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7年第8卷第2期

大学生休学原因分析与预防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大学生休学状况,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方法用回顾调查的方式,对学校2001~2003年158名休学学生的病因、年级、性别、年龄等有关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2年级和3年级的学生休学率分别为休学学生的44。6%,因神经衰弱而休学的占69。...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了解大学生休学状况,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方法 用回顾调查的方式,对学校2001~2003年158名休学学生的病因、年级、性别、年龄等有关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 2年级和3年级的学生休学率分别为休学学生的44.9%和24.6%,因神经衰弱而休学的占69.6%。结论 学生休学与适应能力、教学方式改变、感情及心理承受能力等因素有相关性。针对这些情况提出具体的预防措施,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到适应期。

    【关键词】 大学生;休学原因分析;预防措施

     休学是当前影响大学生按时毕业的一个重要问题。调查研究大学生休学情况,总结分析引起大学生休学的真正原因,对造成休学的原因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降低休学率,帮助学生健康顺利的度过大学时代具有重要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取回顾性调查方式,对我校2001~2003年1~4年级休学的158名学生进行了病因、年级、性别、年龄等有关信息的调查,其中男126人,女32人,年龄在18~22岁之间,休学的病因学诊断是严格按照各专科疾病的诊断标准[1],由专科医生确诊,确认他们需要及时的治疗、休息、修养和调整。详细情况见调查表。

    1.2 方法 对158名休学同学的有关资料输入电脑,用EXL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根据我们调查收集休学学生具体的情况,按学生的年级和休学的病因进行比较分析,其结果发现:从年级上看,休学率最高的是2年级和3年级的学生,分别占休学的44.9%和24.6%。从疾病角度,引起学生休学最多的是神经衰弱,占休学的69.6%。他们中休学时间较短、病情较轻的是部分传染病,经过半年或一年的休息治疗后就可以复学,而病情最重、休学时间最长的是个别神经衰弱患者,最后演变成精神病最终无法复学。

    2.1 各年级学生的休学情况构成比 见表1。表1 年级休学情况分析(略) 

    2.2 调查158名同学的休学病因构成比 见表2。表2 休学病因分析(略)

    3 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学生休学与适应能力、教学方式改变、感情等方面有关。学生在大学时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圆满完成学业,顺利走向他们向往的未来,是每个学生、家长及学校共同的愿望。而休学既延长学生在校时间,又增加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对学生自信心、人格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应该引起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针对休息状况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预防措施。

    3.1 引起休学的主要因素是学生适应能力差,对新环境及大学里的教学模式适应过慢 此前他们一直是在父母和老师全方位的关照下生活学习的,而进入大学后教学模式、学习方式、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学生既要承受大学自觉学习的压力,又要学着独立应付自己的日常生活[2],还要学会与人相处,这些使部分适应能力较差的同学,不能很好地调节自己的应变能力,一时间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及适应环境等问题上出现种种问题,高中和大学的落差使他们心理失去平衡,饭吃不下,觉睡不着,又没有及时进行调理和矫正,就引起了神经衰弱或精神病,从而导致休学。

    3.2 其次是缺乏卫生知识,自我保护意识薄弱 他们中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不懂得基本的卫生常识,有的经济情况也不好,平时也不注意饮食结构、饮食规律、饮食卫生及劳逸结合,又不经常参加体育运动,久而久之使机体抗病能力下降,患上传染性疾病和其他疾病,不得不休学治疗。

    3.3 不能够正确的对待男女之间的感情 青春期的男女彼此吸引,相互喜欢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有的同学处理不当,出现早恋或单恋,不但影响学习,还影响了与大多数同学的友好交往,对个人的人格、心理成长都造成不良影响。调查中发现也有因为早恋或单恋的问题,使学生精神受创伤,最后发展成精神病而休学退学。

    3.4 预防措施 针对这次调查情况,校医院和学生处携手,对学生休学情况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预防措施:(1)加强大学生的管理工作,学生辅导员要深入学生当中,了解大学生的思想活动,发现问题及时开导解决。(2)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宣教活动,加强对1年级新生的卫生习惯、性知识、合理饮食、人生观、人际关系、心理保健、适应能力及健康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采取大型群体宣教与个别重点突击相结合,帮助新生加快对大学生活的适应,增强耐受挫折,提高自信[3],形成健康、乐观、奋斗向上的人生观。(3)成立心理咨询门诊,大力宣传心理保健的重要性,告诉学生在生活中、感情上、成长中等等问题,都可以在心理咨询门诊得到真正的解决。(4)建立大学生健康状况评估机制,定期在学生中开展健康状况调查,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健教规划,全力帮助学生消除消极因素,降低休学率,从根本上让学生建立个人健康价值观,塑造健康人生。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87.

    2 何维林,李哲.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对策.中国健康教育,2004,20(8):719.

    3 曾天德.学生人格发展中的健康价值体系构建.中国学校卫生,2003,24 (2):143.

     作者单位: 430074 湖北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医院

  (编辑:李 木)

作者: 张桂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