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7卷第24期

涎腺腺淋巴瘤的细针吸取细胞学分析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对10例腺淋巴瘤病例的针吸涂片细胞学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进行分析。方法采用细针吸取标本,瑞氏染色,与组织学结果进行对照观察。结果10例经组织学证实的病例中,8例细胞学的结论是准确的。细胞学敏感度为80%。...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对10例腺淋巴瘤病例的针吸涂片细胞学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细针吸取标本,瑞氏染色,与组织学结果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10例经组织学证实的病例中,8例细胞学的结论是准确的。细胞学敏感度为80%。结论 细胞学对腺淋巴瘤的诊断具有安全、简便和准确性高的优势。

    【关键词】 涎腺;腺淋巴瘤;诊断;细胞学;细针吸取

     腺淋巴瘤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涎腺良性疾病。腺淋巴瘤的细胞学表现易与一些病变相混淆。通过对经细针吸取细胞学(FNAC)诊断的腺淋巴瘤病例诊断与鉴别诊断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收集 我院1998年1月~2006年12月间诊断并被证实为腺淋巴瘤10例,其中男9例,女1例,男女之间比为9:1;年龄52~78岁,腮腺区肿块7例,颌下包块3例。触诊肿块呈圆形、卵圆形或分叶状等。表面尚光滑,质地较硬,活动范围小。肿块直径2~5cm不等。

    1.2 方法 吸取标本采用5ml一次性注射器,吸取物为血性和灰白色混合物,均匀涂片,瑞氏染色,显微镜观察。手术切除标本用4%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显微镜观察。

    2 结果

    10例患者的切除标本,组织学诊断均为腺淋巴瘤。细胞学诊断8例与组织学相符合,1例误诊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1例误诊为嗜酸性腺瘤。细胞学敏感度为80%。腺淋巴瘤的细胞学典型表现为在大量淋巴细胞的背景中存在大小不等的嗜酸性上皮细胞团,胞质嗜酸性程度不等。细胞由立方或高柱状细胞构成平铺状、少重叠的不规则细胞团和乳头状结构。在组织学上,腺淋巴瘤由上皮细胞和淋巴细胞组成,多呈囊状和突入囊内的乳头状结构。

    3 讨论

    腺淋巴瘤是老年男性多发的涎腺肿瘤。腺淋巴瘤诊断的关键在于对诊断标准的把握和形态学证据的确定。细胞学诊断腺淋巴瘤的主要诊断标准是在淋巴细胞背景中,有数量较多的嗜酸性细胞团。因涎腺肿瘤种类较多,病变相互交叉,因此鉴别诊断成为针吸标本诊断涎腺肿瘤的关键。腺淋巴瘤细胞学诊断要与嗜酸细胞腺瘤、良性淋巴上皮病变、非霍奇金淋巴瘤相鉴别。当针吸淋巴细胞较多时,腺淋巴瘤不大可能误诊为嗜酸细胞腺瘤,但当针吸取得丰富的嗜酸性上皮细胞而淋巴细胞数量极少时,鉴别有一定难度。嗜酸细胞腺瘤最显著的特征是细胞的单一性,镜下所见均为嗜酸性腺细胞。因此仅存在特征性的上皮细胞而缺乏淋巴细胞时,不要轻易做出腺淋巴瘤的诊断。当腺淋巴瘤的针吸涂片中特征性嗜酸性细胞团少见而以淋巴细胞为主时,有可能被误诊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涎腺内或涎腺周围淋巴结病及非霍奇金淋巴瘤等。良性淋巴上皮病变以萎缩性变化的腺泡和上皮细胞岛以及小淋巴细胞的背景为特点。无腺淋巴瘤似肝细胞样的嗜酸性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细胞学表现为转化活跃和单一性的淋巴细胞,常无上皮性成分出现,而腺淋巴瘤的淋巴细胞则是以小淋巴细胞为主的各种类型淋巴细胞的混存,加之嗜酸性腺细胞的特点,鉴别并不困难。

    FNAC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1]。针吸标本若能代表病变的实质成分,则能够满足诊断需要。FNAC的结论是非常准确的,其敏感度高,其诊断基础与组织学是一致的[1]。造成不准确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取材不当、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的证据和经验不足,而非细胞学的非特异性变化。多方位和多点针吸有助于得到更多的诊断依据,重复取材有时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马正中,阚秀,刘树范,等.诊断细胞病理学.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515-520.

 作者单位:443200 湖北枝江,枝江市人民医院病理科

    (编辑:李 木)

作者: 邹世翠,淡汉进 2007-4-2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