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10年第11卷第2期

辨证取穴治疗顽固性呃逆2例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关键词】辨证取穴治顽固性呃逆1病例资料例1,男,65岁,2005年7月19日就诊,诉自一周前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呃逆,每天持续8h,而且有规律地发生,每天约在早上11:30开始呃逆到晚上8时突然喘息几下而停止,持续1周,用西药治疗5天未见效。辨证为气滞血瘀型。针刺2次,呃逆减少,针第3次后,呃逆止,随访3个月......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辨证取穴治 顽固性呃逆

            1 病例资料

  例1,男, 65岁,2005年7月19日就诊,诉自一周前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呃逆,每天持续8h,而且有规律地发生,每天约在早上11:30开始呃逆到晚上8时突然喘息 几下而停止,持续1周,用西药治疗5天未见效。患者有脑梗塞、高血压病史。查T 36.8℃,BP 150/85mmHg,神清,胸廓随呼吸运动对称,两肺呼吸音略粗,腹软平坦无压痛及反跳痛,舌暗红,少苔,脉弦。胸部正位片示心肺未见异常,心电图及肝胆B超未见异常。辨证为气滞血瘀型。双合谷、太冲、双翳风、膻中,用一寸针灸针垂直针刺0.5~0.8分,膻中用一寸针灸针平刺0.5~0.8分。取双合谷、太冲(开四关)活血祛瘀、行气导滞,中脘、膻中(疏理中焦之气)、双翳风(疏理三焦之气)。针刺2次,呃逆减少,针第3次后,呃逆止,随访3个月仍未复发,至今未复发。

  例2,男,63岁,2005年8月24日就诊,诉两周前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呃逆,每天不间断地打嗝,严重影响睡眠和饮食,烦躁易怒,患者有高血压、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及支气管扩张病史。用西药控制,仍反复发作,无明显好转。查T 36.6℃,BP 140/82mmHg, 精神萎靡,胸廓随呼吸运动对称,双肺可闻少许湿啰音,心率80次/min,律整,舌暗红,少苔有裂纹,脉弦。心电图示心肌缺血,胸片示右下肺炎,肝胆B超未见异常。辨证为肝气郁结,肾不纳气,瘀血内阻。取双合谷、太冲(开四关)疏肝理气,活血祛瘀,双三阴交、太溪活血祛瘀、补肾纳气,双翳风疏理三焦之气,中脘、膻中疏理中焦之气。双合谷、太冲、三阴交、太溪、中脘用一寸针灸针平刺0.5~0.8分,膻中用一寸针灸针平刺0.5~0.8分。针第1次,出针后呃逆止,针第2次,巩固疗效,随访1个月未复发,随访第2个月,又出现呃逆,但症状较第1次发作明显减轻,再针1次,呃逆止,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2 讨论

  呃逆西医指膈肌痉挛,有单纯性膈肌痉挛,也有因其他疾病如胃肠神经功能症,胃炎、胃扩张、胃癌、肝硬化晚期、脑血管病、尿毒症以及胃、食管手术后等所引起的膈肌痉挛,均可参考中医辨证论治进行治疗。中医指的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又叫“打嗝”。呃逆病因有饮食不当、情志不遂、正气亏虚,病位在膈,关键在于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动膈,且与肺之肃降,肾之摄纳,肝之条达有关。本文2例均运用了中医的辨证论治及经络理论,起到针对病因直达病所的作用。

作者: 伍玉仪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