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显示 收起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富含脂类食物摄取增加等饮食结构变化,交通便捷,锻炼日趋减少的生活方式改变;商品化、电子化、信息化知识经济浪朝时代社会压力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下,冠心病发病率日趋高发。传染病对人民生命和健康的威胁逐步减小,而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人民致死的首要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心血管病发病率及死亡率已跃居第一位,据卫生部全国卫生发展情况统计公报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也高居榜首[1]。已成为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及生命常见病、多发病,其有效防治引起世界各国高度重视,成为每一种医疗体系亟待解决的问题[2]。有着重要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而以整体观念为主的辨证调护具有较好防治再发之效。兹就浅述如下,希有益于临证治疗。
1 现代医学对此病的研究
此病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管腔狭窄基础上,冠状动脉供血相对不足,心肌急性短暂性缺血、缺氧引起临床综合征。高血压病、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高胆固醇血症的增多,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吸烟和肥胖人群的增加是导致冠心病发病率增高的主要原因。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被认为是独立危险因素。oxLDLmmLDL和小而致密的LDL都被认为可导致或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此外与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幽门螺杆菌感染和牙周炎等感染密切相关[3]。
治疗的已由原来延长寿命为主,转变为寿命和质量并重。经多年循证医学论证,冠心病综合治疗取得显著进展。药物治疗(1)硝酸酯类。 (2)β受体阻滞剂。 (3)钙通道阻滞剂。能有效扩张外膜下冠脉血管,降低心肌耗氧量,且能抗动脉粥样硬化,但短效二氢吡啶类不宜多用,可增加心脏事件发生率。(4)抗凝剂及血小板抑制剂。可有效降低绞痛、心肌梗死发生率。积极提倡用阿司匹林,其对稳定心绞痛和不稳定心绞痛均有肯定疗效。此外,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他汀类、溶纤维蛋白药等均有一定防治之效[3]。
另外经皮冠状动脉(PCI)介入治疗颇具创伤小、痛苦少、易恢复,疗效高诸多优点,PCI日益受到冠心病患者青睐。冠状动脉支架治疗并配合阿司匹林、抵克力得及皮下注射肝素拮抗急性血栓形成发生率有显著效果,尤其药物涂层支架降低再狭窄率有显著优势[4]。
2 中医辨证调护
2.1 病因病机 此病中医学中属“胸痹”、“真心痛”、“胸痛”、“厥心痛”等病范畴。病因正如《素问·举痛论》所云:“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克于脉中则气不通,故猝然而痛。”;《素问·调经论》中的“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古今医鉴》又云“心脾痛者亦有顽痰死血,种种不同。”作精辟诠释。故其病位多与心、肝、脾、肾等脏器密切相关,诸多因素而致脾虚失运、肝失疏泄、肝肾亏虚、心脉失常;寒凝、气滞、痰阻、血瘀,阻滞胸阳,痹阻心脉,阳微阴弦。
2.2 辨证防护 我国是四季更替最鲜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国家,众多区域昼夜温差显著,南湿北燥,夏热冬冷,如能积极循应六气变化,调节机体适应能力,可“正气内存、邪不可干”。但在四季更替、地域等诸多因素影响,六气“未至而至”“至而未至”异常变化成为致病六淫。如能积极顺四时而适寒暑,节饮食而畅情志,则可有效预防此病再发。宜积极戒酒、戒烟、禁饮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料,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食物,少食过酸过咸之物,禁食辛辣油腻、生冷、海腥等助湿生痰之品,宜食富含维生素蔬菜、瓜果及粗纤维素食物,忌贪凉饮冷。应积极及时增减衣被,保暖防寒。大便宜通畅,谨防用力努挣。积极适量运动,吐故纳新,如打太极拳,中度散步等。避免过度喜、怒、忧、思、悲、恐、惊不良情绪刺激、调畅情志,保持乐观,宁静心态,处于“精神内守”,“阴平阳秘“,“病安何来”状态。中药辨证灵活应用(1)活血化瘀法:症见胸闷,胸痛如刺,气短,舌暗瘀、脉涩。治法;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方药:桃红四物汤和丹参饮化裁;可酌情选用复方丹参滴丸、速效救心丸、地奥心血康等便捷中成药协同化瘀通络止痛之效。(2)通阳行气法:症见胸闷,气短,胸痛彻背,感寒痛甚,心悸,舌苔白、脉沉细。治法:通阳理气,化痰散结。方药:枳实薤白桂枝汤化裁并可酌情选用栝楼薤白白酒片中成药协同增效。(3)疏肝解郁法:症见胸痛,气短,心悸,舌暗苔白、脉弦涩。治法:疏肝理气,解郁通络。方药:柴胡疏肝散化裁。可酌情选用疏肝丸协同增效。(4)益气养阴法:症见胸痛,气短,心悸,自汗乏力、口干少津,舌红少苔、脉弦细。治法:益气养阴,活血宁心。方药:生脉散和四物汤化裁,可酌情选用滋心阴口服液、生脉饮口服液等协同养阴止痛之效。
2.3 充分应用外治法,重视健康宣教 谨遵“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医理药理无二,乃殊途同归。”综合应用药物和贴敷穴位综合作用,可选用速效救心丸帖于神阙、至阳、内关、交感等穴,安全可靠,经济效捷。
【参考文献】
1 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课题协作组.我国中年人群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流行现状及80年代至90年代末流行趋势.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7(2):74.
2 吴兆苏,姚崇华,赵冬,等.11省市人群心血管病发病前瞻性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9,27(1):5.
3 黄德嘉.心脏病诊疗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535-539.
4 中华心血管病分会介入心脏病学会组.全国第二次冠心病介入治疗病历注册登记资料分析.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0,28:10.
作者单位:830000 新疆乌鲁木齐,新疆自治区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