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7年第8卷第10期

升陷汤临床应用及体会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升陷汤是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治疗大气下陷的主方。以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上气不接下气)为主证。大气者,即胸中之宗气,《灵枢·。邪客》曰: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

点击显示 收起

    升陷汤是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治疗大气下陷的主方。以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上气不接下气)为主证。

    大气者,即胸中之宗气,《灵枢·邪客》曰:“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故宗气的生理功能主要体现在对心肺功能的调节上,宗气失常则心脉不畅,肺气失于宣肃。《灵枢·刺节真邪》曰:“宗气不下,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表明宗气正常是气血运行通畅的必备条件。正如喻嘉言《医门法律》说:“五脏六腑,大经小络,昼夜循环不息,必赖胸中之大气,斡旋其间”。这充分说明宗气在人的机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宗气不足的病理表现为气虚与气陷两种形式。宗气下陷则气不足以息,出现胸闷喘促,动则尤甚等。临床上多见于虚弱病人,但在暴病初期与病重后期亦多有之,往往与其他病变同时存在,或交织在一起,很容易辨别不清。根据个人体会,临床上应与同为呼吸异常之喘证及兼有胸闷之郁证两种病作鉴别。

    1  与喘证鉴别

    宗气者,内气也,呼吸者,外气也。人觉有呼吸之外气与内气不相接时,则造成气短不足以息,大气下陷之主证显矣。肺主一身之气,而司呼吸。肺所以司呼吸者,实赖胸中之大气(宗气)与自然界之氧气。若胸中之大气下陷,肺之呼吸器官则无所依据,必须努力呼吸,以求自救,有似乎喘,实大气下陷,非作喘也。《证治汇补·喘病》曰:“若夫少气不足以息,呼吸不相接续,出多入少,名曰气短。气短者,气微力弱,非若喘证之气粗奔迫也。”然喘证无论内伤外感,其剧者必然肩息;大气下陷者,虽至呼吸有声,必不肩息。盖肩息者,因喘者之吸气难;不肩息者,因大气下陷者之呼气难也。亦有久喘病人呼吸不继者;气短进一步加重,亦可呈虚喘表现。喘者苔多白腻,脉多滑数;大气下陷者,脉多沉迟细弱,或虚数无力。

    2  与郁证鉴别

    肝郁气滞之胸闷与大气下陷之胸闷易于混淆不清。大气下陷之胸闷,常感胸中发闷,吸气则舒,以补其不足。张锡纯云:“大气之在胸中,犹空气之在瓶中,若用机器将空中空气提尽,其瓶之薄脆者,必被外气排挤而破,因内无空气相抵故也。至胸中大气下陷,其胸中空虚,外气必来排挤,不胜其排挤之力,即觉胸中逼窄而满闷。由是观之,仍非真满闷也。实与肝郁气滞之满闷有天渊之别。” 肝郁气滞之胸闷,乃气机不畅,肝气横逆,无吸之则舒之感,胸闷不舒,常太息以呼出为快,多伴有胸胁串痛,得嗳气则舒,得矢气则畅,如是则易于鉴别。

    余初涉临床,学识浅薄,常与大气下陷证误诊为肝郁气滞之郁证,以理气降气开破解郁之品,使患者胸闷气陷,越来越重,呼吸更为不继。后有幸拜读《医学衷中参西录》,得其奥旨,临是证与升陷汤加减,小有成效。

    3  升陷汤的主治与组成

    主治: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其脉象沉迟微弱,关前尤甚。其剧者,或六脉不全,或参伍不调。

    方剂组成:生黄芪、知母、柴胡、桔梗、升麻。

    方义:本方以黄芪为主,因黄芪既善补气,又善升气,生用固表,炙用补中,善治胸中大气下陷,惟其性稍热,故以知母凉润以济之。柴胡为少阳经药,味薄气升,治阳气下陷,能引清气上行。升麻为阳明经药,能升阳气引甘温之药上行。二药并用,故能升阳举陷。桔梗为药中舟楫,能载诸药之力上达于胸,故用之为向导也。其气分虚极者,可酌加人参以培气之本,或更加萸肉以防气之涣散。方中之用意如此,在临证上可随证加减。

    4  典型病例

    现附例升陷汤加味治郁证一则,以说明之,供临床参考。

    患者,男, 36 岁。河北省唐山人,来津探亲。2003年 6 月 28 日初诊:自觉呼吸短气,胸闷绵绵,时轻时重,咽中似有物梗,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每遇情志抑郁或劳累而加重。心烦,懒食,嗜卧,小便清,大便偏软。曾四处求医,罔效。切其脉左部弦而兼硬、右部寸关皆沉而无力,观其舌质红嫩微有齿痕、苔薄白。生活史及既往病史:家境贫困,举家数口生活皆赖之,去年年底曾枵腹劳作日余,汗出受凉而得温病,见高热咳喘,延西医诊治,诸症解,但留此症。是证乃宗气下陷兼气分郁结,而医者屡用辛香行气之品则使宗气更伤,气虚而痰生,聚而不化,是以斯症缠绵难愈。治当大补宗气,理郁化痰,仿升陷汤立方。处方:生黄芪30g ,知母15g ,柴胡、桔梗各6g ,升麻3g ,山萸肉、白芍、生龙骨、生牡蛎各15g,党参、白术各10g ,炙甘草6g 。药服3剂,诸症豁然。

    5  体会

    是证之郁与众不同,初必宗气虚与肝气郁并存,然医者重其胸闷、喉间如有物梗之肝郁,而未见其呼吸短气、懒食、嗜卧之胸中大气不足之象,治则一味辛香疏肝,而忽视升补下陷之宗气,致使肝郁未见条达,而宗气反而大伤。笔者重在宗气下陷之辨,以升陷汤加味,大补宗气,气足痰化,则肝气条达,而病自愈。因其家境贫困,肝气素弱,加之患病不能劳力,其肝胆之中必多起急火,其心烦、左脉弦而兼硬是此明征,故方选山萸肉、白芍以补肝柔肝,其中白芍味苦、气微寒、性凉善泻肝胆之热。因其病情缠绵,精神倍受困扰,故方加生龙骨、生牡蛎以去烦热、镇静安神、软坚化痰。《金匮要略》中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故方选党参、白术以补脾,助运化,绝生痰之源。

    小结:大气下陷之证,临床实甚多见,但其往往合并其他症状出现,易于混淆不清。如久病气虚,大怒之后惊慌失措,虚喘之证往往出现气短不足以息者,妇女崩漏不止,以此汤加减均有显效。近有临床报道[1]重升补宗气法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疗效观察满意。由于个人经验不多,对升陷汤的使用还需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孙春霞.升补宗气法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体会.中医杂志,2007,3(48):213-214.


作者单位:301700 天津,天津市武清区第二人民医院内科

作者: 张珍 2008-7-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