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8年第9卷第9期

胃窦部黏膜下神经鞘瘤并发溃疡1例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关键词】胃窦部黏膜1病历摘要患者,女,21岁,因无明显诱因呕血,黑便两次入院。纤维胃镜检查示:胃窦周围黏膜明显肥厚,表面黏膜光滑,质地软,前壁见0。4cm大小溃疡,表面覆盖白苔。取活检,病理报告:胃窦部神经鞘瘤。...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胃窦部黏膜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21岁,因无明显诱因呕血,黑便两次入院。患者偶饭后上腹部饱胀感,无明显食欲减退及消瘦,无腹痛。查体:腹平坦,无压痛,未触及肿物。纤维胃镜检查示:胃窦周围黏膜明显肥厚,表面黏膜光滑,质地软,前壁见0.5cm×0.4cm大小溃疡,表面覆盖白苔。

    取活检,病理报告:胃窦部神经鞘瘤。CT示:胃窦部壁不均匀明显增厚,长约4cm,CT诊断为胃窦部肿瘤临床诊断:胃窦部溃疡,胃神经鞘瘤。在全麻下行“胃大部切除术”。术中见胃黏膜下有多个实质性肿物,最大的约蛋黄大小,相互连接,浸润生长至浆膜层,肝十二指肠韧带上密密麻麻长出很多小肿物,形成团块状。周围淋巴结无肿大。病理诊断:胃窦部黏膜下神经鞘瘤伴有溃疡形成。

  2  讨论

    胃神经鞘瘤极为少见。好发于30~50岁。文献报道占整个神经鞘瘤的0.2%,占胃神经性肿瘤的78.0%~82.4%,多为良性,恶性则较为罕见,占胃神经鞘瘤的5.5%~7.7%。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不适,出血等,偶可扪及包块[1]。X线胃肠造影检查:(1)肿瘤如向胃内生长则胃内可见圆形充盈缺损,边界清晰,局部黏膜皱襞移位或变平坦;(2)肿瘤向胃外生长,则可见胃轮廓出现半弧形压迹,周围胃壁柔软,蠕动正常。其容易并发溃疡的原因,或由于瘤体生长压迫胃壁血供,产生胃黏膜表面溃疡;或由于肿瘤逐渐长大,血供不足,其中心液化坏死所致(如本例)。随着消化道CT检查逐步改进,CT检查逐渐替代钡餐检查及胃镜检查,成为胃肿瘤术前的主要检查。CT检查能清楚显示病变部位,大小,界面,也有利于观察病灶内部有无囊变,钙化等,以及显示对邻近脏器的压迫和侵犯情况。CT平扫肿瘤密度常略低于周围的肌肉组织,这主要是神经组织内脂量较高之故,CT值30~50HU,本例CT值为40HU,强化也不明显[2]。若肿瘤发生坏死液化,含脂肪或钙化时,密度则不均匀。由于本病罕见,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其次影像缺乏特征性表现,与一般其他良性肿瘤鉴别较为困难,极易误诊。定性诊断主要靠术后病理检查。

【参考文献】
  1 杨柴东.胃神经鞘瘤4例报告.临床放射学杂志,1983,2(3):162.

2 许尚文.胃神经鞘瘤的CT诊断.临床放射学杂志,2004,23(2):148-150.


作者单位:133000 吉林延吉,延边大学附属医院

作者: 黄美善,赵静玉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