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9年第10卷第1期

亚健康流行学研究进展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摘要】以慢性疲劳为主要症状的亚健康问题是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发生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归纳亚健康状态的病因,既有社会学、心理学因素,也有环境学、生活方式和遗传学因素的不良影响,它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对于人群亚健康状态评估的研究,国内外均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对其流行学研究进行综述。......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以慢性疲劳为主要症状的亚健康问题是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发生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归纳亚健康状态的病因,既有社会学、心理学因素,也有环境学、生活方式和遗传学因素的不良影响,它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对于人群亚健康状态评估的研究,国内外均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对其流行学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  亚健康;流行学

 亚健康(sub-health) 又称第三状态, 也称灰色状态、病前状态、亚临床期、临床前期、潜病期等, 与中医学中“未病”概念接近。它包括无临床症状或症状感觉轻微, 但已有潜在病理信息的状态。亚健康本身拥有广泛的内涵, 是人们在身心情感方面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健康低质量状态及其体验。需要指出的是,亚健康在症状上表现的是医学领域的问题, 但从整体看, 它与社会环境、经济文化、心理因素及自身体质密不可分。目前对它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问题还有待于探索。

  1  国外亚健康状态研究概况

    20 世纪80 年代, 疲劳已成为发达国家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1988 年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 通过专家鉴定, 将一组以慢性持久性或反复发作的脑力和体力疲劳为主要特征证候群,持续时间在6 个月以上者, 正式命名为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CFS), 并制订了CFS 诊断标准[1], 1994 年CDC 又对CFS 的诊断标准进行了修订[2]。日本厚生省在参考美国标准的基础上也制定了CFS 标准[3]。其他国家如澳大利亚于1990 年制定了CFS标准[4]; 英国于1991 年制定了CFS 标准[5]。据统计, 美国每年有600 万人被怀疑处于亚健康状态,年龄多在20~45 岁之间。有14%的成年男性和20%的妇女表现有明显的疲劳, 其中1/ 8 发展为慢性疲劳综合征[1]。英国的调查表明, 大约20%的男性和25%的妇女总感觉到疲劳, 其中约1/ 4 可能为慢性疲劳综合征[6]。日本有关疲劳的专题调查研究表明, 表示正感到“非常疲劳”的竟高达60%, 其中因工作量大、家务重、精神紧张的占44%,还有不少人说不出原因。另一项对13 万名在职员工的调查证实,“上班族”的疲劳感似乎更强烈, 72%的人自称一上班就觉得十分疲劳, 75%的人常感到精力不支或头疼头晕,而主要原因多是“人际关系紧张”、“晋升太慢”或“要学习的东西太多”等[6]。

    WHO 的一项全球性调查表明, 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 患有疾病的人占20%, 而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6]。流行病学研究提示[7]:CFS 发生率至少在0.12%~0.14%; 最多见的发病年龄为20~45 岁; 在儿童最普遍的发病年龄为13~15 岁, 但也有更低年龄段的儿童发病; CFS 在女性中的发生率是男性的2倍, CFS 影响着所有种族的人群。

    总之, 亚健康状态在经济发达、社会竞争激烈的国家和地区中普遍存在, 人数一直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成为国际医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

  2  国内人群亚健康状态的现状

    在2002 年4 月举办的“2002 年中国国际亚健康学术成果研讨会”上, 专家指出: 我国目前有7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 15%的人处于疾病状态, 只有15%的人处于健康状态。“白领阶层”是亚健康的主要人群, 而企业管理者中有85%以上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心理问题是导致亚健康的重要原因。

    凌慧等[8]对武汉市某小区居民亚健康状态分析结果表明, 亚健康状态在居民中的发生率为79.64%, 主要有腰酸腿疼、精力不支、体力不足、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健忘和烦躁等症状。张素炎等[9]研究表明, 北方地区亚健康状态的发生率为21%, 女性亚健康状态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 31~50 岁是亚健康状态的高发年龄, 性格内向者亚健康状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性格外向者, 教员、学员、医务工作者、编辑、工程师、技术员等从事脑力劳动较多的人员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人员。

    我国知识分子是亚健康状态的高发人群, 其亚健康状况令人堪忧。李学英[10]报道泰安市城区中小学教师亚健康状况的发生率为65.8%, 其中高中教师为73.5%, 初中教师为66.2%, 小学教师为45.2%。2001 年4 月, 北京市的一项调查显示: 接受体检的1866名知识分子中, 亚健康状态率高达96%, 且与职称高低成正比, 正教授为95%, 副教授为89.4%, 其中40~50 岁组“亚健康”状态率高达90.4%[11]。张占杰等[12]对3 家三级甲等医院ICU 护士亚健康状态问卷调查结果表明, ICU 护士亚健康状态占39.5% (得分50 分以上)。吕兆彩等[13]对5 所武警医院的550 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 所调查的护士群体中符合1 项以上亚健康症状的人为76.76%, 符合5 项以上亚健康症状的人为50.42%。

    亚健康状态在青年学生中也广泛存在, 并严重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柳太祥等[14]调查结果显示, 中学生亚健康状态症状表现相当普遍, 在列举的90 种亚健康症状表现中, 具有15 项症状以上表现的学生达61.99% (817/1318);64.42% (849/1318) 的学生认为亚健康状态对自己的社会参与有影响;16.01% (211/1318) 的学生怀疑自己有病。武亚军等[15]研究成果表明, 在列举的96 种亚健康症状表现中, 有50%以上中学生有5 项及以上亚健康症状,64.1%的人认为亚健康状态对自己的社会功能有影响。李军[16]通过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陕西省、江苏省六所高校四年级1520名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现况调查表明, 在列举的96 种亚健康症状表现中, 具有16 项以上症状的学生达61.02%; 64.19%的学生认为有亚健康症状, 并对自己的社会功能有影响;20.87%的学生总怀疑自己有病。

    有关军人亚健康状态, 李燕华等[17]报道新兵亚健康发生率为14.32%; 张素炎等[18]报道军人亚健康发生率为21.3%;沈澄等[19]报道空勤疗养员的“第三状态”发生率为65.19%, 而陆勤疗养员“第三状态”发生率为53.01%。其他一些研究表明,机关干部亚健康状态发生率为50.84%[20], 主要影响因素有年龄、吸烟、饮酒、工作压力和体力锻炼。外来工亚健康状态总体发生率为65.30%[21];图书馆工作人员亚健康发生率为69.18%[22];甚至中大班幼儿也存在亚健康状况[23], 影响幼儿亚健康的主要因素有: 幼儿性别、家长文化程度及幼儿所在的地区。3  亚健康状态研究的问题

    由于亚健康问题的研究刚刚起步,目前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有以下几点:(1)对导致亚健康状态的确切病因、发病机理、危险因素没有达成共识。现在的研究表明,亚健康是多种致病因素中和作用的结果,既有社会学、心理学因素,也有环境、生活方式和遗传学因素的不良影响,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然而具体的发生机理、危险因素仍不明确。(2)诊断标准未统一关于亚健康状态,尤其是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诊断,美国和澳大利亚于1988年,英国于1991年,日本于1993年相继制订出了诊断标准。各国在诊断标准上都有一定的区别。我国亚健康研究起步晚,各地关于亚健康的诊断没有统一。照搬国外的标准,不符合中国居民的身体素质特点,有可能在诊断上存在偏差。有必要达成全国乃至世界范围的统一标准,这样有利于更好地开展研究和治疗。(3)治疗上缺乏针对性。现在有关亚健康的研究多数局限于高等教育人群和高收入人群,而对整个社会人群亚健康状态的研究仍然较少。对亚健康的干预与治疗仍缺乏规范、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21世纪的医学不应该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领域,应该以人类和人群的健康为主要研究方向。正确认识健康的内涵,保持人体健康状态,干预亚健康状态,降低发病率将成为全世界以后研究的重点课题。

【参考文献】
  1 Holmes GP, Kaplan JE, Gantz NM, et al.Chronic fatigue syndrome:a working case definition.Ann Intern Med,1988,387-389.

2 Fukuda.Complete text of revised case definition.Annals of InternalMedicine, 1994, 121 (12):953-959.

3 Kitani T, Kuratsune, Yamaguchi K.Diagnotic criteria for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by the CFS group in Japan.Nippon Rinsho,1992, 50 (11): 2600-2605.

4 Andrew R Lloyd, Ian Hickie, Clement R Boughton, et al.Prevalence of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in an Australian population .The medi-cal Journal of Australia, 1990, 153 (5): 522-526.

5 M C Sharpe, L C Archard, J E Banatvala,et al.A report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guidelines for research .Journal of the Royal Soyal of Medicine, 1991, 84: 118-121.

6 赵瑞芹, 宋振峰.亚健康问题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 2002, 19 (1): 10-13.

7 Working Group of the Royal Australasian College of Physicians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Clinical practive guidelines 2002 .Med J Aust,2002, 176 Suppl: 23-56.

8 凌慧, 胡樱, 任宁,等.武汉市某小区居民亚健康状态分析.医学与社会, 2004, 17 (2): 15-16.

9 张素炎, 常群英, 刘洁, 等.北方地区亚健康状态的调查及其分析 .医学动物防制, 2003, 19 (4): 208-210.

10 李学英.泰安市城区中小学教师亚健康状况调查 . 中国校医, 2003, 17 (4): 242.

11 靳丽.亚健康目前研究的进展.实用医技杂志, 2003,10 (4): 416.

12 张占杰, 梁晓坤.三家三级甲等医院ICU 护士亚健康状态的调查 . 现代护理, 2004, 10 (5): 406.

13 吕兆彩, 张弘, 时学峰, 等.武警部队医院护士群体亚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2, 11 (3): 334-335.

14 柳太祥, 周保仁, 王穆兰, 等.中学生亚健康状态原因分析. 中国校医, 2004, 18 (1): 63-64.

15 武亚军, 谢为民, 王爱婷, 等.濮阳市中学生亚健康状态现状评估及其干预.中国健康教育, 2002, 18 (5): 306-308.

16 李军.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相关因素分析及转化干预对策 . 闽江学院学报,2004, 25 (2): 117-121.

17 李燕华, 王玲, 朱国军, 等.新兵亚健康状态的调查分析.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00, 18 (3): 192-193.

18 张素炎, 常群英, 王志强, 等.军人亚健康状态的调查及分析. 华北国防医药, 2002, 14 (6): 406-407.

19 沈澄, 杜筱丽, 崔常英.空勤疗养员“第三状态”分析探讨.中国疗养医学, 2002, 11 (4): 46-48.

20 林广平.机关干部亚健康状态的流行病学研究.广东药学院学报, 2003, 19 (2): 176-178.

21 温海辉, 黄飞雁, 陈思东,等.深圳市龙岗区坪地外来工亚健康状态的研究 .广东药学院学报,2003, 19 (4): 379-380.

22 刘建华.图书馆工作人员亚健康的思考.山东图书馆季刊,2003, (4): 78-80.

23 严仲连, 陈时见.中大班幼儿亚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 .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3, 11 (6): 454-457.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国教院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