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9年第10卷第4期

补虚化瘀法治疗萎缩性胃炎初探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关键词】补虚化瘀法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多见于成年人,约占慢性胃炎的30%左右。我们近年来以久病多虚、久痛入络、胃病以通为用等中医理论为依据,运用补虚化瘀法治疗该病,疗效尚较满意,现介绍如下,以供参考。1病因与机理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脘痞症范畴。临床所见,萎缩性胃......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补虚化瘀法 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多见于成年人,约占慢性胃炎的30%左右。病情顽固,且易致癌变,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生命威胁,因此,开展对本病的防治研究有重大意义。我们近年来以“久病多虚”、“久痛入络”、“胃病以通为用”等中医理论为依据,运用补虚化瘀法治疗该病,疗效尚较满意,现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   病因与机理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脘痞症”范畴。其病虽在于胃,但与肝脾有关,因肝与胃,木土相克;脾与胃,表里相连。临床所见,萎缩性胃炎初起多属实证,或因饮食失节,烟酒过度,恣食生冷,损伤脾胃;或因情志过极,肝木克土而发,病多在气分,尤以脾胃气滞,肝胃不和者最为多见,或夹痰、夹湿,或寒热错杂,此时患者即使临床症状较多,然其胃内病变并不一定严重。若失治误治,经久不愈,则由实转虚,虚实夹杂,病已深入血分。因而临床上可见胃痛经久不愈,固定不移而伴虚象,盖邪郁日久,必伤正气。或因肝胃气滞,郁久化热伤阴,气滞血瘀;或因醇酒厚味,积热化火,灼伤胃阴,煎熬血液成瘀;或因寒积久蕴,耗伤中阳,寒凝血瘀。故本病在后期多以脾胃虚寒或胃阴亏耗而夹以瘀症为主要病机,中虚血瘀是形成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关键。中阳虚寒则血失温养而运行迟缓,胃阴亏耗则血失濡润而脉道不利,反之瘀血既生必更耗正气,二者互为因果。

    2   治疗原则

    基于以上病理变化和病机演变的过程分析,我们对久治不愈、病程长久的萎缩性胃炎常以脾胃虚寒和胃阴亏耗为纲,瘀血内停为目,以补虚化瘀之法治疗本病,临床分为两大类型。

    2.1   中虚瘀阻   症见胃脘痞闷隐痛或刺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口淡纳少,便溏神倦,气坠作胀,或四肢欠温,或时吐清水,或渴喜热饮而不多饮,舌淡苔白或唇舌紫暗,脉多细弱、弦细。治之以温养活血法,基本方法为:黄芪、肉桂、丹参、川芎、乳没、乌药、白术、茯苓、党参、干姜、枳壳、炙甘草。方中黄芪、党参、白术补中益气,肉桂、干姜温中散寒,丹参、乳没、川芎行气活血,枳壳、乌药理气宽中,茯苓、甘草甘温补脾,兼调药性,合之共奏补气温中,活血祛瘀之功。若胃虚上逆、呕吐清水者,加吴茱萸、青木香;脘腹冷痛,脾阳大伤者加高良姜、附片以辛热通阳,衰年久病,命门式微,或胃病日久,由脾及肾,则在补脾药中加淡大云、肉豆蔻等温肾之品。

    2.2   阴亏血瘀   临床多表现胃脘灼痛嘈杂,入夜尤甚,腹胀嗳气,胃呆纳少,甚则不饥不纳,咽燥口干,心烦不寐,舌红少苔,舌体瘦小乏津,舌边或见青色,脉多细数、弦细。治当育阴通络,基本方为:生地、沙参、麦冬、百合、黄精、丹参、五灵脂、蒲黄、白芍、乌梅、炙甘草。本方以生地、沙参、麦冬、黄精养阴护胃,丹参饮(丹参、百合)合失笑散(灵脂、蒲黄)活血通络,白芍、乌梅酸甘化阴,炙甘草养胃和中,共奏养阴益胃,活血通络之力。若纳呆不饥者,可加砂仁、建曲以醒脾胃,气阴两虚者,加太子参、光山、白术等双护气阴,夹有郁热者加栀子、蒲公英,清胃除热,兼心下嘈杂、泛恶可加黄连、竹茹清热除呕。

    3   典型病例

    案1,男,30岁,干部,1996年初诊。胃脘胀满刺痛一年余,屡经治疗,迄未见效,曾在外院作胃镜检查、胃镜及病理报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黏膜萎缩伴肠上皮化生)。近来疼痛频作,午后为甚,纳呆衰少,嗳气饱闷,嘈杂泛恶,自觉胃中灼热,伴口干少津,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舌边色青,脉细数。此属久病入络,营络滞涩,胃阴大伤,胃失濡养之候。予以养阴通络法:生地15g,沙参15g,麦冬15g,丹参15g,光山15g,蒲公英20g,百合20g,乌梅12g,灵脂12g,蒲黄15g,炙甘草6g,白芍15g,青木香10g。上方服10剂后,疼痛大减,精神稍振,再进12剂,痛止,口干灼热均减,大便通畅,纳食渐增,嗳气泛恶不作,连进40剂中途稍事增减,精神转佳,饮食正常。胃镜复查报告:萎缩由重度降为轻度,肠上皮化生消失。后嘱其以丸代汤,巩固疗效。

    案2,男,38岁,农民。1997年3月在某院胃镜检查为:慢性萎缩性胃炎。1997年4月来我处初诊。自诉病起于1993年,胃痛隐隐,经常泛吐清水,曾服猴菇菌片、乐得胃等药,效果不佳。现症:胃脘痞闷隐痛,痛处固定不移,腹胀嗳气,纳呆泛恶,遇寒痛剧,手足欠温,便下稀溏。舌质黯淡伴有瘀斑,舌苔薄白,脉细弱,辨证为中焦虚寒,气滞血瘀,投以温补化瘀法。方用:黄芪30g,党参15g,白术15g,干姜6g,吴茱萸6g,枳壳10g,丹参15g,乳没12g,茯苓10g,焦楂15g,炙甘草6g。另冲服三七末3g,2次/d。上方加减服至1个月后再诊:胃脘痞闷不作,隐痛减轻,嗳气泛恶均减,纳食渐增,舌淡苔白,舌上见散在瘀点,脉细弱。上方去乳没、吴茱萸加苡仁15g,广皮10g停用三七末,又服1个月。胃镜复查报告: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自觉症状消失,后间断服药3个月,至今病况良好。

    4   讨论

    治疗胃病大抵遵“胃以通为用”这一原则,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程较长,症状复杂,临床以虚实夹杂者多见,治当补虚为主,少佐辛散,不必拘泥“痛无补法”之说,病至后期,久病入络,常有血瘀病理存在,此时适当加入活血化瘀之品,可提高疗效,但过于开破,则耗散中气,化燥伤阴,痛、痞等症反而加重,故峻攻破瘀之品,当需慎用,多选用丹参、川芎、灵脂、蒲黄等平和之品,以血气通畅为度;其次,本病系顽固之疾,临床处方、药证合拍,则需守方守法,不必频繁更方,以免弄巧成拙。

    (编辑:李   木)


作者单位:435500 湖北黄梅,黄梅县中医院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