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7年第8卷第12期

颈椎外伤正侧位投照(利用CR系统)的一种新方法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关键词】颈椎外伤颈椎外伤时,用常规投照法立位、坐位很难摆成标准体位。因为外伤后的患者大多不能站立、入坐,不能作大幅度摆动,颈椎外伤多见于骨折、脱位且伴有不同程度脊髓损伤,多发于C5~7椎体,而这一段椎体投照时常会与肩部组织重叠,C6,7椎体不能显示,给诊断带来困难,现选用一种(利用CR系统)新的投......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颈椎外伤

  颈椎外伤时,用常规投照法立位、坐位很难摆成标准体位。因为外伤后的患者大多不能站立、入坐,不能作大幅度摆动,颈椎外伤多见于骨折、脱位且伴有不同程度脊髓损伤,多发于C5~7椎体,而这一段椎体投照时常会与肩部组织重叠,C6,7椎体不能显示,给诊断带来困难,现选用一种(利用CR系统)新的投照方法,通过数十多例照片,下部颈椎显示良好,具体方法如下。

    1  选用移动式X线机

    最好由一名医生和一名或两名家属协作摆体位,向他们说明体位摆法,注意事项,使投照有条有序地顺利完成。

    2  颈椎前后卧位

    (1)选用足够大的IP板10英寸×12英寸或11英寸×14英寸。(2)X线管-IP板距75~100cm。(3)位置摆法:患者仰卧于移动式摄影床上或担架车上,医生负责将患者下颌轻轻后仰并缓慢牵引颈部,一名或两名家属在患者身旁缓慢牵引患者的上肢,使肩部尽量下垂,减少下颌与上段颈椎、肩部与下段颈椎的重叠,使颈部充分显示。(4)中心线:X线管向头侧倾斜7°~10°对准甲状软骨下方射入IP板中心。(5)CR片显示C3~7和上位胸椎的前后位像。

    3  颈椎水平侧位

    (1)选用足够大的IP板10英寸×12英寸或11英寸×14英寸。(2)X线管-IP板距75~100cm。(3)位置摆法:患者仰卧于移动式摄影床上或担架车上,用头枕垫高头部和肩部8cm 左右,医生负责将患者下颌轻轻后仰并缓慢牵引颈部,一名或两名家属在患者身旁抓紧患者上肢的腕部,用力缓慢向下牵引患者的上肢,使肩部尽量下垂,减少下颌与上段颈椎、肩部与下段颈椎的重叠,使颈部充分显露,显示C1~7颈椎全景像。(4)中心线:水平对准锁骨上窝与IP板垂直射入。(5)CR片显示颈椎C1~7轻度放大全景侧位像。

    4  选用CR系统的优点

    传统屏胶系统受摄影条件影响很大,不易控制,一旦摄完不易改善,而CR系统用IP板代替传统的胶片/增感屏,把储存于IP板上的X线信号用激光扫描转换成电信号并进行数字图像处理,另外还具有多种后处理功能,如:局部放大,对比度反转边缘的增强等,对颈椎的骨折和脱位影像显示更佳,这优于传统屏胶系统。

    5  讨论

    颈部外伤通过传统投照方法和CT检查,由于下段颈椎与肩部组织重叠较为严重,不能满足临床诊断要求,现采用CR系统,利用新的改进方法,通过数十例的颈椎投照,基本都能清楚地显示正位C3~7、侧位C1~7颈椎的影像,这大大提高了颈部外伤的诊断率,为临床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

    (编辑:悦  铭)


作者单位:133000 吉林延吉,延边大学医院影像科

作者: 孙民 2008-7-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