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9年第10卷第7期

黄疸并发关格治验一则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关键词】黄疸并发关格治验1病历摘要患者,男,28岁,于2008年3月11日入院。体检:无明显黄疸,舌质红、苔薄白,心(-),肺(-),腹平软、肝右肋下3cm,压痛(+),莫菲氏征(-),脾未触及。全身皮肤出现黄疸。西医诊疗为:⑴急性黄疸性肝炎合并单纯性肠梗阻。...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黄疸 并发 关格 治验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28岁,于2008年3月11日入院。主诉乏力、纳呆4天。患者于4天前起病即感乏力,饮食欠佳,睡眠失宁,头晕心烦,欲呕。饮食后自觉腹部痞胀不适。近日乏力、纳呆等症状加重,故入院治疗。既往史:禀赋尚可,未曾患过传染病。但近期与传染性肝炎有密切接触史。体检:无明显黄疸,舌质红、苔薄白,心(-),肺(-),腹平软、肝右肋下3cm,压痛(+),莫菲氏征(-),脾未触及。实验室检查:血清胆红素17.1μmoI/L,谷丙转氨酶200U/L。诊断:急性传染性肝炎。

  住院经过:入院后按肝炎治疗,口服肝泰乐、维生素C。住院8天后,巩膜发黄,食欲更减,每日午餐后加重至子夜减轻。加服茵陈冲剂、多酶片、消胀片治疗7天罔效。全身皮肤出现黄疸。住院第15天晚8时,突然出现腹胀阵阵作痛,恶心呕吐频发,端坐气促,难以平卧;大便闭结3天,无矢气,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查心(-),两肺呼吸音减弱。胸腹透视:两侧胸腔少量积液,右下腹呈现出多处液平面复查血清胆红素75.24μmoI/L,谷丙转氨酶200U/L,HBsAg(-)。西医诊疗为:⑴急性黄疸性肝炎合并单纯性肠梗阻;⑵胸腔积液。

  中医辨证:肝胆湿热蕴结肠胃,肠道气血痞结,腑气不通,致成“关格”。采用通腑清热、祛瘀利湿法。方拟大承气汤合茵陈蒿汤加减。处方:生大黄(后下)10g,厚朴、生薏苡米各15g,枳实10g,芒硝(冲)10g,茵陈30g,冬瓜仁20g,生栀子、青皮、陈皮、半夏、桃仁泥各10g,黄连3g。水煎服。上下午各1剂。分次缓慢频频吞服,禁食、补液。服药约4h,腹胀肠鸣阵作,有矢气,继则解出较多咖啡样稀薄奇腥臭大便,恶心呕吐、腹痛、腹胀、气促始缓,平卧入睡。连服3剂,第3日起原方去芒硝,大黄减量,连服4剂。病情日见好转,食欲已复正常,黄疸消退,二便畅利。复查谷丙转氨酶40U/L,血清胆红素17.10μmoI/L,两侧胸腔积液吸收,获愈出院。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2 体会

  本例病机中心在于湿热蕴结肠胃,气机阻滞,腑气不通。气血阻滞,不通则痛;滞塞上逆则呕;肠内气滞津停则胀;肠胃不利则闭;湿热蕴蒸,胆汁外溢,渐成黄疸并发关格一证(注:“关格”中医病名,上见吐逆叫“格”,下见二便不通叫“关”)。此症病机危笃,非峻剂不能收功。笔者据《伤寒论》曰:“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桔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又据《张氏医通》曰:“诸黄虽多湿热,经脉久病,不无瘀血阻滞也。”以茵陈蒿汤合大承气汤加减治之,方中茵陈善清利湿热退黄,栀子清泄三焦湿热,大黄、芒硝、桃仁清泄瘀热,荡涤肠中燥屎热结,半夏、厚朴、枳实调理气机,导滞以消痞满,伍以表、陈皮、冬瓜子等以增药力。全方配伍恰当,瘀热并治,故药到病瘳。

  


作者单位:435500 湖北黄梅,黄梅县中医医院

作者: 欧小萌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