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6卷第4期中医中药

四逆散加味治疗慢性血管紧张性头痛56例

来源:INTERNET
摘要:【摘要】慢性血管紧张性头痛发病率较高,属中医“头痛、脑风、首风”范畴。该病头痛剧烈,病史较长,现代医学常无特效药物治疗,笔者试从祖国医学调和肝脾,解郁、透风着手,应用“四逆散”加味治疗该病5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慢性血管紧张性头痛又称精神肌源性头痛,主要由精神紧张,颅周肌肉张力增高所引起的,临床......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慢性血管紧张性头痛发病率较高,属中医“头痛、脑风、首风”范畴。该病头痛剧烈,病史较长,现代医学常无特效药物治疗,笔者试从祖国医学调和肝脾,解郁、透风着手,应用“四逆散”加味治疗该病5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

    慢性血管紧张性头痛又称精神肌源性头痛,主要由精神紧张,颅周肌肉张力增高所引起的,临床上多以前额,额颞,额顶或全头部疼痛,以跳痛,刺痛为主。常突然发作,痛无休止,每次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甚至数天。临床检查常常没有阳性体征,现代医学治疗上常口服阿斯匹林、苯巴比妥、安定及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药物,但疗效较差。该病属祖国医学“头痛、脑风、首风”之范畴,常从肝阳上亢,气滞血瘀或痰热辨证,常以“通”为治则,但笔者从祖国医学“伤于风者,上先受之”,“巅高之上,唯风可达”,肝属木,脾属土,本病发作常由于“郁怒”或“饮食、劳逸”所诱发,临床上从调和肝脾,解郁、透风着手,应用“四逆散”加味治疗该病5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治疗组56例中,男23例,女33例,年龄15~60岁,平均42岁;病程2个月~15年,平均5.6年;并随机抽取对照组50人,两组病人年龄发病时间症状均无明显差异,有可比性,均为我科门诊病人;入组时间2000年9月8日~2003年9月8日。所有病人均测血压、血糖、血脂、肝功、心电图、脑电图、颈颅多普勒检查。部分患者行头颅CT或MRI检查,均除外原发性或器质性病变。

    1.2 方药组成 柴胡12g,白芍9g,枳实6g,川芎20g,丹参12g,炙甘草6g。每剂加水500ml,浸泡30min,武火煮沸后,文火煎30min,取汁200ml,二煎加水300ml取汁100ml,两煎混合,分两次温服,同时停用一切西药。对照组口服阿斯匹林、谷维素、苯巴比妥或安定每日3次口服。

    1.3 疗效标准 按照国家中医药行业标准《头风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治愈:口服中药20~30剂头痛消失,随访一年未发作者。好转:口服中药20~30剂头痛消失,随访一年内偶有发作,但口服上方后头痛消失者。无效:口服中药20~30剂头痛无明显缓解或加重或头痛消失,随访1年内发作>3者。

    2 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40例,占71.4%;有效9例,占16.1%;无效5例占9%。有2例患者因口服中药不能坚持20剂而从该组中去除,总有效率为91%。对照组:治愈15例占30%;有效5例占10%;无效30例占60%,总有效率4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3 典型病例

    患者,女,52岁,教师。患者1年前因与别人生气后出现头部跳痛以额颞部为主,病初2~3个月发作一次,每次数分钟,口服阿斯匹林、安定、谷维素后可缓解。现每周发作数次,每次5min~2h,发作前常有眼前发黑、发光,有时伴有恶心、呕吐,口服上述药物不能控制。脑电图、颈颅多普勒、头颅MRI及常规检查均无异常,舌淡苔薄白,脉弦细。应用上方治疗,口服5剂后,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均明显减轻,10剂后头痛消失,继服20剂后,随访两年未见复发。

    4 体会

    血管紧张性头痛,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一般人群发病率占2%~3%,病因不外乎内伤或外感,多由于肝、脾、肾功能失调所致。按病期可分为:发作期、间歇期。发作程度又可分为:轻、中、重。“四逆散”本为仲师治疗少阴病四逆之证之方,方中枳实破结下气;柴胡透邪升阳而舒肝,据现代医学研究有扩张血管的作用,与枳实合用升降有序,使气顺痛止;白芍养阴柔肝止痛;川芎善散少阳之风而散风邪;丹参活血止痛,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甘草调合诸药。该方配伍合理,药味较少,疗效确切。

    作者单位:450000河南郑州矿务局总医院

作者: 张 涛 2005-6-1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