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7卷第23期

调肝补肾、活血祛瘀治疗黄褐斑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黄褐斑是常见的面部色素代谢障碍性皮肤病,青壮年女性发病率较高,多数患者出现轻重不一的忧郁、焦虑、烦躁等情绪反应。可见内分泌功能障碍,神经系统失调影响着面部色素的代谢,是黄褐斑形成和发展的因素。笔者采用内服中药调肝补肾,活血祛瘀,外用中药湿敷的方法,治疗该病50例,获得了满意的效果。2治疗方法1。...

点击显示 收起

    黄褐斑是常见的面部色素代谢障碍性皮肤病,青壮年女性发病率较高,多数患者出现轻重不一的忧郁、焦虑、烦躁等情绪反应。可见内分泌功能障碍,神经系统失调影响着面部色素的代谢,是黄褐斑形成和发展的因素。笔者采用内服中药调肝补肾,活血祛瘀,外用中药湿敷的方法,治疗该病50例,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0例均为女性患者,年龄最小23岁,最大45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者3年,大部分患者曾用过各种美容化妆品,作过长时间的美容护理,服用过各种维生素而未取效者。

    1.2  治疗方法

    1.2.1  基本方  当归12g,赤芍10g,柴胡10g,郁金15g,生地15g,首乌15g,丹参20g,桂枝6g,僵蚕10g,丹皮10g,香芷10g,香附10g。

    1.2.2  辨证加减  偏气虚者加黄芪20g,血虚可重  用当归,加熟地15g,黄精15g;偏肾阴虚者加麦冬12g,枸杞子20g,偏肾阳虚者加鹿角片10g,巴戟天10g;兼湿滞者去丹皮、生地,酌加茯苓15g,薏苡仁30g等。

    1.2.3  用法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7天为1个疗程,药渣再加水3000ml煮沸后,湿洗并湿敷患处20min,每日1~2次。睡前用维生素E胶丸100mg 2粒,挤出药液涂患处,3天做一次面部美容护理并用中药倒膜。自配倒膜中药粉:珍珠粉20g,白芷10g,白附子10g,白僵蚕15g,当归15g,冬瓜仁20g,绿豆250g,烘干研细,过80目筛2次,使之搅匀。每次用药粉20g左右,以温热水调成糊状,均匀涂于面部,使之形成一层厚约0.05cm的药膜,约30min后,用清水洗去药糊,并涂上润肤霜。

    2  治疗结果

    本组50例病例中,治愈(黄褐斑完全消退)22例,好转(黄褐斑明显缩小,与正常皮肤无明显差别)23例,无效(经治疗4个疗程未见明显改善)5例。

    3  典型病例

    患者,女,32岁,2003年10月15日初诊。面颊部逐渐出现黄褐斑一年余,近月来逐渐扩大,颜色加深,如蝶状,分布于两颊,曾用各种祛斑霜,口服多种维生素效果不佳。刻诊:面色不华,头晕神疲,经行不畅,量时多时少,乳房胀甚,情绪不安,睡眠欠佳,腰酸胀不适,舌暗紫,苔薄白,脉弦细。辨证属肝郁肾虚,络脉瘀阻不能上荣于面,治拟调肝补肾,理气活血祛瘀之法。处方:柴胡10g,当归10g,郁金15g,益母草15g,香附15g,首乌20g,丹参20g,生地20g,僵蚕10g,珍珠母10g,丹皮10g。5剂,水煎服,药渣再加适量水煮沸后,熏蒸并湿敷患处20min左右,每日1~2次,睡前用维生素E胶丸100mg 2粒,挤出药液涂患处,3天做一次面部美容护理,并用自配中药粉倒膜,经以上治疗5天,黄褐斑逐渐变淡,面色转润,其他症状明显改善。继续服药共20剂,黄褐斑消失,诸症消失而愈。

    4  体会

    黄褐斑又称“肝斑”、“黧黑斑”、“面尘”,是面部黑变病的一种。本病与内分泌失调有关,其发病与肝肾两脏有密切关系。其病机多以情志失调,肝气怫郁,痰瘀内生,血脉瘀滞,精气不能上荣于面所致。《外科正宗》曰:“黧黑斑者,水亏不能制火,血弱不能华肉,以燥结成斑黑,色枯不泽……”。本病以青春期、妊娠期及绝经前后之妇女为常见。盖由此期生理变化较大,肾气易受戕损,肾虚不足,五脏失充,血脉瘀滞,头面肌肤失濡乃发为黄褐斑。笔者采用调肝补肾,活血祛瘀治疗,用柴胡、郁金、香附等药疏肝解郁,生地、何首乌、丹皮滋阴补肾,当归、丹参、赤芍、僵蚕等药活血化瘀通络。诸药合用使肝肾得以调补,瘀滞得以清除,再加上中药熏蒸、倒膜等治疗使药力直达病所。此外在治疗中尚须适调情志,少食辛燥肥甘,多进水果蔬菜,勿滥用涂敷患处,避免阳光暴晒,保持充足的睡眠,也是不可忽视的方面。

   作者单位:432700 湖北广水,广水市第一人民医院

  (编辑:宋  冰) 

作者: 张洁 2007-4-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