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9年第10卷第7期

试论“湿为阴邪,非温不解”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关键词】湿阴邪湿为阴邪,非温不解出自吴鞠通《温病条辨》,在其《卷一·。暑温》中记述有温病最忌辛温,暑病不忌者,以暑必兼湿,湿为阴邪,非温不解,故此方香薷、厚朴用辛温,而余则佐以辛凉云,下文湿温论中,不惟不忌辛温,且用辛热也。后世医家推而广之,将湿为阴邪,非温不解作为治湿准绳。湿为阴......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湿 阴邪

“湿为阴邪,非温不解”出自吴鞠通《温病条辨》,在其《卷一·上焦篇·暑温》中记述有“温病最忌辛温,暑病不忌者,以暑必兼湿,湿为阴邪,非温不解,故此方香薷、厚朴用辛温,而余则佐以辛凉云,下文湿温论中,不惟不忌辛温,且用辛热也。”后世医家推而广之,将“湿为阴邪,非温不解”作为治湿准绳。“湿为阴邪,非温不解”似受张仲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启发,湿积而为水,聚而成饮,凝而为痰,痰湿同源,故治之同类。笔者以此用于临床,疗效显著,兹将应用心得总结如下,供同道参考。

  1 湿邪非温不解,是由湿邪的性质决定的

  湿性重浊,重浊有形属阴,《临证指南医案》曰:“湿为重浊有质之邪”,重浊是湿病临床表现中最重要的指征之一;湿性趋下,下趋者属阴,故湿邪侵袭人体,易趋下部阴位脏腑及组织器官。正如《灵枢·百病始生篇》所云:“浊湿伤下”,《素问·太阴阳明病篇》亦说:“伤于湿者,下先受之”。例如水湿所致的浮肿多以下肢较为明显,另外,浊淋、妇女带下、下肢溃疡以及泻痢等,亦多由湿邪下注所致;湿为阴邪,湿邪侵袭人体,最易损伤阳气,《温病条辨》言:“湿为阴邪,其伤人之阳也,得理之正,故多而常见”,叶天士亦有“湿胜则阳微”之说。湿为水之渐,水为湿之积,湿聚而成饮,凝而为痰,故痰、湿、水异名同类。早在《金匮要略》中就有:“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记载。总而言之,湿为纯阴之邪,故治之之法,当以温药和之,乃历代医家的共识。

  2 “湿为阴邪,非温不解”是湿证的证治准绳

  湿邪有内湿、外湿之分。侵入人体,因体质有强弱,邪气有兼杂,故病情又有寒化、热化、属虚、属实以及兼风、挟暑等复杂变化。因此治疗方法上就有芳香化湿、清热利湿、利水渗湿、温化水湿、祛风胜湿等大法。寒湿为患,我们常用温药,温化水湿,如《伤寒论》苓桂术甘汤选用桂枝,《金匮要略》甘草干姜苓术汤中应用干姜,以其辛温,温化水湿,“寒者热之”,我们不难理解。而湿从热化或挟暑为患,湿与热合形成湿热证,其中湿为阴邪,得温则化,得阳则宣,故治湿以苦温、辛温为大法;热为阳邪,治宜寒凉。临床上常以苦寒清热祛湿为主,兼以苦温、辛温温化,寒温并用,则湿热易祛矣。《温病条辨》在治疗湿热的方药中,无论是治疗上焦湿热的藿朴夏苓汤、三仁汤;治疗中焦湿热的连朴饮、三加减正气散、人参泻心汤等,都不乏辛温、苦温,或温补之品。《温病条辨》在甘露消毒丹中,应用滑石、茵陈、黄芩、贝母、连翘、薄荷等大量苦寒之品,以期清热化湿,同时选用藿香、白豆蔻、石菖蒲等,以期温化湿邪,如是则湿热俱祛矣。又如《金匮要略》白虎加桂枝汤,为治疗风湿热痹的经典方,方中以白虎汤苦寒清热,同时配以桂枝辛温化湿,故热痹可治。若仅用苦寒,克伐阳气,不仅湿不能去,反致冰伏。因此,我们在治疗湿病时,无论其寒化、热化,或兼风、挟暑等变化,均应加入辛温化湿之剂,以期湿邪遇温得解,符合《内经》所云:“湿淫于内,治宜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要义。

  3 应用温药化湿注意要点

  (1)因湿为阴邪,粘滞难以速除,故必缓缓祛之,宜选用藿香、草果、蔻仁、石菖蒲、干姜、法夏、苍术、桂枝等品。而麻黄、附子之属,大辛大热,仅在湿温急证,湿胜阳微证时可考虑选用;一般而言,因其温散太过,用之不惟湿不能祛,反易助热助湿,使湿热上蒙清窍,内闭心包而导致神昏、耳聋重证。故不宜选用大辛大热之品。(2)根据湿邪兼挟,决定温药应用的多少。如寒湿为患,则以温药为主,以期温化水湿;若湿从热化,则以清化湿热为主,以温药温化为辅,以期应用苦寒清热,应用苦温祛湿,寒温并用,使湿热祛,且不致寒凝水结。故临床需辨证施治,灵活配伍。(3)温药多辛香温燥,易耗伤阴津,邪祛即止,对素体阴虚、病后体弱,有出血倾向及孕妇等,均应慎用,以防出现变证。故在选用药物的剂量及用药时间方面应把握适度。

  


作者单位:1 435500 湖北黄梅,黄梅县第三人民医院 2 湖北黄梅,黄梅县中医医院

作者: 陈一芝陈小仙,吴卫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