的整体形象。

    【关键词】  完善绿色通道;群体伤救治;重要作用

     作为天津市创伤急救中心,我科一直将以提高病人在急诊室的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作为最高目标与最终目标而不懈努力。完善急诊绿色通道,将急诊护士应用于其管理,在群体伤救治中,为危重症患者的抢救赢得了时间,避免了由于混乱而造成的延误,其作用非常突出,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自2000年1月~2005年1月,4年来接诊群体伤三批共61例,三批病人均为大客车交通伤。年龄18~48岁,其中第一批伤员23例,第二批伤员18例,第三批伤员20例,61例病人中估计出血量800 ml以上的重伤员18例,多发伤19例,颅脑损伤6例,腹部损伤6例,脊柱骨折3例,骨盆骨折4例,四肢骨折21例,其他伤6例,来诊时已死亡2例。经急诊处理后收入院26例,其中收入ICU病房6例,三批群体伤除现场死亡病人外,入院后没有死亡数的增加。

    2  制定科学、规范的绿色通道的管理及制度

    2.1  明显统一标饰  急诊科主任为绿色通道和群体伤抢救负责人。群体伤抢救由科主任(夜班:科住院)和护士长统一协调指挥。急诊护士统一绿色服饰,为急诊绿色通道鲜明标志,在群体伤救治中易于辨认。

    2.2  检伤分类,按区安置  在科住院医师协助下,主班护士进行检伤分类,按区安置病人,粘贴标志,病历标识号与病人身上标识号一致,分诊采用最快速简便方法,即根据生命体征或TRTS评分,分红、橙、黄、绿、兰、黑六种等级,分别安置于四个抢救区域。一区:骨科诊室或诊室外;二区: 抢救室门外;三区:抢救室;四区:抢救手术室。

    2.2.1  红色等级  放置抢救三区或四区,等待时间为0,非常紧急,有生命危险,收缩压<90mmHg,呼吸频率<10次/min或>30次/min,氧饱和度<93%或TRTS评分1~10,应立即抢救。

    2.2.2  橙色等级  放置抢救二区或三区,等待时间最多10min,非常紧急,依旧保持生命功能,但不稳定,收缩压<100mmHg或舒张压>120mmHg,脉搏<50次/min或>120次/min或不规律,氧饱和度在93%与95%之间,需要持续和密切的监控。

    2.2.3  黄色等级  放置抢救二区,等待时间在30min以内,紧急,保持有生命功能,但依旧有危险,收缩压<100mmHg或舒张压>110mmHg,氧饱和度在95%到97%之间,TRTS评分11,需要密切监控。

    2.2.4  绿色等级  放置抢救一区(骨科诊室内),等待时间在120min以内,保持有生命功能但不危险,需要每30min重新检查1次,生命体征正常或TRTS评分 12。

    2.2.5  蓝色等级  放置抢救一区(骨科诊室外),等待时间大约240min不紧急,保持有生命功能虽无危险,但需要每60min检查1次。

    2.2.6  黑色等级  已死亡,不再进行救治,放置于内科诊室外。

    2.3  用“CRASHPLAN”方法进行患者评估  为避免遗漏重要伤情应遵循Freeland等提出的“CRASHPLAN”方法进行评估患者[1]。原则上只有伤员在气道阻塞或大出血两种情况时才立即处理,其他情况均在分诊后再处理。应尽量减少搬动,对可疑部位重点检查。明确护理重点,通知相关科室,并在我科设计的急救护理计划单上作出明确标志,为医生诊治提供客观的资料。

    2.4  主班护士的责任  群体伤患者抢救过程中,主班护士应经常巡视各区病人,及时发现病人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换抢救区域。特别要注意无声无息的病人往往是很危险的。

    2.5  完善的绿色通道制度、流程图  群体伤抢救预案、程序,为抢救工作的顺利实施指明方向。做到制度严谨、管理有序、有章可循,充分保证了群体伤到达初期混乱状态下危重患者(特别是无名氏、无家属患者)的及时救治。

    3  健全急救组织,完善急救通讯网络

    3.1  科内成立抢救小组  医生3人,白班护士5人,夜班护士4人,分别担任总指挥(医生)、治疗员、联络员、重症记录员。配有明显的标志,各负其责。

    3.2  鉴诊护士  负责通知医务科(夜班通知行政值班)按扇形呼叫系统逐级通知,行政值班亲临抢救现场,行使值班院长权利,签字负责。

    3.3  急诊护士长  启动我科《特殊情况下人员紧急预案》,并根据多发伤严重程度配备急诊护士。被呼叫人员30min内到急诊科;相关科室,被呼叫医护人员5min内准时到达各抢救单元。

    4  绿色通道畅通、设施齐全,保证抢救顺畅无阻

    4.1  抢救室内各类抢救物品、药品呈备用状态  由三班护士每班检查并且班班交接。并由一名抢救室专职护士定期检查与保养,设备科及时修理。院质控小组、护理部负责质量的监控和保证。

    4.2  抢救室物品实施“五定”[2]  即定人保管、定点放置、定量供应、定期检查、定期消毒,原则上一律不准外借或挪用。

    4.3  急诊配备  10辆折叠平车用于群体伤,专车专用。

    5  强化绿色通道的人员配置,着手做好危重病人的抢救培训

    5.1  医务人员要求  各级绿色通道医务人员要训练有素、技术娴熟、职责明确、坚守岗位,随时做好抢救准备。

    5.2  制定系统规范的专科急救护理技能培训标准,并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  定期组织全科护士进行急救技能的演练并每月对科内护理人员进行理论及操作考核,对急救仪器、器械实行循环式考核,不定期抽考。

    5.3  急诊医护人员的默契配合尤为重要  急诊医护搭档组应技术过硬且相对于固定。因抢救工作是非常紧迫而繁忙的,尤其是多发伤、群体伤的抢救,强调创伤伤员“黄金一小时”[3],因此,往往熟知彼此的习惯,眼神,肢体语言,可大大缩短抢救时间,赢得抢救的成功往往起到事半功倍和决定性的作用。

  6  小结

    6.1  将护士由被动的治疗护理者转换为主动的管理者  (1)从群体伤伤员的接诊、分诊,初步查体,以及各区病人生命体征的监测,区域的转换,都是由急诊护士来完成的,医生的及时到场,其他系统的有力配合,都与护士的主动管理分不开,因此避免初期的混乱,为合理救治提供信息与保障。(2)急诊护士在绿色通道的管理中,主动的学习新知识、新理念、新技术,缩短抢救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3)急诊护士做好绿色通道的管理,就是要做好相关科室及人员的沟通与协调,无疑是在无形的积累与总结中提高了与人的沟通能力。

    6.2  强化了急诊护士的急救综合能力  群体伤时危重病人较多,伤情轻重不一,无论哪个步骤处理不当都会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强调早期复苏,强调创伤伤员“黄金一小时”,强调各项操作规范化、程序化,使各项操作快速、准确、忙而不乱、有条不紊地进行,及时发现和解决威胁患者生命的症状都是对急诊护士综合能力的考验。因此,锻炼了护士在应激状态下将实力、技术、心智、意志、体力处于最佳状态,保证了护士在实际抢救病人的紧张环境中技术的发挥,使病人真正得到最及时的救护。

    6.3  增强了团队精神,提高医院在医疗市场的竞争力  急诊是医院的窗口与缩影,是医院综合水平的体现,只有全体急诊人员团结与努力,树立急诊品牌,提升公众形象,才能提高医院在医疗市场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苏鸿熙,刘世恒.现代多发伤治疗,第十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3,100.

    2  周秀华.急救护理学,第二版.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340-343.

    3  刘宁,范晋明,高克柔,等.81例胸腹腔多发伤的早期救治.中华创伤杂志,1996,12(3):199-200.

   作者单位:300211 天津,天津市天津医院

  (编辑:李  木)

作者: 安霞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