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7年第8卷第13期

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关键词】静脉输液外渗静脉输液外渗是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护理问题,一旦发生,如果不采取正确的措施,将会发生严重的后果,所以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可以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1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力求一针见血,穿刺时避开关节,血管交叉处,穿刺成功后要妥......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静脉输液外渗

    静脉输液外渗是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护理问题,一旦发生,如果不采取正确的措施,将会发生严重的后果,所以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可以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笔者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总结以下几点。

  1  提高穿刺的成功率

    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力求“一针见血”,穿刺时避开关节,血管交叉处,穿刺成功后要妥善固定好针头,采用保护性约束,教会患者和家属正确的照顾方法,已发生外渗者不在此处远端再做穿刺,同一静脉尽量避免多次反复穿刺,以防血管壁多处穿孔而引起局部渗液、渗血,造成第2次穿刺困难。

  2  选择合适静脉

    正确地选择静脉,有计划地使用静脉,一般由远端到近端,不同疾病患者的血管具有不同的特点,如由于疾病引起水肿患者,操作时应充分按压局部后,选择好血管后再穿刺,儿科病房和意识障碍、病危患者化疗时尽量使用留置针,使用留置针时选择粗但易固定的血管。因留置针不易损伤血管,轻微的活动不易发生外渗,而且留置针一般可保留3~5天,避免反复穿刺,保护血管。

  3  掌握药物的性能、特点及使用的注意事项

    注意输入药物浓度及速度,持续输入多巴胺、间羟胺时,应用留置针建立二条静脉通道,每隔2~3h交替使用,以免造成局部组织坏死。用甘露醇时局部热敷或提高药物的温度,使血管通畅性增高,使用刺激性大的药物时先输入少量生理盐水确保针头在血管内才能滴入药物。

  4  加强责任心,多巡视

    巡视时要检查输液部位,输液过程中患儿出现哭闹,一定要检查注射部位,发现药物外渗、如果是高危药物,立即更换注射部位。输注化疗药物或其他容易引起组织坏死的药物时,要进行床头交接班。

  5  正确拔针

    输液完毕,拧紧调节器,除去胶布,快速拔针,迅速用干棉签按压穿刺点及其稍上方,直至不出血为止,一般5~10min,按压时力度要适中,切忌按揉穿刺部位,容易加速出血造成血肿,正确拔针可避免血管损伤,提高血管利用率,防止皮下淤血和再次输液时发生渗漏。

    静脉输液外渗若发生在关节处,范围大,药物刺激大,局部皮肤发黑变硬形成溃疡,组织坏死严重,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而且引发医疗护理纠纷。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预防静脉外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133613 吉林长白山,长白山池北人民医院

作者: 翟金梅 2008-7-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