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7年第8卷第1期

上海市静安区2001~2005年道路交通死亡事故监测分析*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静安区道路交通死亡事故的特点,为干预道路交通安全及评价干预措施效果提供科学数据。方法统计分析2001~2005年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的特点。结果2001~2005年,共发生34起人员死亡交通事故,死亡34人,特点:(1)最高的是1月份占17。(2)道路类型,以主干路、次干路多见,分别占55。...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了解静安区道路交通死亡事故的特点,为干预道路交通安全及评价干预措施效果提供科学数据。 方法 统计分析2001~2005年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的特点。 结果 2001~2005年,共发生34起人员死亡交通事故,死亡34人,特点:(1)最高的是1月份占17.7%;一天中,21:00~22:00是事故高发时段,占14.7%。(2)道路类型,以主干路、次干路多见,分别占55.9%、38.2%;路口路段,以四支分叉口为主,占58.8%;道路横断面,以混合式多见,占41.2%。(3)交通控制方式中,信号灯及标志标线、标志标线、信号灯,分别占35.3%、32.4%、20.6%,此外,无控制的占5.9%。(4)事故原因中,驾驶员、非机动车、机动车分别占67.7%、14.7%、11.8%。 结论 本区的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继续加强交通安全综合治理,进一步开展交通安全监测,控制对驾驶员、行人和乘车人的道路交通伤害,不断改善本区道路交通安全状况。

    【关键词】 道路交通事故;死亡

    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of road traffic deaths of Jing’an district of Shanghai from 2001 to 2005

    GUO Ya-wen,HE Yong-pin,LIU Hong-lei,et al.The Center for diseases Prevention and Control,Jingan District,Shanghai 20004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nlys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occurrence rule of road traffic deaths of Jing’an district Shanghai.In order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further prevention and evaluation the road traffic accidents. Methods The data of road traffic deaths from 2001 to 2005 were analyzed statistically and analysed. Results The amounts of road traffic deaths were 34 from 2001to 2005.Deaths were 34.Characteristics: (1)the road traffic deaths occurred more frequently in January (17.7%) than other months in a year.In a day,accidents happened at the peak:21:00~22:00(14.7%). (2)Traffic deaths occurred on arterial road, sub-arterial road were 55.88% and 38.24% respectively. Traffic deaths occurred on,four branch orifice roads were more frequently,58.82% and trancross mixed roads,41.18%. (3)Traffic deaths occurred on the road with traffic signal lamps and signs,signs and lamps were 35.3%,32.4% and 20.6%,respectively. Additionally,unaviable lamps or signs were 5.9%.(4)Among all the taffic deaths,drivers, non-motorized vehicle and vehicle accounted 67.7%,14.7% and 11.8%,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situation of road traffic is still serious.It is necessary and urgent to improve and strengthen the traffic administration on the road. It is important to perfect the monitor of the road traffic accidents.In order to improve the injuries strictly for drivers,pedestrians and passengers.The traffic safety will be improved.

    【Key words】 road traffic; deaths

    全球每年车辆致死人数70万,平均每50秒钟有一人葬身车轮之下[1]。交通安全问题对发展中国家以至全世界都是举足轻重的[2]。2005年,我区交巡警支队受理各类道路交通事故3324起,其中死亡事故8起,死亡8人;伤人事故1044起,受伤人数1139人;物损事故2272起。直接经济损失657.4万元。由于2001~2005年度受理的道路交通事故标准不一致,因此未进行事故逐年分析比较,本文仅 对2001~2005年的道路交通死亡事故特点进行分析,为开展道路交通伤害防制和安全促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根据交通部、上海市道路交通事故上报要求,区公安局交巡警支队对本区人员交通事故死亡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数据录入上海市道路交通事故监测系统,并上报交通部。

    1.2 数据分析 建立Excel数据库,用SPSS11.0进行分析,对事故特点进行流行病学描述。

    2 结果

    2.1 人员伤亡交通伤害的时间分布

    2.1.1 年度分布 见表1。由表1可见,2001~2005年,共发生34起人员死亡交通事故,死亡34人。表1 2001~2005年人员死亡事故的动态变化

    2.1.2 月份分布 见表2。由表2可见,各年度的事故高发月份不完全一致。2001~2005年,最高的是1月份占17.7%,其次是2、3、12月,分别占11.8%。2005年以1月份最高占37.5%,2005年与2001年比较,事故次数上升60.0%,上升的月份为1、2、3、9月,下降的为5、6、7、10、11月。  表2 2001~2005年人员伤亡事故的月份分布


    2.1.3 在1日内分布 见表3。由表3可见,各年度的事故高发时段不完全一致。2001~2005年,最高峰时段是21:00~22:00,占14.7%;其次5:00~6:00、7:00~8:00、18:00~19:00,均占11.8%。 表3 2001~2005年人员伤亡事故的一日内分布


    2.2 道路分布 道路类型见表4,各年均以主干路为主,其次是次干路,2001~2005年,主干路、次干路分别占55.88%、38.24%。路口路段见表5,各年均以四支分叉口为主,2001~2005年,四支分叉口占58.82%。道路横断面见表6,各年分布顺位不一致,2001~2005年,混合式、分车式、分车分向式、分向式分别占41.18%、32.35%、17.65%、8.82%。路面情况各年均以平坦为主,2001~2005年,平坦、潮湿、漫水分别占73.53%、23.53%、2.94%。道路线形构成均为平直。路面类型以沥青为主,其次是水泥,2001~2005年,沥青、水泥分别占85.29%、14.71%。 表4 道路类型构成比 表5 路口路段类型构成比 表6 道路横断面构成比


    2.3 交通控制方式 见表7。由表7可见,各年度分布顺位不一致;2001~2005年,主要为信号灯及标志标线、标志标线、信号灯,分别占35.29%、32.35%、20.59%,此外,无控制的占5.88%。 表7 交通控制方式构成比

    2.4 天气情况 见表8。由表8可见,除2005年外,各年均以晴天为主;2001~2005年,晴天、雨天、阴天分别占52.94%、26.47%、20.59%。表8 天气构成比

    2.5 事故原因及形态 见表9。由表9可见,各年均以驾驶员违章驾驶为主;2001~2005年,驾驶员违章操作占67.65%,其中前3位为不按规定让行、违章穿行车行道、违章穿行机动车道,分别占17.65%、17.65%、11.76%;其次是其他非机动车原因、其他机动车原因,分别占14.71%、11.76%。各年事故形态见表10,均以正面相撞为主;2001~2005年,正面、侧面相撞分别占58.82%、26.47%。 表9 事故原因构成比表10 事故形态构成比

    2.6 直接经济损失 见表11,金额总数从2001年的700元上升到2005年的13690元,平均每起事故的损失金额从2001年的140元上升到2005年的1711元。 表11 直接损失折款

    3 讨论

    3.1 伤亡事故的月份分布 1月份事故高发占17.7%;2005年度事故上升的月份为1、2、3、9月份;21:00~22:00是1日内事故高发时段,占14.7%。

    1~3月份,时值春运高峰,又是春节,容易忽视交通安全。此外,气温骤降时,雾天渐多,雾天最易追尾引发交通事故:(1)车速降得不够。一般雾天大家都会减低速度,但是减得不够。如时速在40km,每秒钟就前行11m多,遇到情况还是来不及反应的。所以雾天开车要慢点再慢点;(2)车与车之间的速度不同。有的司机在雾天开得慢,有的开得快。当后面的快车赶上前面的慢车时,很容易因看不清楚撞上去;(3)雾天不确定因素增多,视野较小。9月份,刚刚经历一个暑期长假,车流、人流显著增多,一些行人、驾驶员忽视交通安全,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道路交通伤害在1日内的高发时间是晚上21:00~22:00,在上下班的高峰期事故也较多,分析原因:(1)在上下班时间常发生车辆拥堵,交通流量大,上班、下班赶时间容易忽视交通安全;(2)晚上21:00~22:00是事故高峰:有些人晚餐后刚刚应酬完,容易忽视交通安全;这一时间段车流量少、车速较快,交通管理力度减小;从驾车人自身来说,辛苦忙碌了一天,身心疲惫,注意力容易分散,更容易忽视交通法规,恣意违章驾驶。

    3.2 伤亡事故的道路分布 主干路、次干路事故高发,分别占55.88%、38.24%;次干路事故次数上升明显;四支分叉口交通事故多发,占58.82%。

    干路上,人、车流量大,交通环境复杂,次干路的人、车流量虽然不及主干路,但流量也不小。上海市机动车总量从2002年的140.1万辆猛增到2005年的220.5万辆,其中机动车拥有量从2002年的62.66万辆猛增到2005年的95.16万辆(资料来源上海市交巡警总队),道路设施显著不足,交通参与者安全意识淡薄,在干路上容易引发各类事故。我区在所有主干路上配备警力、交通协管员,开展“酒后驾车”等交通违章专项治理,增设信号灯、标志标线,但次干路的交通管理仍然较薄弱,使次干路的交通死亡事故数明显上升。

    交叉路口的交通情况复杂,是交通事故多发点,分析原因:(1)抢黄灯、闯红灯,加速通过交叉路口而发生肇事;(2)视线“盲区”而发生肇事。在十字交叉路口,除直行车辆外,还有不少左右转弯的车辆,特别是对那些大型货车和客车,由于车辆本身结构的原因,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形成了驾驶员的视线“盲区”;(3)由于驾驶员的性格和操作技术以及经验的差异,容易紧跟前车而发生追尾事故。

    混合式道路事故次数及死亡人数比例高。在未划分机非车道的混合式道路,人车混行现象很严重。机动车这个庞然大物相对普通行人来说还是占据主动地位的,而行人在交通事故中永远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因此交通设施建设、驾驶员安全教育很重要,行人、非机动车驾驶人的安全教育更不可少。

    3.3 交通控制方式 标志、标线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特别是人、车流量较大的次干路、支路,包括一些新修建的道路,在十字路口缺交通标志、信号灯,路口又不规则,视线较差,车速较快或不按规定让行,很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在死亡事故中,无控制的占5.88%,有信号灯的占20.59%,有标志标线的占32.35%。

    3.4 伤亡事故的天气情况 晴天、雨天、阴天事故发生分别占52.94%、26.47%、20.59%。 即使晴天,在1~3月,雾天较多,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在雨天、阴天,由于车外环境改变、视野不良等因素,在雨天还容易路面打滑,驾车也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3.5 事故原因 驾驶员因素占67.65%,非机动车因素占14.71%,机动车因素占11.7620%,行人因素占2.94%,其他占2.94%。可见,驾驶员是主要肇事人群。驾驶员主要原因为:不按规定让行、违章穿行车行道、违章穿行机动车道、违反交通信号。机动车因素占11.76%,行驶的机动车具有一定动能,破坏性强,一旦出现影响安全行使的故障后果严重,强调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查、加强监管很重要。非机动车、行人因素分别占14.71%、2.94%,非机动车、行人均是交通参与者中的弱势群体,应提高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4 建议

    近年来,上海市报告交通事故有上升趋势[3],我区通过加强驾驶员、行人、车辆、道路设施等的安全监管,2005年我区交通事故死亡数与历年比较无显著变化。但鉴于我区迅速增加的车辆、有限的道路和设施资源、高负荷的交通压力,应进一步完善驾驶员、车辆、道路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倡导文明出行;广泛运用科技手段,如电子警察,提高管理效能,对违章穿行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超速行使等违章行为进行处罚;对本区的标志、标线定期梳理,对缺损不整、不完善、不规范、不合理,易发生交通事故的,及时修补整改;一旦发生恶劣天气尽早预警,加强巡逻,在重点路段、路口有警示标志;在继续做好主干路交通综合整治的基础上,次干路、支路也需加强。

    加强对本区道路交通事故的动态监测,及时掌握、及时分析,把握事故特点和趋势,为全区交通的综合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此外,交通事故死亡率高低还与现场急救条件等密切相关,而本区对这方面的监测预警较缺乏,应进一步完善。

    致谢:本区交通事故有关数据来自区交巡警支队的《2005年道路交通事故情况报告》和上海市静安区道路交通事故监测系统,特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 Dee T S,Evans W N.Behavioral policies and teen traffic safety.American Review,2001,91(2):91-96.

    2 王声勇.发展中国家道路交通伤害和健康公平国际会议纪要.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23(4):280-281.

    3 余金明,王迎春.上海市道路交通伤害回顾性研究.同济大学学报,2004,25(6):513-516.

    *基金项目:本项目由2006年静安区卫生局和静安区疾控中心道路交通伤害防制和安全促进项目经费资助

    作者单位:200041 上海,上海市静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编辑:悦 铭)

作者: 郭亚文,何永频,刘洪雷,殷元福,张佳一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