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7卷第24期

医学生心理控制源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心理控制源指人们对行为或事件结果的一般性看法,外控者认为自己的行为结果是受外部力量控制,如运气、社会背景、其他人,内控者认为自己活动的结果由自身的内部因素决定[1]。研究表明外控者在动机、成就、心理健康等方面都不及内控者,且和焦虑、抑郁情绪有关[2]。应对方式是个体面对压力时为减轻其负面影响做出的认......

点击显示 收起

     心理控制源指人们对行为或事件结果的一般性看法,外控者认为自己的行为结果是受外部力量控制,如运气、社会背景、其他人,内控者认为自己活动的结果由自身的内部因素决定[1]。研究表明外控者在动机、成就、心理健康等方面都不及内控者,且和焦虑、抑郁情绪有关[2]。应对方式是个体面对压力时为减轻其负面影响做出的认知与行为的过程,它也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3,4]。本研究拟探讨医学生心理控制源和应对方式间的关系,也实现有针对性提高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天津医科大学学生245人,其中男生122人,女生123人;1年级50人,2年级70人,3年级48人,4年级39人,5年级38人。

    1.2 工具和程序 (1)Rotter(1996)编制的心理控制源量表,共23道有效测题,得分范围0(极端内控)~23(极端外控)之间;(2)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将应对方式分为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这两个量表均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两份问卷装订后集体施测,数据采用SPSS11.0软件统计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医学生心理控制源与应对方式得分状况 245名医学生心理控制源与应对方式得分状况见表1,且不存在年级、性别差异。表1 245名医学生心理控制源与应对方式得分状况

    2.2 医学生心理控制源均分与应对方式得分的相关矩阵 将医学生心理控制源均分与应对方式得分进行相关分析(见表2),表明医学生的心理控制源与积极应对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与消极应对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01)。也就是说越是外控者越多采用消极应对方式,而越少采用积极应对方式。 表2 医学生心理控制源均分与应对方式得分的相关矩阵注:**P<0.01

    3 讨论

    本研究表明医学生心理控制源和积极应对方式有显著负相关,和消极应对方式有显著正相关。心理控制源影响个体的行为和个体对行为结果的认识,外控性强的人倾向于认为事情结局和个人努力无关,因此面对压力的时候,他们不采用行动,悲观、消极,即更多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内控性强的人认为个人努力可以改变事情结局,他们面临压力时,积极采取活动、努力解决问题,即更多采用积极应对方式。因此,推测可以通过干预医学生心理控制源,加强自信训练,帮助医学生更多采用积极应对方式,提高他们抗应激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锋,毕重增,陈本友.自我价值感、心理控制源和A型人格对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31(6):6-9.

    2 张永红.大学生心理控制源和时间管理倾向的相关研究.心理科学,2003,26(3):567-568.

    3 王桢,陈雪峰,时勘.大学生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4):378-380.

    4 梁宝勇.应对研究的成果、问题与解决办法.心理学报,2002,34(6):643-650.

    作者单位:054000 河北邢台,邢台高等医学专科学校

  (编辑:海 涛)

作者: 赵俊芬 2007-4-2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