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8年第9卷第7期

浅谈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预防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摘要】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性传播疾病。儿童是艾滋病感染的主要受害者之一,而母婴传播是15岁以下儿童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最主要途径,本文将从艾滋病的概念、临床分期、流行状况、艾滋病传播途径、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预防等方面进行综述。【关键词】艾滋病母婴传播预防艾滋病全称获得性免......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性传播疾病。儿童是艾滋病感染的主要受害者之一,而母婴传播是15岁以下儿童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最主要途径,本文将从艾滋病的概念、临床分期、流行状况、艾滋病传播途径、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预防等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  艾滋病 母婴传播 预防

    艾滋病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性传播疾病。艾滋病主要致病病毒分为 HIV-1型和HIV-2型,HIV-1型是艾滋病主要的流行型。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能选择性地侵犯有CD4受体的淋巴细胞,以CD4T淋巴细胞为主。大量的CD4T淋巴细胞被HIV攻击后,细胞功能被损害和大量破坏,造成艾滋病病人免疫功能缺陷。

    1  临床分期

    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发病有一个完整的自然过程,临床上将这个过程分为四期:急性感染期、潜伏期、艾滋病前期、典型艾滋病期。四个时期不同的临床表现是一个渐进的和连贯的病程发展过程。

    1.1  急性感染期  感染的初始阶段,病人会出现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还会发生乏力、出汗、恶心、呕吐、腹泻、咽炎等症状。在被感染的最初阶段,感染者体内HIV抗体可能呈阴性,这段时间被称为窗口期。在被感染2~6周后,血清HIV抗体可呈现阳性反应。此后,临床上出现一个长短不等的、相对健康的、无症状的潜伏期。

    1.2  潜伏期  是指从感染HIV开始到出现艾滋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时间。艾滋病的平均潜伏期为2~10年。这对早期发现病人和预防都造成很大困难。

    1.3  艾滋病前期  潜伏期后开始出现与艾滋病有关的症状和体征,直至发展成典型的艾滋病的一段时间。这时,病人已具备了艾滋病的最基本特点,即细胞免疫缺陷,只是症状较轻而已。除了浅表淋巴结肿大和全身症状外,患者经常出现各种特殊性或复发性的非致命性感染。

    1.4  典型的艾滋病期  艾滋病感染的最终阶段,免疫功能全面崩溃,病人出现各种严重的综合病症,直至死亡。

    2  传播途径

    HIV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三条途径。首先,无论是同性、异性还是两性之间的同艾滋病感染者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时都会导致艾滋病的传播。男性同性恋性行为的危险性比阴道性交的危险性更大。其次,血液传播是感染最直接的途径。输入被病毒污染的血液或使用了被血液污染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针灸针、拔牙工具,都是十分危险的。最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在怀孕分娩过程或通过母乳喂养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胎儿或婴儿,导致胎儿或婴儿感染艾滋病。

    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都会死于艾滋病的相关疾病。儿童是艾滋病感染的主要受害者之一。而母婴传播(mother- to-child transmission,MTCT)是15岁以下儿童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最主要途径[1]。婴儿和儿童艾滋病感染约有90%是通过母婴传播而获得的[2]。在血液制品得到常规筛查,广泛供应注射器的国家,母婴传播实际上是新生儿、儿童感染艾滋病的唯一途径。因此防止或减少妇女感染艾滋病病毒,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prevention of mother- to- child transmission of HIV,PMTCT)是保护儿童免遭艾滋病侵害、减少儿童发生艾滋病的重要措施。

    3  流行状况

    3.1  全球HIV/AIDS流行状况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WHO的最新估计,截至2004年12月全世界存活的HIV感染者已达3940万人,妇女为1760万,15岁以下儿童为220万。2004年,新感染者490万,15岁以下儿童64万;因艾滋病死亡的人数310万,15岁以下儿童51万[3]。在HIV阳性孕产妇中,约有15%~50%会发生母婴传播,不同国家的传播概率不同,在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的情况下,HIV母婴传播概率在发达国家为15%~25%,发展中国家为25%~35%[4]。

    据估计,世界每年有250万艾滋病感染妇女分娩,大约80万儿童受到母婴传播的威胁。目前世界上每天有2000名婴儿受感染。在每年增加的500万HIV感染者中,59万~81万是新生儿;每年有50万名以上的儿童死于艾滋病。在一些国家,艾滋病的流行正在抵消过去25年中取得的整体寿命期望值的提高,以及在降低婴儿死亡率和儿童死亡率方面取得的所有进步[3]。因此,预防婴儿的艾滋病传播已成为当前极其紧迫的任务。

    3.2  中国HIV/AIDS流行状况  专家估计,到2005年8月,我国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数达84万。艾滋病已经遍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国当前艾滋病流行的趋势十分严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每年以30%~50%的速度增长。如果不进行有效的控制,预计到2010年,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将会超过1000万[5]。目前,中国艾滋病的流行正处于快速增长期,那么感染艾滋病的育龄妇女人数必然会快速增加,感染艾滋病的婴儿人数也必然会快速增加。桂希恩等在中国某地区人类缺陷病毒母婴传播与阻断的调查研究中得出母婴传播率为36.8%[6],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类似。

    4  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预防

    4.1  在育龄妇女中早期预防HIV感染  目前艾滋病的流行趋势已显示出从高危人群向低危人群扩散、男性感染为主转向女性的感染率不断增高的特点。国际上,截止到2004年12月底,女性现存感染者已占到总人数的50%。据统计,2004年全世界新发感染人群中15~24岁的年轻人大约占50%,而妇女感染的比例也近50%。近几年,我国艾滋病相关检测数据显示,妇女感染艾滋病比例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由1998年的15.3%上升到2004年上半年的39%[3]。年轻妇女感染比例的增高预示着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危险性更加扩大,严重威胁着儿童的健康。因此采取积极措施,预防育龄妇女感染艾滋病,是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最初级的预防措施。预防育龄妇女感染艾滋病有以下主要措施。

    4.1.1  健康教育是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措施  积极开展全民健康教育,提供有关预防艾滋病的正确信息和知识,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高危行为和预防措施。提高普通人群的知晓率,增加防护意识。

    4.1.2  加强性传播疾病的管理,积极预防与治疗性传播疾病  性传播疾病可增加感染其他性病,特别是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性。患有或怀疑有性传播疾病或性伴患有性传播疾病,都应尽早检查、尽早治疗,以减少艾滋病病毒感染机会。

    4.1.3  加强对吸毒和贩毒的控制,建立安全的供血系统,减少不安全输血  在我国,通过吸毒和有偿供血途径感染艾滋病的比例最高,是我国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

    4.1.4  促进安全性行为  在世界范围,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是经性传播,约占传播途径的70%[5]。在性行为过程中,由于生理上的差异,女性更容易受到传染。要遵守性道德,保持一夫一妻的性关系是预防性传播疾病、艾滋病病毒经性途径传播的有效方法。若发生婚前或婚外性行为,或夫妻中一方因其他传播途径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应坚持使用避孕套,可大大地降低对方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

    4.2  预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育龄妇女非意愿妊娠  首先要帮助育龄妇女知晓自己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状态。通过提供关于艾滋病的预防、关怀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的宣传、健康教育和咨询检测,来帮助妇女认知自己和伴侣的感染状态,以帮助他们决定选择安全的性行为方式和知情选择妊娠意向,防止非意愿妊娠。对于孕早期发现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要通过咨询使她们认识到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危害,强调妊娠、分娩和产后哺乳有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胎婴儿的危险,使其考虑将来是否能够得到抗病毒治疗药物、药物的副作用和抗药性,有可能因怀孕分娩而提前发病,有可能要接受HIV感染的孩子并承受孩子经常生病甚至死亡的压力,要为孩子的未来订好计划,并做好准备应付可能出现的任何困难,如果将来不能再照顾自己的孩子,需要安排好孩子从其他方面得到照顾等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使其知情选择终止妊娠。若仍考虑继续妊娠,应与医学专家及时联系,获得医疗保健咨询和采取一系列措施,防止艾滋病病毒母婴垂直传播。

    4.3  预防孕产期的艾滋病母婴传播  首先要保证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都能够纳入到当地的孕产期保健系统的管理之中,可以接受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综合干预措施。综合干预措施主要包括预防性服抗病毒药物、产科干预和安全喂养。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2004年5月报告,在泰国进行的PHPT-2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孕期+分娩期+产后新生儿(齐多夫定+维乐命联合药物)用药方案,并对所生新生儿采取人工喂养,可将艾滋病母婴传播率减少至2%。

    4.3.1  抗病毒药物预防  抗病毒治疗可以降低母体血液中的病毒载量,从而减少HIV感染细胞从宫颈、阴道排放或通过母乳传播。世界卫生组织考虑到药物的耐药性及毒副作用,目前对以前尚未接受过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以及没有治疗指征的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推荐使用的预防母婴传播用药的首选方案为孕期+分娩期+产后新生儿(齐多夫定+维乐命联合用药)。孕妇自妊娠28周开始服用齐多夫定(zidovudine,AZT)300mg,口服,每日2次,至临产。分娩过程中每3h AZT 300mg,口服,至分娩结束。孕产妇临产后服用维乐命(nevirapine,NVP)200mg,若孕妇服药24h后未分娩,则于临产后给予重复剂量NVP 200mg。若选择剖宫产分娩,应在手术前2h服用NVP 200mg。婴儿出生后72h内一次性服用NVP 2mg/kg(或混悬液0.2ml/kg),最多不超过6mg(或混悬液0.6ml)。婴儿出生后服用AZT每6h 1次,2mg/kg,如果母亲用药时间满4周或4周以上,婴儿用药1周;如果孕妇用药不足4周,婴儿用药应持续6周。已经开始抗病毒治疗的妇女在妊娠后应该继续她们正在服用的方案,但应在孕前或孕早期避免服用依非韦伦(efavirenz,EFV),因为EFV在动物实验中出现无脑儿、无眼畸形及腭裂。由于AZT对预防母婴传播有较强的作用,如果使用的方案不含AZT,应考虑将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改为AZT[3,7]。

    4.3.2  产科干预  (1)阴道分娩:避免产科损伤性操作;尽量缩短产程;避免强宫缩;缩短胎膜早破时间。(2)剖宫产分娩:对于病毒载量>1000cp/ml以及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病毒载量未知的孕妇,择期剖宫产可有效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但相对阴道分娩而言,剖宫产增加了发热、尿道感染、子宫内膜炎等疾病的发生风险[8];对于临产后、胎膜早破后或孕产妇病毒载量<1000cp/ml的剖宫产对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没有明显作用[1]。故应使艾滋病病毒感染妇女充分了解剖宫产的并发症和危险性及其对于预防母婴传播的优点,知情选择分娩方式。

    受艾滋病影响的新生儿在产后应减少与母亲体液和血液接触的机会,减少受损伤的机会,以减少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机会。

    4.3.3  安全喂养  对于HIV阳性产妇来说,人工喂养可以完全杜绝HIV通过母乳传播给新生儿的可能,是最安全的喂养方式,有能力为婴儿提供充足且卫生的母乳代用品时,应尽量人工喂养;对于无法采取人工喂养的产妇,可采取纯母乳喂养,并缩短母乳喂养时间(大约4~6个月)[9]。虽然母乳喂养可增加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机会,但乳汁中的免疫因子可以中和分娩过程中感染的HIV病毒从而降低分娩引起HIV的传播,母乳中多种生长因子可以促进肠道上皮屏障的成熟,有利于阻挡病毒的入侵[3]。在乳房肿胀或乳头皲裂时停止母乳喂养。避免母乳和代乳品的混合喂养,因为研究表明纯母乳喂养比混合喂养更安全[10]。也可以将母乳巴氏消毒后再喂婴儿。

【参考文献】
  1 Thaker Hk,Snow MH.HIV viral suppression in the era of antiretroviral therapy.Postgrad Med J,2003,79:36-42.

2 庄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母婴传播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2001,28(4):146-150.

3 王临虹.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1-34.

4 王陇德.艾滋病防治工作手册.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184-200.

5 王临虹,王爱玲,方利文,等.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流行状况与预防.中国妇幼保健,2005,20(3):350-352.

6 邓莉平,桂希恩,庄柯,等.中国某地区人类缺陷病毒母婴传播与阻断的调查研究.中华传染病杂志,2005,(3):183-186.

7 WHO New data on the prevention of mother-to-child transmission of HIV and their policy implications:conclusions and recommendations.October 2000.Available at http://www.who.int/reproductive-health/RTIs Accessed March 8,2001.

8 刘利容,刘民.HIV母婴传播的研究进展.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7,13(4): 393-395.

9 Fawzi W,Msamanga G,Spieglman D,et al.Transmission of HIV-1 through breastfeeding among woman in Dares Salaam,Tanzania.J Acquir Immune Defic Syndr,2002,31:331-338.

10 王哲.河南省艾滋病母婴传播可疑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中国艾滋病性病,2005,11(5):333-334.


作者单位:037001 山西大同,大同市南郊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作者: 韩秀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