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7卷第18期

手背静脉穿刺方法探索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对于静脉穿刺成功率进行了无数次探讨,但对于怎样穿刺可以减轻病人的疼痛感觉却缺乏研究。近1年来,我们对200例静脉输液患者采用了沿静脉上方直接刺入血管,跟沿静脉侧方进入皮下再刺入血管两种穿刺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前一种方法可减轻疼痛,甚至达到无痛进针。1资料与方法1。...

点击显示 收起

    对于静脉穿刺成功率进行了无数次探讨,但对于怎样穿刺可以减轻病人的疼痛感觉却缺乏研究。近1年来,我们对200例静脉输液患者采用了沿静脉上方直接刺入血管,跟沿静脉侧方进入皮下再刺入血管两种穿刺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前一种方法可减轻疼痛,甚至达到无痛进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例均为近年来接受静脉穿刺的住院或门诊清醒患者。男96例,女104例,年龄7~72岁。

    1.2  方法  为避免不同的人对疼痛的耐受性不同以及所用药物不同的影响,故将病人分别进行自身实验组及对照组的共2次实验观察和调查比较。两组均同一人操作,均选用同厂生产的一次性输液器,6号头皮针,穿刺点选择左右相对称的手背静脉。(1) 实验组: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头皮针,呈15°~20°角沿静脉上方刺入,然后固定。(2) 对照组: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头皮针,呈15°~20°角沿静脉侧方先进皮下再进血管,然后固定。

    2  判定标准[1]

    由同一操作者操作,另一操作者负责观察患者面部表情、询问记录穿刺时的感觉及疼痛持续时间。

    2.1  无痛  穿刺时无面部表情改变,穿刺肢体无任何反应,询问局部无痛感。

    2.2  微痛  穿刺时无面部表情改变,穿刺肢体无反应或仅有微颤,但有轻而短暂的疼痛,持续时间<8s。

    2.3  剧痛  穿刺时面部表情紧张,张口及突然吸气或呻吟,穿刺肢体抽搐或有撤回反射,询问局部疼痛重,疼痛时间>15s。

    3  结果

    实验组200例,无痛或微痛者192例,占96%;剧痛者8例,占4%。对照组200例,无痛或微痛者171例,占85.5%;剧痛者29例,占14.5%。经统计学处理χ2=12.6,P<0.001,说明两种不同的穿刺方式,其疼痛程度有极其显著性意义。

    最后,笔者还对200例穿刺患者所采用的两种不同方法产生的感觉评价(即病人满意程度)进行调查,结果200例中认为实验组优于对照组者192例,占96%,两组无差异者8例,占4%。

    4  讨论

    4.1  皮肤的血管及神经  由身体内部分布到皮下组织的血管较粗、到真皮与皮下组织之间的分支较细,其皮下血管丛位于皮下组织深部,是皮肤内最大的血管丛。所以,临床上静脉穿刺时,多选择皮下组织的静脉,其次是真皮层的静脉,皮肤组织中的神经分布特别丰富,不仅有向心性的感觉神经纤维,而且有离心性的运动神经纤维。皮肤的神经是周围神经的分支。正常组织中感觉神经纤维末梢分三种即游离神经末梢、毛囊周围神经末梢及特殊形状的囊状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分为游离神经末梢和终末小体,后者中的痛觉感受器位于表皮内,其有髓神经纤维进入表皮后即失去神经膜,并分支呈网状或小球状,分散于表层细胞的间隙中,其压觉感受器位于真皮深部和皮下组织中[2]。

    4.2  皮肤的感受作用及疼痛产生机理  正常皮肤内分布有感觉神经及运动神经,它们的神经末梢和特殊感受器广泛地分布在表皮、真皮及皮下组织内,以感知体内外的各种刺激,引起相应的神经反射。痛觉是由皮肤内的游离神经末梢传导的。在皮肤表面有痛觉存在,分布密集,痛觉中心痛觉最敏感。任何物理性或化学性刺激都可以引起痛感。其痛觉机理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由于直接刺激了神经末梢;另一种认为是由于外界刺激损伤了神经末梢周围的细胞,后者产生了某种致痛物质,然后作用于神经末梢的结果[3]。

    4.3  感觉强度与刺激的关系  感觉强度不仅决定于刺激的强度,并且与刺激的变化速率、作用时间及作用面积有关。沿静脉侧方进入皮下再刺入血管的穿刺方法较实验组的沿静脉上方直接刺入血管的穿刺方法无形当中增加了刺激强度,延长了作用时间, 使穿刺速度变慢,致痛觉加重[4]。

    大量临床补充证明,实验组无痛或微痛者的患者,满意率均占96%,明显大于对照组。因此为减轻病人痛苦,提高护理质量,建议静脉穿刺时,采用沿静脉上方直接刺入血管的无痛穿刺方法。

    【参考文献】

    1  焦吉之.基础护理学.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8.

    2  朱德先. 皮肤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5.

    3  临床皮肤病学编写组. 临床皮肤病学.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6-15.

    4  赵辨. 临床皮肤病学,第二版.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7.

   作者单位:510240 广东广州,广州市海珠区妇幼保健院

  (编辑:海  涛)

作者: 许银卿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